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29 转到
    查看 120824 | 回复 286

    [泉界往事] 这些年、那些人、这些泉、那些事儿 【自述连载】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佬藏
    论坛版主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4
    注册时间
    2004-03-28
    最后登录
    2024-06-18
    70楼 发表于2008-04-19 02:07:00

    毕老看了该乐了

    离线 斑点猪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6
    注册时间
    2002-04-24
    最后登录
    2024-05-25
    71楼 发表于2008-04-21 05:08:00

    好文采...慢慢细读..

    离线 冷酷到底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7-01-18
    最后登录
    2024-05-17
    72楼 发表于2008-04-21 18:18:00

    精彩![s:02]等待中!

    离线 庖丁
    三级发帖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7
    最后登录
    2024-06-12
    73楼 发表于2008-04-22 01:21:00

    太有意思了,继续继续!

    离线 寒鸿轩
    荣誉会员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0
    注册时间
    2003-11-09
    最后登录
    2024-05-21
    74楼 发表于2008-04-22 18:48:00

    我是93年年初进入的礼士路小花园市场这个圈子,当时我读初三,很庆幸在我该读初一那年有将近半个学期爸爸没让我去上学让我在家自己看书,这样其实整个初中三年我一直比同学们学的快了一步,以至于到了初三这年的总复习阶段我比班里的同学们轻松了好多,那时候初三的学生都流行上晚自习,但是我在自习课上老是捣乱(初中那点书本我确实不知道有什么好复习的),于是班主任老师就每天下午两节课后都单独放我回家不让我在学校看书了,呵呵,我也乐得如此,正好每天都可以去小花园逛逛。起初的时候是跟着大鼻子叔叔学版别,因为我不懂怎么卖东西(到现在都没学会),所以就不敢在那些大陆货泉品上去参与拼缝儿,只能学着在大堆的钱币中挑一些版别遇到玩版的人就可以做做小生意来赚钱。我不知道泉友们今天是不是还有这种心态,就是如果在市场上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卖钱币,第一感觉就是想捡点便宜?反正我当年遇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所谓学不会怎么卖东西可能也是这个原因,被人捡便宜捡惯了,不知道该怎么把东西卖得价格到位了。:(当年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挑原坑钱了,现在这种机会可能已经很少甚至在如报国寺这样的市场中快消失了,当年经常有北京周边地区出土的原坑钱(都是筒子)出土后被直接砸开,懂行的人挑出大名誉品之后就拿到市场上堆成一个堆,一块钱一个随便挑,被挑了一个星期之后基本上好的版别也就没了卖家再降价成5毛钱一个随便挑,这样再挑几天好品相的普品也就被挑的差不多了,然后卖家再用某种方式去处理掉最后的剩余部分。其实想想当年接触一手原坑钱的人真的挑钱的时候也挑的不细机会还是比较多的,至少我从2块钱一个的崇宁堆里挑出过大字,从1块钱一个的北宋钱中也挑出过如东坡元丰之类的很多好版。当时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遇到新出土的原坑钱趴上去挑,现在想想当年我也挺坏的,我挑原坑钱的策略是先看这坑东西的大致年代,比方崇宁比较多,我就把各种各样的版挑一个“套装”,先不管是不是好版只要是好品相不重复就OK,然后在家留个把月等这坑东西都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再拿出来找个玩版别的泉友去忽悠,在当年来说我这种行为叫讲故事,其实是一种不厚道的做法(现在无所谓了,因为现在很多泉友都在研究版别,很多版别已经被市场所认知了,当年还不是), 现在还能想起来的例如我曾经以20块钱一枚的价格卖掉了140个崇宁通宝(有重复版,但是我给摆在了不同的钱币册子页面上,被我讲故事的人没看出来),这在当时是很黑的价格了,这位泉友我还记得是谁,只是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面了,如果您有机会能看到这个帖子希望您联系我一下,我愿意请您喝个酒赔个不是。我也有学艺不精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我居然不认识至和元美制,也是挑原坑钱的过程中,我身边坐着毕老,我蹲在地上挑,他在我边上一把一把的抓起来也在挑,我挑着挑着就看到了这么一个至和元宝,好漂亮,而且版别跟一般的确实不一样,当时居然不懂(大寒!被谱儿的时候怎么把它给落了?),于是我只好请教:“毕叔,这个至和是不是好版?”老毕也不客气,伸手打了一下我的手腕子,碰一下,这枚至和就跳起来了,正好跳到老毕手上,“这个还行,我呆会儿教你。”说着老毕把这枚钱就给塞到他挑好的那小口袋里了。过了半个多小时,我们都挑完了,我挑了个绍圣通,毕老把我叫过去:“崔淳,这个至和我买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这是什么。。。。。。。”听完了我这个郁闷呀,整天号称自己背书背的熟,怎么会不懂这个呢?真晕!


