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1182 | 回复 77

    与崇宁有关的日子——为古泉园地烟台泉友会而作(图全部上完)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楼主 发表于2008-08-19 10:18:00

       
    引  起
     
        想起这个题目是因为经过大家的努力,古泉园地泉友聚会终于要在烟台举办了,届时全国各地的泉友汇聚烟台,对烟台的钱币收藏来说真是一件大事。为了庆祝这件大事,老朽我的回忆录也会拉拉撒撒的开始,这样等到泉友都来的时候,我也写完了。
    我是从2007年8月12日汇泉钱币网泉友烟台聚会来了很多东北泉友才开始慢慢了解崇宁的,更准确得说是从国庆长假后才学习崇宁版别的,这样说来,到园地泉友烟台聚会时,正好是我学习崇宁一周年。
    一直都想为崇宁做点什么,可是随着本职业务工作的进行,工作头绪越来越多。由于其它的原因,科里的事情慢慢得都压在我一个人的头上,于是我开始烦躁,开始心态不稳定、不平和,毛躁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感觉到,事情也许不会改变,应该改变的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应该一件一件事情得去做。有时看到“我以为”泉友还有很静的心态去写一些东西,真得很羡慕他,因为我也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写书法了,甚至劳教所政委的邀请也推了,也欠了一堆帐。我现在才慢慢明白了族人王文敏公写的一幅对联:“举世尽从忙里过,一心须向静中求”的人生境界。
    而起这个题目,颇有蓬莱老乡名吟(东北音)宋丹丹的《月子》的感觉,或者是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对年轻岁月的一个纪念吧,配上崇宁版别的照片,应该是有看点的。
    为飨读者,先列出篇目。
    一、    暴雨中的河北崮头
    二、    汇泉钱币网烟台聚会
    三、    秋色中的东三省
    四、    零下17度的哈尔滨
    五、    痛苦的推进
    六、    三进东北
    七、    我对崇宁版别和工艺的认识
        八、北宋折二和崇宁通宝、重宝母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1:48:56编辑过]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1楼 发表于2008-08-19 10:21:00

       
    一、暴雨中的河北崮头
     
       首先申明,我这篇文字虽然由古钱而来,但不全是钱币的内容,我也喜欢异地的风俗文化,我只是记录了这段完整的过程,以感受为主。所以大家别嫌我罗嗦,由是引起一笑也不错。如果大家哪一段不喜欢,跳过去就行。
      其实我玩钱纯属机缘。2004年春天,经过自己的考证,我在大庙刘汉义老师处买到了一方制砚大家扬州画派山东高凤翰所制的临朐龟石“师龟堂”研一方,后来还写了一篇4000多字的考证文章。刘师是玩古钱币出身,当时我的喜好从书画到砚台、墨、印石,从兰花到和田玉,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不断学习深入。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长时间没有实物或者得不到进步,我就转向有兴趣的其他领域。那时看见人们玩钱,感到很不解,就那么个小铜片片就值三五十,上百?甚至对比自己玩的领域对钱币有所不屑,都是没有什么玩的才玩钱币,玩钱币有什么出息,我就是没什么玩了也不玩钱币。大家不要见笑,比起书画,我当时确实是这样想的,可见当时多么幼稚,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难得的。我甚至去花鸟市买到了几个嫁接好的桂花品种,利用这些芽春来请爸爸多嫁接点。而我后悔的正是一点,那时大头60一个,折十大观六七十,而烟台特产光绪母钱才400一个(烟台出了几十个),还是请刘老师帮助卖出去的。但是很快我就食言了。从2004年9月我涉足钱币,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市场老张头的方孔钱陆续的都让我端了,共花了3000多。呵呵,我这吊门有点长了,我不是鞠萍姐姐京戏表演因为忘词琴师的会意,而是太罗嗦了。
      转眼到了2006年的夏天。
      本地泉友告诉我威海文登市一个村出了宋钱,正好他要去上学了,出于好奇,我们约好了周末时间,打听好了路线,转了三次车才到了传说之地----文登市河北崮头村。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村临近米山水库,而米山水库是威海最大的水库,承担着为威海市区供水的任务。河北崮头村本来在库区中心,五六十年代修水库时将村民迁移到周边三个村里,后来分散的老百姓又不自觉地聚到了一起,组成一个新的村庄。这也给我们启示,很多事情要符合人情和习惯,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利用行政手段强制。而我后来竟然还收集到了这个村民国时期的一张全品庄票,更算机缘。
      这批宋钱是村中修小水库时出的,当时是存在一个或三个大缸里,距村中老人说那个位置原来是一个庙,如此说来,我收集的这批崇宁是地地道道的香火钱了。
    其实那天有暴雨,好像是8月26号,胶东夏天的暴雨就像是小孩子的脾气,来得快,来的大。在暴雨中挨家挨户问有没有铜钱,相信玩钱的人都能理解,其实多大的雨都不怕,只要能收着东西就行,可是即使是重复进家问,偏僻的房子也走到了,还是没有买到。到一个老人家里的时候,老奶奶本来去园里拔菜作午饭,由于途中下得太大回不来,甚至在外面躲雨耽误了一个钟头,风随着雨,牛劲得刮着,咣当一声,把土炕前的窗都刮开了,我赶紧撑伞出去帮助合上窗,回来的时候,全身都淋透了,这种滋味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心里还想,也许老天爷看见我心诚,会让我买点,可是这个老人家里也只有捡到的几十个,其实我们之前,威海的钱币商开了货车都来三趟了,据说博物馆的也来过,别人搜刮后,我们自然连汤都没有了。到另一个人家里的时候,情况又有不同,他家里有小半编织袋的崇宁通宝重宝,但和宝贝似的就是不卖,我的嘴皮不行,同来的死缠着才10块一个买了五六个。原来也不懂版,就记得有个水坑版背指甲纹的。
      到了中午的时候,天晴了,我们好失落啊,没买着东西,算是白跑一趟了。
      如果事情都一如直线的没有起伏,那就不叫生活了。我们走在街道上逢人就问,还真逮着机会了。中午的时候,雨早停了,街上的行人很难见到了,整个村庄的上方炊烟袅袅,我们碰到一个大叔往儿子的新房子走去,便远远的追上去问,这一次还真问着了。原来钱币商人来收铜钱的时候,他一直在外打工,也就没有卖。他的这批钱有三四十斤,同来的和他商量挑一些买,他同意了,最后我们以五六十一斤的价格买了十二三斤。迷上这个坑口后,国庆节我们又去了一次,到现在快两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这一批钱币到现在我只留下了十几枚崇通好品作为纪念,以感受山东坑锈色的魅力,而且这批东西出了一个扁头通版别是没有想到的,起码可以少赔点了,呵呵。当然我知道这是个出谱品是今年春天的事,那是《北宋铜钱》。这就是《北宋铜钱》的2758,这个版别的系列,通宝钱谱没有录入,但是四字的风格成熟一致,综合风格十分明显,而且有自己的独立体系,他和2757、2761是一类的,事实上比六级少。其特点是通头凹,两端高,通不进,宁字的风格确实和正郭进通中穿的相类似,但是宝足长,近缘,狭穿,其实崇通宝三字比中穿版字要小、扁,整体风格差别还是不小的。2757、2761在网上见过两品,那是北王和606各自挑出来的,他们都以为不同,现在看连起来就是一类的,有心人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贴子。在这类中,2758字体风格最为明显,这也和它的稀少程度成正比,至于崇宁版式是怎样形成现在这样的状态的,为便于探讨,等我专门展开我的看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9 2:22:06编辑过]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2楼 发表于2008-08-19 10:23:00

