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517708 | 回复 82

    [讨论] 关于被人经常问到问题的个人见解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钻石会员
    好评
    78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03-26
    最后登录
    2025-09-26
    60楼 发表于2024-10-21 23:21:46
    泉虎头: 其实我在写这些东西之前做了功课,我把宋史食货志看完了,但是里面记载关于古币的东西还是相对十分片面,毕竟古币铸造这东西,古代也没有必要在书中详细描述,而且宋代距离现在近千年,保存也相对艰难,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很多东西确实没有文献支撑,这就成了一个死局,无法证明,让人很是无奈,总之很喜欢和泉友这样的人进行讨论,至少是能学到东西,有效的讨论各持己见,这样或许进步会更快一些,感谢。

    ????????????我其实也没看过宋史 我就是回复前临时百度了一下 闲来无事和兄交换一下观点  各抒己见 共同进步

    离线 泉虎头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22-12-08
    最后登录
    2025-09-26
    61楼 发表于2024-10-21 23:43:28
    泥沼中的龙: ????????????我其实也没看过宋史 我就是回复前临时百度了一下 闲来无事和兄交换一下观点  各抒己见 共同进步

    感谢感谢,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2023-06-25 转正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11-03
    最后登录
    2025-09-21
    62楼 发表于2024-10-22 00:56:32

    现在关于宋代铸钱工艺帖子的回复里戾气终于变少了,民科们也逐渐变得理性,开始逐渐回归科学研究的正途上。我认为要想减少争议,在发表看法之前必须要有充分可靠的调研,查学术资料、分析翔实的实物证据,思而不学则殆嘛,忆往昔各种说法百家争鸣,现在逐渐变理性,真的很欣慰,探索真相的历程完美验证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诚然,这条路确实不好走,各位有志有闲之士,或许可以借鉴大学里的研究模式,成立一个简易版的课题组,搞好分工,专门搞两宋铸钱工艺的研究。

    离线 泉虎头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22-12-08
    最后登录
    2025-09-26
    63楼 发表于2024-10-22 01:00:59
    玩物养志2004: 现在关于宋代铸钱工艺帖子的回复里戾气终于变少了,民科们也逐渐变得理性,开始逐渐回归科学研究的正途上。我认为要想减少争议,在发表看法之前必须要有充分可靠的调研,查学术资料、分析翔实的实物证据,思而不学则殆嘛,忆往昔各种说法百家争鸣,现在逐渐变理性,真的很欣慰,探索真相的历程完美验证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诚然,这条路确实不好走,各位有志有闲之士,或许可以借鉴大学里的研究模式,成立一个简易版的课题组,搞好分工,专门搞两宋铸钱工艺的研究。

    真的很难,人力物力财力,毕竟这是个爱好,大家还都要养家糊口就没办法做在一起研究,还需要大量实物,这金额太庞大,还要走访各地去实地考察,还要调取史料,有的史料不公开的,钱币学在考古研究里不是很被重视的种类,专业人士不稀研究,想研究的人又没条件,现在利益如此凸显,刚入行的满眼利益,太难了

    2023-06-25 转正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9-10
    最后登录
    2025-09-26
    64楼 发表于2024-10-22 07:45:53

    宋母做为一个名词。无非是评级公司的需要和个人物质上的需要而已。不过都可以理解,恰饭不丢人,我有好东西也不会便宜卖。

    身份已验证:印思尧 沈阳铁西

    离线 万泉和
    实名认证
    好评
    9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1-31
    最后登录
    2025-09-25
    65楼 发表于2024-10-22 09:40:38

    宋代的母钱有多种材料:最大数量的当属木质母钱。其次为铜。铁。铅等。

    信誉好(2016-11-4提升)240/451

    离线 大江横
    实名认证
    好评
    41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08
    最后登录
    2025-09-24
    66楼 发表于2024-10-22 13:15:17

    顶,支持

    钻石会员
    好评
    7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9-03-26
    最后登录
    2025-09-26
    67楼 发表于2024-10-22 13:49:52

    聊一下宋母的猜想。首先,宋钱不一定有样钱,但是凡是铸造,肯定得有母钱。宋母必须存在,至于雕母,可能是蜡的或者其它不易保存但是容易雕刻的材质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代钱币铸造的制度比较松,没有留档的习惯,要是想留档就用金银铜等易保存的雕刻了。我看过现在的仿古铸造,现在精密铸造母钱铸出来还是母钱的样子,子钱铸造出来还是子钱的样子,所以做假钱都是用精致的子钱铸造,宋人的铸造那应该不会用太细的铸造沙,不然子钱上会留着母钱的细微特征,引申出正题,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母钱大子钱小,因为铜会收缩,那文字笔画呢,文字笔画也会收缩,那我们为什么要把文字精细的认为是母钱,文字精细的铸造母钱铸造出来的子钱,不应该更细吗。现在精密铸造打磨边都得打磨掉半个毫米以上,那宋钱铸造用的砂型 边缘粗糙程度会不会要打磨掉更多。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正经的母钱边应该比同一版别的子钱宽,给打磨留下余量,文字应该比子钱粗但是更加犀利,以留足热胀冷缩的余量。这个我觉得可以找标准的清母和子钱验证,有些清母你能看到文字是扁平的,但是有些清母文字是很细致的,这两种到底哪个是母,值得商榷。有能力的,按照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铸造钱币的配方,真实的铸造一下,看看效果,我觉得可能会对现在的母钱理论有所冲击。再结合现在的市场上的宋母聊几句,有些版别母钱特别多,有些就没见过母钱,啥原因,实际上还是商家迎合消费心理,本身这个版铸造就精,再打磨一下穿口,老铜生锈很快,就当母钱卖了。宋母的标准还是乱,理论还是不成熟,需要宋钱收藏专家早日研究出个结果了。

