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时间园地相泉老师在直播间分享了一种鉴别失蜡法仿品钱币的技巧:边道范线。如下图:
图上的是一枚嘉庆大样仿品(相泉老师视频里的),可以看到边道有一条明显的界线,似乎这条线把两半钱币粘合起来一样,这就是所谓的“边道范线”。经过多次实践,针对现代失蜡法制作的仿品,尤其是明清钱币,一旦发现边道存在这种明显的范线,伪品概率极高,以下是园地工艺品区具有相似“范线”的同类作品,按其显著程度,我大致将其分成了两类:原始范线、修整范线。
1)原始范线(明显范线):
这类范线非常明显,未做太多修整,呈槽沟状,泾渭分明。
2)修整范线(不明显范线)
这类范线相对不是特别明显,沟槽变浅甚至消失,仅留有一条范痕,主要是经过蜡模修整或者铸后打磨,需要仔细观察。
最后一图是昨天论坛泉友发帖的一枚康熙臣下水仿品,去年就被打过假,批量失蜡法仿品,注意避雷。
有泉友可能会问,范线不是范铸法合模时才有的吗,失蜡法怎么会有?这也是我今天想分享讨论的话题。为了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将总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粗浅的探索,包含3点:范线的形成、古代及现代失蜡法的对比、范线与边轮锉痕的区别。中间会穿插归纳一些自己粗浅了解的古钱币及当代仿制技术的知识。
一、范线的形成
范线的概念
范线:主要源自早期的范铸法,“范线”也称披缝、合模线,与块范铸造时的分制外范和拼范组合铸造型腔的工艺有关,是一种重要的痕迹特征。我国青铜礼器的制作几乎完全依靠陶范法铸造,故“范线”也是青铜器辨伪鉴定的重要依据和真品的必要条件。
范线的形成机理
它的形成与块范铸造时的分制外范和拼范组合铸造型腔的工艺有关。以青铜器为例(范铸法钱币有类似原理),其形成原理可归纳为:两片陶(或铁、铜、砂等)外范在拼接组合成待铸型腔之时,尽管留有榫卯接口,但是由于外范材料的物理原因,毕竟是两瓣坚硬而无形变能力的耐火性固体,因而在人工制作之时其表面不可能是绝对的平整,其拼合组成型腔之时也不可能做到二者绝对严丝合缝,不留任何的空隙。因此在浇注的时候,铜液会随着微小的缝隙渗透到两两拼接的外范之间,凝固以后即形成“范线”。
范线的细节特征
1.宽窄不一。这与分型面靠近范面的部位拼合是否严密有关,一般越严密则范线越窄。
2.起伏不定。这与分型面原理范面的部分(亦即靠近范背)的部位拼合是否严密有关,一般而言越严密则起伏越小。
3.大致呈一条直线。
那么对于古钱币而言(这里指真品古钱),是否也存在范线?答案是肯定的。早期的古钱,如南北朝以前,由于多采用钱范的范铸法,因此自然存在范线,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合模类的钱范而言的,比如货泉、大泉五十的范线。如图:
谈完范线,再回到帖子的主题,失蜡法在古代又称无范线铸造法,那帖子里所谓的失蜡法范线是不是有误?为了厘清这个问题,就必须再对比说明一下:古代失蜡法和现代失蜡法。
二、古代及现代失蜡法的对比
失蜡法概念
失蜡法,又称脱蜡法,是一种精密铸造方法。其在中国的历史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以后,失蜡法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除鼎、彝外,还用于铸造印玺、乐钟、佛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贮贝器、饰件等。在现代,失蜡法也被称为熔模铸造,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精巧复杂的精密铸造中,可以非常完美的表现铸件的微小细节。
古代失蜡法铸造流程(粗略归纳,实际上工艺细节很多)
1将蜂蜡雕刻成需要形状的蜡模。(雕模)
2再在蜡模外包裹黏土并预留一个小洞。(裹型)
3晾干后焙烧,使蜡模气化挥发,同时黏土则成为陶瓷壳体,壳体内壁留下了蜡模的阴模。(烧蜡)
4将熔化的金属沿小孔注入壳体,冷却后打破壳体,即获得所需的金属铸坯。(浇筑)
5打磨、修整。
采用古法铸造的器物可以一次成型,避免或减少后期加工所增加的工作量和对器物造成的人为损伤变形,铸件既无范线,又无范铸垫片的痕迹,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因此被称为无范线(痕)铸造法。
现代失蜡法铸造流程
现代失蜡铸造技术从古代失蜡法中发展而来,基本原理并无二致,只不过更加复杂精密,主要体现在对蜡模(型位精确)的要求更加严格。
现代失蜡浇铸的工序流程是:压制胶模→开胶模→注蜡(模)→修整蜡模→(种蜡树)→灌石膏筒→石膏抽真空→石膏自然凝固→烘焙石膏→熔金、浇铸→炸石膏→冲洗、酸洗、清洗→剪毛坯。
节省篇幅,少讲废话,详细的铸造细节可以参考网上的一些文章等,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接下来主要对比古今两种失蜡法的不同,从而重点解释现代失蜡法产生范线的原因。
对比工艺流程,不难看出:
第1点不同:现代失蜡工艺中蜡模的获得不只是对蜡的直接雕刻,还可以通过对金属原模(版)的硅胶模压得到阴模,再由硅胶阴模注蜡后得到蜡模。
