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2969 | 回复 122

    [欣赏] 珍罕品~鎏金刻花乾封泉宝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乾宝堂
    荣誉会员
    好评
    16
    差评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24-05-30
    80楼 发表于2010-02-22 09:48:16

    回 78楼(semilibra) 的帖子

    就目前看极多发现与墓葬,有瘗钱的性质
    相关资料请翻阅《货币大系三》,570页那个表;《洛阳泉志》133页后也有列举……

    离线 尚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2-18
    最后登录
    2021-04-10
    81楼 发表于2010-02-22 15:54:12

    Re:回 74楼(尚友) 的帖子

    引用第75楼乾宝堂于2010-02-21 21:15发表的 回 74楼(尚友) 的帖子 :
    从始至终我也没有说过一句要研究金银钱学问的话呀,只是追问楼主唐古文献里有没有对金银钱质地的明确阐述。还是您把话题扯远了。这个帖子的所有话题只限于鎏金刻花唐钱的性质,其它本人不关心,也不想关心! back.gif



    只从古钱探讨古钱,
    能探讨出什么呢?
    除了网络,
    高又们看过多少考古数据呢?
    难怪古钱收藏,
    永远在谱里转。

    离线 654501629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11-09
    最后登录
    2021-04-10
    82楼 发表于2010-02-22 16:02:22

    美啊

    离线 泉堂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2-21
    最后登录
    2023-09-25
    83楼 发表于2010-02-23 01:21:40

    离线 乾宝堂
    荣誉会员
    好评
    1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24-05-30
    84楼 发表于2010-02-23 09:33:43

    请简洁扼要的把您对唐鎏金刻花钱性质的论点论据论证阐述给我们,请尽量不要扯的太远太大,谢谢!

    离线 乾宝堂
    荣誉会员
    好评
    1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24-05-30
    85楼 发表于2010-02-23 09:34:03

    回 81楼(尚友) 的帖子

    请简洁扼要的把您对唐鎏金刻花钱性质的论点论据论证阐述给我们,请尽量不要扯的太远太大,谢谢!

    离线 至尊无上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4-12
    最后登录
    2017-03-24
    86楼 发表于2010-02-23 20:08:08

    好东西

    离线 尚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2-18
    最后登录
    2021-04-10
    87楼 发表于2010-02-23 22:47:53

    Re:回 81楼(尚友) 的帖子

    引用第85楼乾宝堂于2010-02-23 09:34发表的 回 81楼(尚友) 的帖子 :
    请简洁扼要的把您对唐鎏金刻花钱性质的论点论据论证阐述给我们,请尽量不要扯的太远太大,谢谢! back.gif


    只问结果,
    不谈过程,
    只会让古钱永远处于金石末流。

    看鎏金钱当然必须由金银钱角度切入,
    难不成以铜钱推鎏金、鋈银钱。

    版主学问大,可能已看了不少考古数据?
    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唐墓不只出银胎鎏金器,
    也有不少铜胎鎏金器。
    此外,唐代银背镜等,
    也曾伴随银开元、鎏金开元出土,
    这些概念套入鎏金、金银钱,
    难道都是为了陪葬。
    为了陪葬,加个银背,鋈层银?
    为了陪葬,再将家中铜器、银器鎏金吗?
    春钱是什么?瘗钱是什么?
    怎么会自唐代大量出现?
    这些复杂的背景,
    没有通观?
    如何证成流通铜钱以外的(鎏鋈)金银钱?
    只是直观的论是不是宫钱,
    有意义吗?
    也只是藏家众口烁金封的宫钱?

    不是我说话故意含糊,
    因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方法和过程才是要点。
    不以唐墓出金银器(中古金银)的背景下窥金银钱、鎏金鋈银钱,
    难道靠假设可得?

    泉友习惯谈论绝对的真假,
    这在实物上可行,
    但论证泉品,
    恐怕跳跃。

    离线 乾宝堂
    荣誉会员
    好评
    1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24-05-30
    88楼 发表于2010-02-24 10:03:44

    回 87楼(尚友) 的帖子

    只问结果,
    不谈过程,
    只会让古钱永远处于金石末流。

    ¬¬¬————————————————我并没有说只问结果不谈过程的话呀,明白什么叫“论点论据论证”吗?难道这还不够过程?我只是告诉您不要扯的太远太大,什么又是科班又是教育和讨论楼主这个钱是不是赏赐钱有意义吗?如果您想告诉我们您的建树还是明说,弯子绕太多想表达自己如何如之何给人的生理结果等同于晕车


    看鎏金钱当然必须由金银钱角度切入,
    难不成以铜钱推鎏金、鋈银钱。

    ————————————————这个我勉强同意,但用后朝推隔代的前朝我就不同意!唐朝大量的鎏金钱前身都是流通钱,难道铜钱就一点推理价值都没有?笑话!


