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开元年间,在秦岭大山深处有一个叫“欢乐谷”的地方,乍一听有点像游乐园的名字,这天乡下的一间茅屋屋顶金光四射,屋内一个村妇正在艰难地生产。此时小屋的上空飘着一朵祥云,变幻来变幻去,最终竟变幻成了一个“鬼”字。
那天正巧一个修仙的道士途经此地,看见屋顶金光,他掐指一算,定是有天神巨星下凡,正准备前去恭贺,当他抬头看见天上的“鬼”字时,他纠结了,抠破了脑袋也参悟不透其中的奥秘,只怪自己修为尚浅。
那天村子里很多人都看见了这朵“鬼”云,村民都认为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接生婆说:“没错,云没有说谎,钟家这个孩子就像鬼一样丑。”
这个新生儿的名叫钟馗,但即便是自己亲生的,当钟母看见这张丑陋的脸还是忍不住要吐。母爱是伟大的,她没有嫌弃自己的孩子,决心将他抚养成人,为了减轻心理压力,她在孩子脸上戴上一个画着骷髅的面具,她心想,我儿再丑总丑不过骷髅吧,等我看惯了骷髅,以后摘掉面具我就会觉得我儿好看了。
时光荏苒,一眨眼钟馗已经六岁了。村里有个小孩外号李大胆,十来岁的小孩正是好奇心最重的时候,一天他趁钟馗在路边尿尿时一把扯下他的骷髅面具,从此以后李大胆患上一种怪病,一天到晚嘴里就重复着一个字“鬼……鬼……鬼……”,他目光呆滞,却死不眨眼,一闭上眼,就流泪不止。至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去碰钟馗的面具。令钟母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她给儿子戴骷髅面具这个举动,竟然与儿子未来的伟大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骷髅面具一直伴随钟馗到十岁,钟母决定为儿子摘掉面具,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循序渐进的,刚拿掉时最多只能盯着看几秒钟便会吐,后来逐渐把时间延长,从几秒到几分钟,再到一炷香的时间,经过几个月的适应,竟然能和儿子一起吃饭了,毕竟是亲生的,经过反复训练,钟母总算适应了孩子的脸。
钟馗虽长得丑,但从小聪慧绝顶、智慧过人。由于相貌问题,钟馗的童年异常孤独,没有一个玩伴,他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读书、习武。青年时的钟馗已是博学多才、武艺超群,但是人无完人,原本就很丑的钟馗长大了更是凶恶惊人,白天撞见能把人吓哭,晚上撞见能把人吓断魂。村长明令禁止钟馗晚上出来溜达,村里有个多事之徒放下狠话,说谁敢跟钟馗单独待一个晚上,我送他一头耕牛,至今无人敢挑战。
快过年了,有个外村的画匠拿着自己画的门神挨门挨户地推销,当他敲开钟馗的家门时,看见钟馗当场吓得尿了裤子。后来他回去闭关七日,将钟馗的画成门神,从此以后他画的门神被誉为门神画的天花板,画作高价难求,财主老爷至少要提前一年预定才能买到。
成年后的钟馗已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他并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外表,他笃定地认为,一个人的内秀远比外在更重要。转眼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因其丑陋的外貌,没有任何一个姑娘敢靠近他,钟馗心想,凭我的才华,我若是考取功名当上大官,还愁娶不到老婆?
唐开元年间,钟馗远赴长安赶考,一路颠簸劳顿,好在还算顺利。抵达长安后,钟馗在街上遇到一个算命先生,他心想,就要进考场了,不妨让这位先生给算算前程。
来到跟前,钟馗对算命先生说道:“老先生,我叫钟馗,进京赶考,您给算算我能否考取功名吧。”
在这喧嚣的长安大街上,算命先生也算是阅人无数,但见到眼珠突出,豹头彪面,须发尽张的钟馗也被吓得魂不守舍,他极力安定情绪,稍后低沉地说:“您在这儿写个字吧。”
钟馗将脸凑过去,问:“您不用看看我的面相吗?”