    扁头通系列不容易见到的一个版别
    漂亮的山东文登河北崮头坑口的锈色之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0:25:48编辑过]20088250224345728.jpg
    20088250242519213.jpg
    20088250243062550.jpg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3楼 发表于2008-08-19 10:24:00

     
    二、汇泉钱币网泉友烟台聚会
     
          由于2007年五一马大哥在烟台齐鲁古玩城搞了一个小型展览,效果不错。8月12日,汇泉钱币网在烟台搞了第二次泉友聚会。这次网友来的不少,特别是东北三省的泉友。由于他们叫我负责泉友钱币拍卖的事情,而这又是一个细活、杂活,所以很多好钱币我都没有看,买得也很少,小张的那枚勾足崇阔字二级罕品,就是被烟台的泉友看到和别人出现闪失的。那时我喜欢通宝可是什么也不懂,就是那个暑假泉友给我稍回通宝泉谱,我也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一个晚上终于把拍卖的单子列好了,东西整好了,才有心思去东北三省泉友的宿舍看东西。现在想起来当时真是什么也不懂,看看我都买了什么:一个正宝仰崇花了300还不算亏,一个稍厚一点的通宝告诉我这是饼子钱,要300降到200拿下,其实后来称称也就12克,等我明白的时候混到堆里6块一个扔了,一个重宝仰崇好品要200花了100,隐心宁稍大一点地要300花了200。现在想来我真是疯了,之前泉友300买了一个标稀的那枚重宝方冠长宝我还好一顿说他,可是我自己更傻比。我总共花了1600多,剩下买了什么我都忘了。当时都是夜里12点多了,暴雨一直没停,我就能认出这些版不同来,以为都是正价,不过当时时间也紧张,也不容多想。第二天拍卖的时候我又看到东北大哥带来的东西,我竟然都没有翻完就匆匆得被别人叫跑了,只简单得挑了点小品,东北大哥给我的东西不贵。现在看来不懂的东西在没有搞明白之前最好别买,可是这样的事情我是屡错屡犯,到现在还继续神经着,终其根本,还是一个为我所有的思维定势在作怪,有的还是检漏的心理,这一点还要继续深刻地认识、反思。      我原来是一个自己认为很清的人,有过这种事情我就不愿意和人再交往了。可是事情的发展完全不是按照这个狭窄的套路走的。后来我还和这个泉友成了很熟悉的人。他也帮我找了很多我想要的东西,也不贵。因为我树立了一道防线,一有情况就把绳子拿出来了,当然我都不让他吃亏,也不使自己委屈。受益于这样的原则,我还是这样快乐地活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9 2:24:20编辑过]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4楼 发表于2008-08-19 10:27:00

