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1116 | 回复 65

    [讨论] 目前仅见的——桼垣一釿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10-18
    20楼 发表于2010-06-02 18:57:22

    下面贴一些园地里的延环钱作为对比。这些延环钱,大多内环不那么精整,由于冲切作用,而向一个方向凸起,并且没有两面起郭的现象。1_5003_e202e92e3f38231.jpg
    1_5003_4fbda0ddc8b7e19.jpg
    1_5003_a8e81ab45f9c6fb.jpg
    1_5003_0b71c768fbfa6aa.jpg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10-18
    21楼 发表于2010-06-10 17:28:24

    自己欣赏一下:)

    离线 出家泉花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6-08
    最后登录
    2017-03-25
    22楼 发表于2010-06-14 10:33:18

    看看学习了

    离线 xxg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12-10
    最后登录
    2024-11-23
    23楼 发表于2010-06-14 10:55:20

    新品种

    离线 康定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7-07
    最后登录
    2025-08-11
    24楼 发表于2010-06-14 12:19:15

    战国古钱也有可能流通至六朝
    重点是
    并不能证明它是六朝还是六朝前砸的
    在思考上
    它只是实物上较早的线环品种
    不一定是最早的线环钱(战国线环)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10-18
    25楼 发表于2010-06-16 11:16:09

    谢谢品论。
    这枚俺看铸态,非剪制。另后期的延环钱都很薄劣,这么大的这么厚的,就是剪成这样,行用起来也很吃亏的。从这点可以否定,非六朝用前朝钱币制延环。相对而言,用之做“桼垣半釿”的可能就更合理些。
    另外这枚的锈色,和战国时期钱币相类,如果流通的六朝的话,底子一定应是黑包浆,再上锈。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10-18
    26楼 发表于2010-09-27 19:10:45

    今天去大唐西市参观嘉德10秋拍的铜镜及钱币拍品,从拍卖目录中看到一品 “瞏” 钱,其直径为57毫米,不光是其名字为 瞏 ,而且其形制也为铸造态的环形,与本贴桼垣“半”釿相同。结合,“半瞏” 钱通常只有30毫米左右,因此嘉德10秋拍“瞏” 钱,应该是和“半瞏”子母相权。进而环形钱币(嘉德拍品与本楼形制的环钱)也应当是特定的一类钱币形制。
    还是前面几楼所说,鉴于目前并没有见到与桼垣一釿子母相权的桼垣半釿钱,因此,很有可能这枚钱币就是在铸造的时候,通过修范达到减重的目的,从而代表着与桼垣一釿子母相权的桼垣“半”釿。毕竟对于阳文的石质或者铜质母范,修减掉多出来的内好,是很容易做到的。

    上图分别为:

    嘉德10秋拍“瞏” 钱;
    嘉德08春拍“半瞏” 钱;
    嘉德10秋拍“安阳阳文母范”;
    嘉德10秋拍“安阳阳文母范”局部。1_5003_6658accd2911f5f.jpg
    1_5003_bdf3cb112809ae4.jpg
    1_5003_8b09ca01eea9c4e.jpg
    1_5003_c011302a82cd814.jpg

    离线 刘强
    实名认证
    好评
    1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4-15
    最后登录
    2025-08-30
    27楼 发表于2010-09-27 19:22:24
    引用第3楼沈郎于2010-06-01 07:52发表的  :
    学习 back.gif

    中级信誉(2012-10-22提升)
    信誉较好(2015-4-24提示)185/9

    离线 闽泉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03
    最后登录
    2019-10-18
    28楼 发表于2010-09-27 21:15:51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10-18
    29楼 发表于2010-09-27 22:12:00

    谢谢关注!
    其实俺发这些考证过程的意思,就是希望园地里能形成一种探索研究的风气,不管观点对错,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查证不断发现与完善古代的货币制度与体系。其实这么做,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学到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钱币收藏,真的不仅仅是收藏“钱币”:)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