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铅笔:性质不用质疑,讨论工艺
我也没质疑性质,因为这样的现在就默认为母,这几年“先人”提出的“母标准”,只要符合或者大致符合就是母,谁不想卖个好价呢?
而且有些人的认知就是从母钱开始的,他从接触钱币开始,无论从评级公司、文献还是大币商或者众人口中就告诉他这是母钱,你现在告诉他不是母,他肯定不认可,甚至像上面那位似的嘲笑你。
简单例子:我们现在用什么听歌?手机,电脑。我小时候用磁带,后来CD,现在你拿出一盒磁带,说是听歌的,比MP3或者手机音质好,他会认可吗?反正我8岁的小儿子嗤之以鼻,这玩意能听歌?为什么?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你说母钱修穿,不修地章和字口,为什么?哪里有文献可查?谁规定但凡是母钱就不修的?修了的就不是母?
如果说修穿是为了拔模容易(其实也不一定,翻砂铸造也不是直接把铸好从砂上揭下来,而是把砂模敲碎,既然都敲碎了,拔模斜度几乎等于无用),那不修字体和地章的意义在哪?
工匠为了偷懒?反正我拔模容易一些就可以了,什么字糊不糊的跟我没关系,能看出是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