     
     
    三、秋色中的东三省
     
    题外话
     
        上回说到我错过了看东北三省泉友钱币的机会,正好烟台一个泉友那年夏天买了一批重宝,东北大哥还给了一些融通措施,汇泉钱币网的聚会我虽然没有买到什么好东西,也没有什么记忆尤深的事情,但现在想来,这次活动对我的影响太大了。我切身地知道清钱、先秦钱的各项玩法之外,宋钱竟然是那么独立的体系,尽管我当时还没有全面感到这个体系的力量,但是我感到了这个体系是一门专门的学问,这在宋钱不太多的烟台是感觉不到的。我喜欢书法,当自发地喜欢崇宁通宝变成自觉地收集的时候,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直到现在还是崇宁通宝的发烧友,现在叫粉丝,自己叫瘦金丝,更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而且根据自己对这个领域不同方面潜力的分析,选择了自己研习的领域,还在遨游着。虽然我起步比较晚,但也自得其乐。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还不是什么都十分搞明白的领域里,由于综合因素产生的看法,还是可以交流的,因为,凡是经过仔细分析得出的观点,都是可以百家争鸣的,我们只可以接近真理,但都不是先知。钱币学史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展开说来,就是我熟悉的书画领域,这样的事例也不少。解放前黄宾虹受邀去故宫对其整理出来的画作进行鉴定,老先生竟然走眼了400多件。我还没有人老不能鉴定的感觉,也许这是个客观存在。山东先贤高凤翰的自画像,民国故宫收进一幅,那是后仿,此种题材日本名古屋(?)、青岛博物馆一共三幅,都是根据王子若摹刻的高凤翰砚谱首页的拓片复原渲染而来。上海博物馆藏有的清初四王水平最高的一个王翚大幅山水,内部制作差之高艺,因是名人之物,竟然高手过眼无数,没有一人怀疑,还是一个研究生发现的,现已定论。上博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同样的王翚画作,笪重光的两行沿袭董其昌的随风倒的字题得竟然无二,经过鉴定,以上博为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是一幅真真切切的假画,至于其价值则另说。大千先生和谢稚柳至交,离开大陆前还托人告诉谢,谢认为巨然(还是李唐我忘了)存世七幅画作全真,大千先生认为都是托品。大千眼高,鉴定水平更是不凡,谢至终也守持己见认为全真。其实五代到宋代的画作原作的少,传下来的很少了。说了这么多,不是强调什么,对于事物的判断首先必须在这一领域中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其次就要全面地分析,综合后才能得出结论,不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又有什么用。就是高名如郭沫若等,六十年代推翻唐摹《兰亭序》,认为大王行书全是伪作,因为出土无有成熟同时代行书或者墓志铭实物,启功不服,结果郭说现成笑谈——翻砸了。我们书法行里也是这样,书法是不论社会名气的,尤其在这个“社会学”的时代,还是要最纯的、最真的、扎实的、太极的简单的视觉行走路线,可以有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但不能花里胡哨的。所以咱们泉友只要喜欢,完全可以做出一番事情来。不过年轻人能破,因经验或缺,还是要多学前辈,因为站在别人肩膀上的路确实方便推动这一领域这个时代的认识。
     