    离线 闻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9-03
    最后登录
    2021-04-10
    75楼 发表于2008-04-23 06:05:00

    呵呵、、[s:10]

    离线 李杨
    实名认证
    好评
    4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2-29
    最后登录
    2023-04-24
    76楼 发表于2008-04-24 21:09:00

    最快的速度看了一遍,也想起了我从孩童时开始的收藏之路,很佩服楼主,我们好像在报国寺见过,我去报国寺必去怀古追今那里。

    离线 寒鸿轩
    荣誉会员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0
    注册时间
    2003-11-09
    最后登录
    2024-05-21
    77楼 发表于2008-04-25 08:46:00

    最快的速度看了一遍,也想起了我从孩童时开始的收藏之路,很佩服楼主,我们好像在报国寺见过,我去报国寺必去怀古追今那里。

    呵呵,李扬兄,咱俩当然认识,还一起吃过饭呢,您贵人多忘事呀,哈哈


    离线 chaochen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7-31
    最后登录
    2023-01-05
    78楼 发表于2008-04-30 07:06:00

    继续啊,期待中.....我也曾经在琉璃厂挑过钱,呵呵

    离线 寒鸿轩
    荣誉会员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0
    注册时间
    2003-11-09
    最后登录
    2024-05-21
    79楼 发表于2008-05-06 22:26:00

    这些日子一直在北京出差,忙乎乎的也没顾上写故事,抱歉啊各位看官;咱们接着聊:好多熟悉的泉友都知道,这两年我花了点功夫学了学方足布,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学习小布,在94年的时候我其实尝试着接触过一次这东西。当年是琉璃厂的钱币商店一次突然摆出来20多品方足布,售价是60元一个,那时候市场上的价格是安阳平阳25一枚,但是钱币商店里这些有几个特殊的,呵呵,其实说是特殊只不过我看着特殊而以,因为我见得东西太少了,第一天看见这些东西发现一个授氏一个邾还不错就买回家了(当时觉得笔画繁琐的好)。第二天拿着去小花园市场碰上大鼻子叔叔了,就问他:“高叔,我买了钱币商店俩布,您看好不好?”他一看:“你比我去的早啊,怎么不买人家好的?你看我,买了个王氏和同是,版价比你这俩贵多了。”“噢,我还真没注意过方足布的版价。”于是我回家就翻出《历代古钱图说》来对着看,当年《马批》比《华谱》在我心里的分量重,这一看我惊了,方足布有这么多品种?太有意思了!第二天我又跑到钱币商店去把我没有的品种又买了几个,好像有梁邑、阳邑什么的,呵呵,记不清了。过了这么一个星期吧,一次还是傍晚的时候我在小花园和李更聊天(当时我们俩都是学生,他比我大3岁),聊着聊着就聊到方足布上来了,李更跟我说:“你这些东西我都有了,咱们找点好品种吧。”“行!”于是我们俩就开始在琉璃厂、劲松之类的古玩市场到处扫荡我们没有的小布,这么折腾了大概2个月吧,兴趣慢慢淡下来了,因为当年真是泉品流通不畅,在北京市场上除了能见到一些普通的小布品种,那些稍为珍稀一点的东西根本找不着,呵呵,明明知道这类东西里有好的,可是自己只能玩垃圾,多郁闷呀,于是一气之下全卖了,不玩了;当时真没想到等到下一次再接触方足布就是10年之后的事儿了。。。那是我在94年的一段故事,94年的钱币故事让我记忆颇深的还有一个,就是这年我过手过一个好钱,就是《马批历代古钱图说》中标号1123的靖康元宝小样(版价120大洋)原物。我最早读《历代古钱图说》读的不是马批版,其实当年很多泉友也是先买了老版之后就懒得再补购《马批》了。这枚钱有点故事,原物戴葆廷前辈认为是伪,而且戴老认为是“伪”这件事在当年几乎尽人皆知,是啊,因为谁都没见过这个版。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年北京一个外号叫“广西板儿”的泉友(铁扇子老师介绍过,这位泉友因为在1元一枚的铜板堆里挑出2枚光绪广西铜圆而得此爱称。)拿来了这枚原物,那天市场上人不多,经常泡琉璃厂的人就我在,他一看也没其他熟人就跟我聊起来,出示了这枚钱,说这就是戴葆廷认为是“伪”的那枚钱,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帮他卖出去?我就问他,卖多少钱呢?他说:“一枚假钱,我200买的,买的时候不知道,后来才听大家说是假的,这枚确实是书上的原物,老藏家让出来的,又不好意思找人家退。能帮我平推出去吗?”“噢,我想想办法。”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卖假钱,只是觉得这是图说原物有点吸引力,而且看钱体我也看不出来哪里有毛病。第二天中午学校食堂的饭不好吃,我就骑车直接去月坛邮市找顺天斋去了,“毕叔,我这里有枚靖康是图说的原物,就是戴葆廷说假的那枚,怎么能卖出去呀?”“要多少钱?”“别人让我代卖的,人家200买的想保个本。”“哦,我先拿回家看看吧,明天再跟你说。”“成。”第三天中午又去月坛找毕老师,“毕叔,那个靖康怎么样?”“我回去看了,这枚钱好像不假呀,500给我吧?”“行,多谢毕叔了。”又过了一个月,有一天在琉璃厂路过书店的时候想起来进去翻翻《马批》,翻着翻着就翻到这枚钱了,马老清清楚楚地批注着:“戴葆廷疑其为伪,实真。”咳!就偷懒少看了一眼《马批》,真耽误事儿!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29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