算命先生赶紧伸手挡住视线:“完全没有那个必要,测字即可。”
钟馗思考片刻后,将自己名字中的“馗”字写在纸上递给了算命先生。
通常算命先生都是变着方地说好话,但今天却一反常态,为了赶紧把这位面目可憎的人打发走,信口说道:“恕我直言,观此字乃凶卦也。”
“此话怎讲?”钟馗急切地问。
算命先生指着“馗”字说:“馗字拆开是九和首,现在时序九月,你来应试,考取功名应该不难。但是,这个首字被抛在一边,是身首异处之意,恐怕旬日内必有大祸临头,大兄弟你要小心。”
钟馗听了心想,我堂堂大丈夫在世,行得端坐得正,怎会有大祸降临?也没往心里去,付了银钱,便扬长而去。
几天后,钟馗进了考场应试,看完考题后大笔挥舞、一气呵成,作《瀛州待宴》五首。当日主考官乃是吏部侍郎韩愈,副主考是大学士陆贽。两人看了钟馗的卷子,不由眼前一亮,韩愈赞叹道:“奇才,奇才!这文章辞藻华丽、字字珠玑、处处真知灼见,堪继李太白、杜子美之后又一高峰啊!”于是将钟馗点为所有贡生考试成绩第一名。
终于熬到放榜的时间,钟馗看见榜上有名,自己已高中新科状元,喜极而泣。由于本来相貌奇异,加上他嚎啕大哭的声音,吓得身边所有人仓皇逃窜,恰逢此时狂风大作,街面上气氛更加恐怖,各种“鬼呀、妖呀”的呼喊声夹杂在一起,其他不明就里的人也跟着四下逃散,偌大的长安街瞬间变得空无一人,后来民间谣传:当日有黑风怪下凡抢亲。
按照唐朝的惯例,皇帝是要接见状元的,来到大殿,钟馗知道自己的长相并不讨喜,将头埋得很低,坐在皇座上的唐玄宗李隆基看不到状元的脸有些不悦,他说:“爱卿,请上前一步,抬起头来。”
钟馗迟疑着,玄宗有些不耐烦了:“老爷们别扭扭捏捏的,赶紧的。”
钟馗小心翼翼地上前几步抬起头,玄宗看见站在台阶下其丑无比、面目可憎的钟馗,后悔得直想抽自己的脸。少顷,玄宗嘟囔道:“这个……长得也太丑了吧。”
大臣韩愈拱手打圆场:“丑是丑了点,但才华却是一流的。”
玄宗:“我大唐人才济济,非要找一个这么丑的人来当状元吗?”
见到玄宗不悦,韩愈连忙跪奏:“人的才华不在相貌,皇上您听说过身高三尺的晏婴开创齐国霸业和孔子以貌取人错失子羽的故事吧?今天你如果因为钟馗长得丑就剥夺他当状元的权力,臣下认为传出去不好。”
听罢韩愈的劝奏,玄宗犹疑不决,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心胸狭窄、妒贤嫉能的宰相卢杞奏道:“状元就好比朝廷的门面,让钟馗这么个丑八怪当状元,如果搞外事接待,会给我大唐朝丢尽颜面的,依臣的意思,干脆换一个好看点儿的,平常看着也顺眼些。”
玄宗皇帝闻听此言,就像找到了台阶,赶忙点头称是。
听到卢杞的话,钟馗大怒,骂道:“如此昏官在朝,岂不误国?”
说罢,挥拳向卢杞打去。位高权重的卢杞吃了一拳,哪里受得了这个气,赶忙召唤侍卫将其拿下。
钟馗义愤填膺:“不需你们这群瓜皮动手,钟爷做鬼亦是枭雄!”