        我们提前设计好了行走路线,昼夜行军,尽量地利用好时间。我们是坐船到大连再转车去抚顺东北大哥家的。二嫂找了人给我们船票半价,因为是国庆节,开始的时候很挤,不过过了12点,提前联系的大叔照顾我们到了卧舱。这是我第一次坐船,停累的,不如火车舒服,从此我们都是沿着渤海湾转,再也没有坐过船。
        东北大哥人缘极好,想得更是周到,甚至我们都感觉到有点不好意思。从大连到沈阳北转车到抚顺,再到邓大哥府邸,已是晚上,邓大哥一家还有邓大哥的大哥,呵呵,早已经等着了。邓哥是一个钓鱼高手,钓鱼其实也是一个自找累的差事,我们在饭店里吃到了邓大哥钓到的一条大鱼。邓哥一家虽然不胜酒力,但是气氛好极了,甚至邓哥提前在宾馆预订了房间。其实我们抚顺一行,才买了邓哥5000多的东西。
        回到沈阳以后,按照邓大哥提前的介绍,我们逛了几个沈阳的市场,能见着不少东西,紧接着我们便赶到了长春,准备第二天逛逛和平大世界。
        可是长春之行我什么也没买着,看好了一把只剩三分之二的三字刀,还断了两节,因为价格的原因,也没谈成,我就花了五块钱,买了一对核桃仙。以前济南篆刻大家冯大哥利用一个长得瘪瘪的食用核桃,锯了个最大平面,鬼斧地刻了个左读的“如愿”,甚至利用一个筋正好作了一个大垂笔。由于我好动,把中间的仁都给剔出来了,以为作为一个手把件,有镂雕、圆雕的感觉,其实那仁可以保护、滋润皮壳的色泽。而且,由于切了三面,受力的中心点改变了,有点裂纹了,后来我把这方印转让了。哪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呢,只要你喜欢就行了,现在我好想它。所以,这对核桃我去济南时我要冯哥给我大大增值,可是直到现在,这俩可人还在冯哥裂得一塌糊涂的鸡翅木的长案上被把玩着,未被再造。
        不过,同行的泉友倒是捡了个漏,他花10块钱买到了重宝方冠长宝最少的那枚的小样,还正好和他手上买得一枚大样配成了对。而且货主就有三枚重宝,多幸运啊。我赔他赚,这滋味可不好受。
        我们的下一站便是五常。
        我们踏上辽东大地的时候,并不感到与胶东物产、人文的不同,火车两旁的葡萄园还是那么油绿,原以为东北同胞由于气候的原因,应该是瘦瘦的,脸上有几道皱纹,接触之后才知道根本不是这样,女孩也是白润的皮肤、清澈的眼睛;本来以为到了东北,到处都是东北味,可是在火车上,年轻人都说得是普通话,这哪里是在东北呀?遇到的几个朝鲜族朋友,大家讨论起国家大事来,没有任何障碍,本来都是年轻人,大家也都敞开了心聊。也许正是国家的发展,我们才这么幸福地活着,改改词儿,幸福就像猪一样,呵呵。不过,我仍然发现了不同之处,东北的女性,坐火车最爱站在车座上,一个车厢最起码有20多个,问起说是累了。可老是这样,就是一个让人捉摸的群体现象了,在山东是绝对看不到这种情况的,可是为啥男性都不这样,这真是做着不如站着。
        从长春出发,景色就别致了,完全是一番崭新的感觉。随着窗口望去,一片金黄的土地,如我们家乡麦收的季节,只是这种金黄怎么矮了很多,一片一片都长得粗粗壮壮的,问起身边竟也不知道,难道是姜园?偶尔有割的,留下了和麦子似的茬口。到了哈尔滨,一问小张,才知是水稻。一想就通的答案,却难倒了有为青年,用句标准的烟台土话“彪痴呆”。原来家里吃过五常大米,可是到了五常问起来才知道五常大米和黑木耳是这里的特色物产,五常大米,全国有名,看,咱都跟着宣传上了。    那时,黑龙江的黑土地全被金黄、绿色、红色覆盖,整个一个铺满锦绣的大地毯,真有点“圆天为盖、方地为舆”的感觉。东北大地虽然起伏,却不似家乡丘陵那样碍住视线,远远望去,绿色的杨树作为金黄色的陪衬,道路两旁红叶衬着青松,倒是有些北欧风味,感觉好极了。    到了哈市已是晚上,我们又转火车到五常。车上有点挤,我穿着与上班不相称的不着调的衣服疯疯癫癫地走到头,看见有空,把包一撂,一屁股坐下,“哎,可找到地方了”,却见对过和身边做着两组五个年龄相仿的女士,“小弟,在那上学”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想起了星爷独特的多哈回合的笑声,可是我没敢。“怎么知道我是上学的”,其实我正好是2007年十一从东北回来发福的,听人一说,我才知道我不正经说话,我告诉他们我都工作七年了。其实寻泉之路,本不应言我,不过有所启示,倒还可以容己一回。年轻人言老是风尚,可是老人却愿意人家说自己年轻,这是通病。
        回来在火车上碰到一对小情侣,我给他们说笑话,他们给我猜谜语,我记得有一个是联环谜语,说的是一只羊到了牧场上,打一水果。狼来了,打一水果。羊还在,打一水产,狼和羊成了好朋友,打一水产,答案,在下一段,你们猜对了吗,答对了没奖励,答错了晚上罚给家里洗衣服或者给老婆跪搓衣板,呵呵。
        这次东北之行,收获了一枚通宝斜宁俯宝的母钱。这个版通宝钱谱标二级,其实要多些,甚至它的下一号斜宁仰通在数量上应该比他稍少,而且斜宁仰通在书法上极漂亮,也是我最喜欢的通宝书法版式之一,不过现在的市场价在50-80之间,远不是它的实际价值。斜宁俯宝这版,数量上应该在六级半左右,两版都属于贵族频出的宽字王国。这版的铸造分为两种情况,有的造得很好,有的则是粗糙的样子。造得很好的也不是母钱,但是能看出翻出它的母钱影子。传统意义上的通宝母钱,首先直径必须要大,相对厚一点,最关键的是字中间笔画之间的地章都应与字外地章一样低,每个比划应该从地章立起,极其精致。这就是原来所谓一次母的概念,或者有这个趋势。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母钱。同时再参照其它母钱判断标准,因为有的子钱也有这个意思。我的这枚通宝母钱,不知道什么原因,崇宁二字有几笔横划和竖画出现了断笔的情况,这不是修钱造成的,可能是修模造成的。我还是说,铸母钱的笔画是不修的,历来都是这样,清乾道母钱是在自外加深字口,否则,版别就不固定了。母钱用废了就用废了,另用新版。重宝滥用的情况不在此列,比如那种斜四宁,还有一种咸丰河局当五十、当百大钱修成婴儿体,不是严格的修字。其实母钱不是都选190以上的模特,母钱是不同的,这版子钱差池较大,而我总觉它的母钱沙型要更细,脱模剂也有不同,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参照折二母钱,有小沙眼不是个问题,包括现在网上发的所谓原母,都不是完美的。我对这枚通宝母钱的认定还是过年以后的事,甚至我买他的时候,都不知何版,这个版的价格现在在80元左右,后来我就感觉它不同,因为我过手这版有一些了。我是这样想的,宋母就是一个翻砂用的工具,自己在大堆里发现个通宝母钱不容易,通宝母钱能认定得不多呀。(上面谜语答案是:草莓、杨梅、虾、龙虾)
        我的第一次东北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对于喜欢通宝版别的行内来说,本来我们都是后起者,都是陪练的,练着练着,就把自己练上来了,因此,再次感谢CCTV、MV、DDV,666,大脑空白中,鼓掌。另外还要感谢金上京张春鹏大哥、宣泉大哥、小张、雨丝文刘海波小弟,还有小猫咪,这一篇我写得有点嘻皮,因为我只买了一些大路中档版别,对于系统版别的认识,是元旦以后的事,也就是说,最后几篇我得拿劲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9 2:27:59编辑过]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5楼 发表于2008-08-19 10:30:00