第2点不同:浇铸材料也不再是黏土,而代以铸造石膏,这样的产品比古代的铸件精细得多。
第3点不同:对外裹材料的处理不同,现代失蜡法多了一项抽真空的步骤,古法的打破壳体变成了更安全便捷、对铸件损伤更小的炸石膏技术。
而第1点,最重要的不同,我认为这正是现代失蜡法范铸钱币时产生范线的根本原因。为方便理解,假如我要铸造一枚:园地通宝。如果采用古代失蜡法,我要首先雕刻一个完整的“园地通宝”蜡模,这个蜡膜纯手工雕刻,质量好坏全凭雕刻者自身的技术水平,尽管如此,由于边道是我直接雕出来的,所以我自然会雕的很美很光滑,如图:
之后就是重复古代失蜡法的第2-3-4-5步,最后得到的铸钱和我做的蜡模一样,边道明显没范线。
手头刚做完这个钱,就有泉友给送来一枚他家祖传的“园地通宝”样钱,让我帮他复制一个,我接过样钱一看,如图:
这枚颜值高,为了省事,我就不再照着雕蜡模了,直接采用现代失蜡法做,先硅胶翻模,倒出一个阴模来,步骤如图:
上图的操作是古代失蜡法所没有的,在得到阴模后,接下来要开模、取出原件、注蜡,获得一个新的蜡模,操作如图:
可以看到,开模后直接产生了两半倒模,这两半倒模在重新合二为一时就会产生合模线,在倒模空腔注蜡后,蜡模的边道就会产生明显的合模线,也就是帖子所说的范线!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这条合模线是刀具划开时产生的,由于是手工切割,合模线通常并不是特别的笔直,又因为硅胶硬度小,会造成切割处的倒模向内陷,从而注蜡后蜡模的范线就是条凹槽,当然这和切割手法以及翻模用的材料都有关,从而切割处的内陷程度也有所差别。但不管怎么说,现代失蜡法这种因为开模而造成的范线是必然存在的,可以说是这种方法一个相当大的破绽!
之后的铸造流程和古代失蜡法相近,对于批量生产的情况,需要种蜡树,就是将很多个同样的蜡模用焊蜡器沿圆周方向依次分层地焊接在一根蜡棒上,使最终得到一棵形状酷似大树的蜡树。然后将蜡树连底盘一起套上不锈钢筒(钢铃),在钢铃外面上包裹单面胶纸备用。再就是配置石膏浆-抽真空-注石膏-抽真空,焙烧石膏,使蜡液流出蒸发,得到空腔。最后的步骤类似古代失蜡法的4-5。最终铸造结果如下图,这里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抽真空,由于石膏的特性,如果不抽真空,石膏在凝固后,内部就会出现蜂窝状,这样石膏模型就报废了。现代失蜡法制造的造像香炉等,经常会在一些难以修刮的地方发现一些小铜瘤珠,这就是石膏没有完全抽真空造成的结果,石膏内壁细小的气泡产生的空腔,在铜液进入后就会变成一颗颗细小的球形瘤珠。这也是金铜造像以及铜炉的一条重要辨伪经验。
以上就是现代失蜡法范线形成的原因以及一些其他特性的分析,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既然蜡模会产生范线,那为什么不在蜡模做好后直接手动去掉呢?实在不行铸造完也可以强行打磨边道啊?这个问题没毛病,完全合理,因为不少失蜡法作品针对蜡模都有修模的步骤,也就是在蜡模做好后师傅再仔细修整,去掉模型的飞边、毛刺,修补漏眼、缺损等,在浇铸成型后,也可能会进行边道的抛光打磨。仔细观察也能发现,并非所有的失蜡法仿品都能看到范线,也有很多明显精修的边道,范线不明显(如前文的修整范线)或者根本看不到范线。那为什么还会看到这么多的带有失蜡法范线的钱币呢?原因很简单:铸造量太大,成本太高。我们可能以为一次就铸造几个或者少量蜡样,觉得修模花不了太多功夫,但实际上作坊内批量制作的数量成百甚至上千计,去掉所有蜡模的飞边毛刺就已经很花费时间了,如果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去精修蜡模范线,明显得不偿失,至于铸造后精修打磨不够也有类似的考量,很多打磨、锉穿、锤打钱币的阿姨根本不会去想那么多,只管搬砖就行了,再加上范线内凹不容易完全磨掉,打磨太多钱币直径也会变得更小,如果不做高仿币,这些复杂的工作量只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所以当你在一枚失蜡法仿品上看到范线时,这可能意味着这批同模仿品已经早出成百上千枚,多的根本都修整不过来了…
最后,为了避免范线和边道的锉痕(旋纹)混淆,这里做一个简要的比较说明。
三、范线与边轮锉痕(旋纹)的区别
下图给出一组真品川百、桂五十边道带旋纹的图片,对比失蜡法的范线,差别很明显,可以总结为:失蜡法的范线只有一条,线条不直有起伏,显得绵软缺少力度,而真品边道的旋纹一般有多条,相对较直,自然有力,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
最后想说的话,现代失蜡法范线只是一个辨伪的因素,在判定真伪时要综合考虑包浆铜质、文字形制、工艺特征等很多方面,不要仅仅关注边道,没范线的不一定就是真品,有范线的更要仔细推敲是否属于失蜡法范线,再结合其他鉴别点做一个综合的考量,如今仿品越做越好,辨伪工作任重而道远。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是分享看法,粗浅不成熟,有不对之处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