    版主学问大,可能已看了不少考古数据?
    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唐墓不只出银胎鎏金器,
    也有不少铜胎鎏金器。
    此外,唐代银背镜等,
    也曾伴随银开元、鎏金开元出土,
    这些概念套入鎏金、金银钱,
    难道都是为了陪葬。
    为了陪葬,加个银背,鋈层银?
    为了陪葬,再将家中铜器、银器鎏金吗?
    春钱是什么?瘗钱是什么?
    怎么会自唐代大量出现?
    这些复杂的背景,
    没有通观?
    如何证成流通铜钱以外的(鎏鋈)金银钱?
    只是直观的论是不是宫钱,
    有意义吗?
    也只是藏家众口烁金封的宫钱?

    ————————————————请不要挖苦人,考古数据我仅关注苟且不多,该差于有照盗墓者。鎏金作为古老的装饰工艺存在几千年了,如果谁说只要鎏金就随葬那才是疯子,所以这个问题请不要反问我,如果您这样想,那么恭喜您先去看医生吧。
         有些概念可以硬性套入有些就不妥,比如流通钱币与器物鎏金性质等同这事硬性逃入就有问题,首先看看那些器物有多少是满鎏金的,局部鎏金完全是为了美化器物。钱币这种经常摩擦的物品鎏金的使用价值有多大估计古人也考虑过吧,那为什么还要鎏金?推论姑且有四:1随葬先人;2 供奉神明;3富豪赏玩;4皇家赏赐。目前除了用途1是所见最多之外其它几种概率有多少请大家考虑一下,按照概率倾向性的大家应该有个判断吧。咱再把话拉回来说楼主的乾封,这个钱本身就出自唐墓,同宗兄弟们也几乎都是伴随死人千年,另外我们手里玩的唐货绝大多数来自窖藏、大量的窖藏出土钱币里不见鎏金又刻花、而小众的墓葬钱币中又大量出现鎏金刻花钱,我们不说它是随葬品是什么?   说皇家赏赐?那皇帝真金白银子的东西都放在那了,别在自欺欺人了;   说富豪赏玩?这到有可能,不过就目前窖藏出土里的鎏金钱数量来看几率极少,同时谁又舍得将鎏金的钱币再回炉另造它物呢?   说供奉神明?有可能!毕竟伴佛而出的有钱币呀,而且宝相花呀云呀和佛是有渊源的,但楼主这个钱它出自墓里呀,至少这个钱可以排除供奉类了。还能有什么其它用途欢迎补充……
    我问唐货时好像是您最先在52楼提出来春钱瘗钱的吧? 为什么现在又问我?要看医生哦~

    不是我说话故意含糊,
    因为结果不是最重要的,
    方法和过程才是要点。
    不以唐墓出金银器(中古金银)的背景下窥金银钱、鎏金鋈银钱,
    难道靠假设可得?

    泉友习惯谈论绝对的真假,
    这在实物上可行,
    但论证泉品,
    恐怕跳跃。

    ————————————————您又错了!结果重要!如果结果不重要那过程还有意义吗?我姑且同意金银器可作为参考,但一定要将它们与钱币,尤其是流通钱币的本质区别先考虑进去。 不然事实的轴心必然偏离!什么叫假设呀?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逻辑推论,难道您不曾这样“假设”过?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知道这句话很不绝对,但总要有个阶段性的结果,哪怕这个结果很阶段,玩钱人乐此不疲在路上!

    离线 乾宝堂
    荣誉会员
    好评
    1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6-11-20
    最后登录
    2024-05-30
    89楼 发表于2010-02-24 10:13:47

    再扯两句大家都清楚但又少见人说的话

    是凡后加工币如果不涉及文字的变化而只作装饰,那它在钱币业内的学术价值就不会高!有些甚至低的可怜,有兴趣的可翻翻吉田先生的那本乾元谱103号,老先生只标了10,什么概念呀!从经济角度说我相信他是赔着标的,这种漏别说日本人不好捡,国人都难碰!但他为什么还这么标呢?就是想告诉大家这类东西在钱币业内是不好上台面的。同类情况我也曾问过西安的阎福善老师,他索性将合背类钱一概从书中抹去,更不用说鎏金刻花了。
    那这种东西就真没有意义吗?当然不是了!作为它们具备民俗价值与钱币本身稀有程度的叠加,它们的经济价值就很高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