    我自己唯一能够认定的通宝斜宁俯通的母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0:46:13编辑过]20088250383050018.jpg
    20088250383733758.jpg
    2008825039033855.jpg
    20088250401133947.jpg
    20088250401819633.jpg
    20088250402455132.jpg
    20088250403042133.jpg
    20088250403660778.jpg
    2008825041616925.jpg
    20088250411577917.jpg
    20088250443096679.jpg
    20088250444631564.jpg
    2008825045035084.jpg
    20088250452521733.jpg
    20088250452550478.jpg
    20088250454023400.jpg
    20088250455028065.jpg
    20088250455996540.jpg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6楼 发表于2008-08-19 10:31:00

       
    四、零下17度的哈尔滨
     
        喜欢收藏的朋友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点,只要有兴趣,在事情没整明白前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还特喜欢瞎捉摸。涉足一个新领域后,我都是全身而进,等到这个过程进行得差不多了,才随着时间慢慢得积累。元旦本来只有三天假期,但是我们单位把带薪休假安排到了元旦以后统一放一个周,不过省里有个会议单位派我参加,其实就是去领任务回来让我干罢了,不过,易哥的笑话由此而出。
        这次的东北之行不太顺畅,其实去东北最好有人同行,气氛会好些,也安全。可能同行的也有自己的事,不过他老闹我,去一次不去一次,我也不是很舒服。因为去一次东北我也要付出很多的。
        早就听说东北很冷,我原来买了件咖啡色的羽绒服,穿了以后才感觉和老头似的,这次我去风之捷买了件好的,又特意买了一件衬在毛衣下的带绒的运动衫。后来,穿这么多,闷死了。同行的泉友也是装备得整整齐齐,女朋友给买的手套、大围脖什么的,我们坐了烟台到佳木斯的火车,车上条件不错,这一路上没遭什么罪。
        不过路上有意思的事就多了,对面是一个青岛女孩,不知上东北干什么去,一路上互相逗啊,闹啊,乐死了。这次上东北,我又发现了一件趣事,去东北的列车上,每隔半个钟头,都会有一个戴白帽子的大妈架着一箱冰棍卖,而且后来我知道,往东北发的每次列车都是这种冰棍,奶油的,不小,很上口。大妈开始过来的时候,很多人去买,我都不解,大冬天的吃啥冰棍,东北银咋都这样。可是往东北去的有的也不是东北的,也买。坐了没一会,我也有点热,口干舌燥,也禁不住买了一根,吃起来爽极了。小妹妹逗我,“你这趟车肯定得吃不止5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不信自己会吃这么多。可是后来,我吃了8根也不止,这东西一热就想吃,等到吃到几根了,那小妹妹也开始买了起来,我又刺激她,“你绝对不会吃少于3根”,“吃这根就不吃了”,可是后来她也吃了好几根,而且每次大妈来的时候,她都提醒我,挑衅我,“又来了,又来了”,可是她们只让请了一次就不用我请了,都自己买,自觉得没意思。有意思的是每次我吃她都瞅我,我们互相瞅,听他说我才知道怎回事,我吃冰棍是一点点的,状态我不形容,反正就差留下口水了,这就是她们一上车说到岁数泉友请她们猜他们说我二十六七岁的原因吧,不过岁月再也不会回来了,我,胖了。
        正如云南十八怪,鸡蛋串着卖让人不明白一样,在东北,小妹妹讲,东北的家庭都一箱一箱地买冰棍回家隔在凉台上,什么时候想起来就吃一根。等到了哈尔滨我问起雨丝文小刘时,他说他有时会寒冬在大街上买冰棍吃的。小张没干过,我觉得是小张不爱吃零食的缘故。