    离线 泉虎头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22-12-08
    最后登录
    2025-09-26
    68楼 发表于2024-10-22 15:28:20
    泥沼中的龙: 聊一下宋母的猜想。首先,宋钱不一定有样钱,但是凡是铸造,肯定得有母钱。宋母必须存在,至于雕母,可能是蜡的或者其它不易保存但是容易雕刻的材质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代钱币铸造的制度比较松,没有留档的习惯,要是想留档就用金银铜等易保存的雕刻了。我看过现在的仿古铸造,现在精密铸造母钱铸出来还是母钱的样子,子钱铸造出来还是子钱的样子,所以做假钱都是用精致的子钱铸造,宋人的铸造那应该不会用太细的铸造沙,不然子钱上会留着母钱的细微特征,引申出正题,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疑问。母钱大子钱小,因为铜会收缩,那文字笔画呢,文字笔画也会收缩,那我们为什么要把文字精细的认为是母钱,文字精细的铸造母钱铸造出来的子钱,不应该更细吗。现在精密铸造打磨边都得打磨掉半个毫米以上,那宋钱铸造用的砂型 边缘粗糙程度会不会要打磨掉更多。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正经的母钱边应该比同一版别的子钱宽,给打磨留下余量,文字应该比子钱粗但是更加犀利,以留足热胀冷缩的余量。这个我觉得可以找标准的清母和子钱验证,有些清母你能看到文字是扁平的,但是有些清母文字是很细致的,这两种到底哪个是母,值得商榷。有能力的,按照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铸造钱币的配方,真实的铸造一下,看看效果,我觉得可能会对现在的母钱理论有所冲击。再结合现在的市场上的宋母聊几句,有些版别母钱特别多,有些就没见过母钱,啥原因,实际上还是商家迎合消费心理,本身这个版铸造就精,再打磨一下穿口,老铜生锈很快,就当母钱卖了。宋母的标准还是乱,理论还是不成熟,需要宋钱收藏专家早日研究出个结果了。

    针对朋友的想法,讨论一下。首先宋钱是有样钱的,食货志有载很明确,其次北宋钱用的砂粗细程度不一,具体要看版,甚至有的高精度性质钱地章很平,砂型几乎没有(猜测用胶泥代替了砂范),而雕母不留存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宋钱的笔画决定了雕母材质为软性,很难保存千年。至于金属收缩问题,笔画和钱体尺寸还不一样,笔画因为嵌进砂型在砂范上的印会比钱体笔画宽,所以翻出来就会宽,这个我记得古泉文库还是哪里做了实验,用手雕刻钱,然后翻两级,尺寸会越来越小,笔画会越来越糊,实验确实证实了这点。而至于宽边留尺打磨的问题,现在有争议,不过有这个说法,就是在钱体初铸试铸样会拓缘,待文字过关,会将缘一轮一轮的削下去,直至符合小平重量,所以目前存在一类折二尺寸的小平试铸样,比如明道、天禧、祥符阔缘试铸样,特征相同,尺寸均在30左右,宽缘小平制式折二尺寸。

    2023-06-25 转正
    离线 美男子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08-28
    最后登录
    2025-07-08
    69楼 发表于2024-10-22 20:52:39
    泉虎头: 针对朋友的想法,讨论一下。首先宋钱是有样钱的,食货志有载很明确,其次北宋钱用的砂粗细程度不一,具体要看版,甚至有的高精度性质钱地章很平,砂型几乎没有(猜测用胶泥代替了砂范),而雕母不留存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宋钱的笔画决定了雕母材质为软性,很难保存千年。至于金属收缩问题,笔画和钱体尺寸还不一样,笔画因为嵌进砂型在砂范上的印会比钱体笔画宽,所以翻出来就会宽,这个我记得古泉文库还是哪里做了实验,用手雕刻钱,然后翻两级,尺寸会越来越小,笔画会越来越糊,实验确实证实了这点。而至于宽边留尺打磨的问题,现在有争议,不过有这个说法,就是在钱体初铸试铸样会拓缘,待文字过关,会将缘一轮一轮的削下去,直至符合小平重量,所以目前存在一类折二尺寸的小平试铸样,比如明道、天禧、祥符阔缘试铸样,特征相同,尺寸均在30左右,宽缘小平制式折二尺寸。

    学习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