    而且,我还熟悉了一个名词,好逗,“哎呀妈呀”,这话小女孩说出来倒没什么,要是大老爷们,四五十岁了还说这词,你说逗不逗,不信你说句感受一下试试。可是在全东北,这是一句标准的口头禅,就像我们吃饭睡觉一样普通。等到丛哥说话老说这词的时候,我老想笑,呵呵,哎呀妈呀,这是干啥呀。不用说,我已经感受到不一样的氛围了。不过,我没听小张说过,就像我们蓬莱话,记得上学的时候,一位住女儿家的老大妈在济南天桥上卖荷兰猪,听她说话好亲近,记得她说“风刮得一呼隆的”,其实这些明显带有地方色彩的词汇在我们晚一代上已经很少说了,就是我们说土话,也是普通话词的土音罢了,而这种地方词汇的消失,绝对不会是一件好事的,因为,这也是凝聚心理、拉近距离的一个载体。
        我们在火车上逗啊聊啊,小妹妹聊累了,困了,我就不断骚扰她,等到她也懒得搭理我的时候,我也困得快睡着了。
        从哈尔滨转车到五常后,我们是一路滑着冰到五常收藏家俱乐部的店里的,之前跟丛哥发短信,他临时中午去随份子了,说其他的泉友都在店里等着了。我们到了之后,是陈刚大哥接待的我们,我们直奔陈刚大哥家,我也喜欢热闹,另外陈刚大哥可能要参考一下,一个泉友也同行,就是这次行为,一直被同去的玩重宝的泉友耿耿于怀。
        这次陈刚大哥家之行我们是来对了,我们碰到一坑薄锈的灌装品,这对既为观赏,又能保证打拓片质量是非常有利的,加上以前他存的大钱共有近万枚批量,我已稍高于市场的价格一共买了好像五百枚左右通宝,品相都是一流的。重宝也是一样的坑口,更多,这也是我第二天又返回来端了近千枚重宝的原因。同行的泉友也在挑,幸运却没降临到他头上,每次提起这件事,都是他的一块心病,我都臭他,是老天爷不给他这个机会……。我买陈刚大哥的东西,是一笔一笔付钱的,最后这一笔先买了几千的东西,后来又买了25个如崇宁长尾的,算作500,陈刚大哥一算,2950元,钱已经付清,我还真不知道到底多少,因为遇到我认为不错的人,我一般都不十分仔细再算一遍的,我们已经背起包站起来要走了,我突然“咦”了一声,“我总觉这钱不对呀,我买这多才不到3000”,陈大哥再一算,果然将500算成了50,我又补了钱,陈哥本来就要叫我们一块吃饭的,盛情难却,又叫陈哥破费了。我写这件事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而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就是不要让人失大格,也不要让自己失格,钱是可以挣的,但不要太看重,比钱重要的还有很多。
        晚上我们才奔丛大哥家,这次去更逗,早就听长春方孔泉曲大哥说丛哥挑钱都躺在床上挑,这次去看见示范动作了,只见宽宽的大床上丛哥斜趴着,从地上的水盆里一个一个地过,不过说真话,这样更累,坚持一会也得喘口气,丛大哥家里的东西还是混乱如旧,要什么都得找,没工夫收拾呀,这次也看到了嫂子和小小丛。我们这次从大堆里先把崇宁分出来,再买自己喜欢的,这一挑,加上第二天又去了一次,又买了几百个通宝和重宝。
    那晚在丛大哥家里,除了买到了一些传统名版之外,我还买到了一枚203号的方头通斜宝,临走的时候还不尽兴,说丛哥再给个题目买点什么,丛哥又拿出了一枚瘦宁木崇大样,原来我们看到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丛哥介绍说,这枚以他的感觉不一样,可能是个母胚,我心里想,通宝也有母胚,可这次上手细看就放不下手了,这枚瘦宁木崇字口不是一般的好,为了保证这个效果,脱模剂的使用非常平均,不是一般见到的那种,这枚本来有一层薄薄的土,大嫂给用水刷了一下以后,其正面根本就没有锈,有点惊为天人的意思,丛大哥的通宝水平很是了得,我信他。而且观察这枚能够想象甚至有些感觉到它的模具应该是什么样子,也许我见得少,这枚到现在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枚普通钱。同去的也不尽兴,他买到了那枚新书上3098号的小足崇偏丁宁大样,当时新书没有出来,当时他既然敢花400买来,到我手里我也认了,好在这枚比书上的还要大两个毫米,稍可安慰。不过他买这枚是第二天上午的事,他也下了决心了。
    去一次东北不容易,第二天我们又在小刘的带领下去了别的泉友家里,我甚至还买到了两个长得很开的大灵芝。到了济南之后,拍山东植物拍了5年的耨云堂我都叫他老冯才告诉我没有任何用,就好泡酒,不能入药。其实买的时候那大哥也说,就好咯嘣咯嘣嚼着吃,我就是瞎喜欢。
        上午忙完了后,正好陈刚大哥也在,我又按照前晚的计划折回他家端了他的批量重宝,我现在自集的通重普通分类版别就是以这一坑为基础的。晚上,我还是到丛大哥家里继续买我的版别和从原坑里捡通宝,那时大嫂正在做饭,虽然丛哥留我,我想我该走了,结完账艰难地拿起包,我嘟囔着“太沉了”,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丛大哥像领导关心下属一样接过我的包,掂了掂,“是不轻”,丛哥提起来也有点吃力的样子,那是一个阿地的蓝色跨肩篮球包,他竟然帮我拿到了门口,我正纳闷我不差这几步呀,只见丛大哥放在了门口的磅秤上,“有多沉”,然后像称麻袋包似得过起了磅,整整四十大斤,可怜我要跨着这四十斤东西从东北转到济南再回到烟台,而其实事情还不是这样简单。这就是过磅的故事。
        我从五常回哈尔滨时提前联系了小张,小张同志还慧眼在外地检漏呢,我在他店里等到他回来又买了一些东西,以高于普通品相的价格买到了一枚方头进通,还有一些传统版别,就返济了。可悲残还没有结束,我尽量赶早时间买了到徐州的过路车,可是上车后才发现,车厢内人很少,没有暖气,或者暖气冰凉,门还是半扇坏的,东北的冷风不断嗖嗖得刮着,我一晚上都不知怎样过来的,说没冻死一点不夸张,因为小时候吃过苦,而这次,真TM 遭罪。我从中间走到头,再走到最后一节车厢,也没发现个人多的和暖和的车厢,我冻得根本睡不着,我才明白以后买火车票坚决不能买便宜的,这是真理,亏我还穿着厚厚的衣服。这一夜都不知怎么熬的。说句套话,这是赵老佶对我的考验啊。
        亏我没冻死,不然下面的笑话就不能亲身感到了。我回到了每次去济时都住的宾馆,因为折腾得厉害,也没劲洗刷整理钱币了,我打开了电视机,我宾馆一般不看电视,这次真得这么邪,正好十台易中天在品三国呢,正好讲到曹操父子都很有生活情调的内容,我添油加醋复述如下:
        话说曹孟德在没有发迹之前很受一个廷尉赏识,廷尉一直支持着曹操。曹操建功立业后,带领百官到廷尉墓前祭祀,在古代儒教的氛围里祭祀是要有祭文的,大多是天玄地黄的大话,可到了曹操这一地位,又岂能为此束缚。老曹说到:“廷尉呀,你不是说要我成功后在你身后到坟前来看你吗,而且要带一只烧鸡,否则,我不出三步就要肚子疼。今天,我带了一个牛头,这样我走十步也不会肚子疼了吧”。这就是肚子疼的故事。
        故事还没完。曹的儿子曹丕与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交好,王桀早逝后,曹丕带领群臣祭祀,本应有祭文,曹丕说:“祭文就不用了吧,王桀生前爱听驴叫,大家每个人都学几声驴叫吧”!于是王桀墓前驴叫声一片。这是驴叫的故事。
        我的东北之行故事还没有完。我很喜欢这两个故事,第二天去冯哥冶山精舍玩,还没有进门,就听冯哥说到,“哈哈来了”,我哈哈地笑了起来,室外是一对专门从事框子生意的小夫妇,那女的一听我笑也嘻嘻地笑了起来,我一般公共场合不敢笑的,属于娘胎里带的奸笑那种,可是那小妹妹竟然和我一般无二,以后每次我来,冯哥都说哈哈来了,你去看看嘻嘻,我一见嘻嘻就笑,然后我们的笑声引起了周围卖书的、开店的一片笑声,这点可真不夸张,因为冯哥还在旁边逗呢!这就是嘻嘻和哈哈的故事。落座之后,打水泡茶,我就跟冯哥描述起昨晚所听,驴叫声一片之后,冯哥也笑了,后面跟了一句话没让我喷饭:
        “周杰轮的歌不也这样吗”。
        周迷别骂我呀,我也是周杰轮的歌迷,我只是复述以往。
        我的第二次东北之行就这样结束了,这次东北之行,我收获了一枚方冠宁的细字母钱,清白铜质,子口一流,穿口精修干净无渣。此枚方冠宁背隐起细郭的子钱数量,在批量中不少,甚至经过筛选,还能见到背很正的品,通过照片照下来,似乎和母钱没有什么差池,但其内穿四壁差别大了,我找到一枚背不错的作为参考,非直接子钱,因为人家崇下有个怕走失的小记号。不过所有的母钱最好上手,内穿可以有修出流铜的最底痕迹,而一照下来有的看起来就疤痕满身了。我现在是真喜欢这枚母钱呀,天不负我,也是对这次行动的最好纪念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9 2:32:25编辑过]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7楼 发表于2008-08-19 10:33:00

    元旦时我端的一坑灌装通宝的锈色(美制一对)
    方头进通
    斜宁进通
    瘦宁木崇36.3-36.5的大样深字品
    比北宋铜钱那枚四级大样海达2毫米的重宝版别
    这次得到的一枚方冠宁细字母钱(左边的是相似的子钱对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1:12:03编辑过]20088250501943168.jpg
    20088250503250999.jpg
    20088250531784606.jpg
    20088250532438116.jpg
    20088250554298182.jpg
    20088250554949319.jpg
    20088250555541928.jpg
    2008825056125141.jpg
    2008825059747088.jpg
    20088250591727748.jpg
    20088250592749544.jpg
    20088250595693506.jpg
    2008825175161450.jpg
    200882518252493.jpg
    20088251112995842.jpg
    20088251113621632.jpg
    20088251114397174.jpg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8楼 发表于2008-08-19 10:35:00

     
    六、三进东北
    2008年的五一的东北之行其实更费周折,从行走路线到碰头路线都不断变化。因为一些原因,我和一个新泉友结伴而行,说好我们在唐山碰头。这是我自觉在通宝批量中大小变化中都能看得出来后的第一次出行,有了新年时的痛苦推进,我对通宝有了自己的看法,有自信了。我买的到北京的特快,可是,咱就是要经历重大事件的人,太惊险了。
    我是晚上10点50是上车的,可是第二天凌晨4点10分左右,火车走到淄博火车站重新启动后,没有五分钟,火车就不走了,开始我还不以为意,继续睡着,这一停就是两个钟头,乘客都在议论着,因为乘车员只说前面线路有情况,可是到六点的时候,消息再也捂不住了,原来,一个乘客的朋友打来电话,他就在前面的列车上,前面,撞车了,那个朋友在第六车厢,胳膊也受伤了,这就是428火车脱轨特大事故,造成70多人遇难。等到我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列车员见也瞒不住了,私下里说,“他们是替你们-----的啊”。事实是,北京到青岛的动车组与徐州到烟台的火车在我们前面相撞了,原因我就不触这个底线了,而我们离事故地点只有约几分钟的路程,好险。
    到了上午7点多钟,我也不知什么时候能修好,当时对情况不太了解,八点的时候,我扛不住了,退了票,只见淄博火车站黑压压的人,到处都是退票的,我转乘汽车到天津,再乘车到唐山和泉友会合。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我发了一个短信给在这里求学的泉友,-----。车走到河北以后,因为前面修路,这辆普通的客车在小马路、泥路上串着,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这怎么能保证安全呢,浑身绷紧的神经坚持了半个钟头后,我也麻木了,听天由命吧。而乘坐的天津到唐山的汽车,也和小地皮一样在路上一路鸣着十二分噪音的响笛,我有很多时候都坐不稳。我这都遇到的什么事呀。我傍晚到了唐山,与泉友会合后,我们先乘火车到了长春。
    我提前联系好了方孔泉曲健大哥,我之前请教了他很多事情。我们在和平大世界见到了如约而来的曲哥,一见大哥就感觉他是完全不用防备、完全可以相信的人。曲哥高高的个子,穿着干净却并不张扬的衣服,好亲切。曲大哥应该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既勤奋又不板的人,完全没有距离感,默默地让人温暖。而要做到这样是不容易的,事实上曲哥对很多事情也不大计较。曲大哥平时不怎么到柜台,我在曲大哥处也没花多少钱,但是我买到了一枚崇宁通宝的辽金铸品,曲大哥一共有两枚,他把这两年东北能见到的都收着了。而这两枚也是流传有序的,我选了一枚厚的。这枚到哈尔滨后与黄山大哥共赏,黄哥一看就知道这是长春的东西,因为这几年就出过两枚,黄大哥说自己在原坑中从来没挑到过。现在辽金之物都得一千好几百,而曲大哥也是平推给我的。据曲大哥说,这种的都是熟坑的,黄山大哥也这样认为,至于为什么这样,我也疑惑,只好请大醉等高手解答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3 17:13:18编辑过]

    离线 养潜居士
    六级发帖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1-19
    最后登录
    2024-05-27
    9楼 发表于2008-08-19 10:38:00

    能达到四级以上的斜宁短尾
    辽金所铸,折二大小
    宽崇款宁的母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1:24:15编辑过]20088251142488790.jpg
    20088251143168538.jpg
    20088251185290471.jpg
    20088251185966510.jpg
    2008825119653239.jpg
    20088251191293273.jpg
    20088251224445573.jpg
    20088251225249049.jpg
    2008825123065089.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