说完便怒撞殿柱而亡,惊天动地,泣鬼恸神。
看到新科状元么惨烈地死在自己面前,玄宗皇帝也心有不忍,一个血气方刚、顶天立地、非同寻常的人才就这么没了,玄宗也感到惋惜,为了安抚人心,当场降了卢杞的职,然后又下旨,为钟馗戴官帽、身披状元袍,按状元的身份厚葬。之后,又给钟馗追封官衔,叫“驱魔大将军”。在中国历史上被皇上册封专业捉鬼官职的恐怕只有钟馗一“人”啦。
来到阴曹地府后,阎王爷看见面目恐怖的钟馗竟大喜,这就是我苦苦期盼的“鬼才”啊!他认为越丑的鬼差越有威慑力,并且此鬼在阳间还曾高中状元,不仅有文化,还身强力壮会功夫,来到阴间定是可造之才,如果悉心培养,假以时日一定会在阴曹地府干出一番成就。没想到当初钟母给钟馗戴上骷髅面具,在冥冥中早有预示。
阎王爷对钟馗钟爱有加,钟馗刚在地狱报完到,就被委以重任,派到奈何桥上抓贪腐去了。
钟馗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整顿了阴间的歪风邪气,不仅抓了很多吃回扣的鬼差,凭借过人的智商,还纠正了一些错死、冤死的案件,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待的任务。得此奇才阎王爷欣喜不已,将钟馗为“人”正直、博学多才和出色的工作表现禀报给玉皇大帝,以举荐贤才。
钟馗当真像阎君禀报的那般刚正不阿吗?玉帝将信将疑,为了检验钟馗的品行,玉帝悄悄派了七个风骚美艳的仙女下阴曹地府试探钟馗。钟馗可是拿过贡生科举考试第一的人,这点小伎俩怎么可能瞒得了他,他心想,就咱这尊荣,平时连女鬼见了都会怕,怎么可能同时七个仙女看上我,这其中必定有诈。他面如平湖,任这帮仙女使出浑身妩媚之术,钟馗依旧坐怀不乱、不为所动,等她们折腾累了,钟馗脸色一变,以有伤风化的罪名将几个浪荡仙女收监关押。
几个仙女跑到阴间去勾引鬼差,不仅没成功还让人家抓去坐牢,这件事闹成了三界的大笑话,后来惊动了天庭,仙女作风不良这事确实有些敏感,天官们也不好出面干预。当然,玉帝也不好承认这事是他幕后指使的,本意是想试探一下钟馗,却未曾想被对方抓住了把柄,反将了一军,他进退两难,处境比较尴尬。王母娘娘亲自跑去跟阎王爷说情,阎王爷碍于情面松了口,可钟馗不依不饶,认为兹事体大,魅惑鬼差,必须严办。这下阎王爷没辙了。
玉帝悄悄授意阎王组个饭局,除了解决仙女的事,也想亲自会会钟馗这小子,但让阎王不要说明他的身份。
阎王找到钟馗说天庭有个领导想见他,交个朋友,钟馗已心中有数。
两日后,在私密的饭局上三人相见,玉帝并没有表明身份,却也心知肚明,大家都心照不宣。玉帝说:“常听阎君提起你呀,夸你文采出众,办事周全,是个难得的人才。”
钟馗说:“哪有,这是阎王爷抬举小臣啊。”
玉帝:“阎君还说你工作认真负责,做事有分寸。”
钟馗:“领导您过奖啦,都是阎王爷教导有方。”
玉帝:“听说你最近办那件仙女案就很不错,公正严明。”
钟馗:“这件事影响比较恶劣,下官也正在思考下一步应该怎么处理。”
玉帝:“不瞒你说,这几个人是我府里的丫鬟,唉,都怪我平时管教无方,给你添了这么大的麻烦,你一定要严肃处理,给她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钟馗故作惊讶:“哎哟,大水冲了龙王庙,误会啊,阎王爷之前也没有说这几位仙女是领导家的人。”
阎王:“领导特意嘱咐,公事公办。”
钟馗思量片刻,说:“呃……这件事可大可小,哪里好意思劳烦领导亲自出面。”
玉帝哈哈大笑:“我今天就是来交朋友的,咱们不聊公事。”
阎王爷端起酒杯:“都是自己人,喝酒、喝酒。”
饭局之后,钟馗出面澄清,说之前只是个误会,七仙女被放回天朝。
经过此事,玉帝认为钟馗做事雷霆手段,做人有分寸,又看他考取状元的神作《瀛州待宴》五首,觉得这小子的确是万年难得一见的“鬼才”,随即正式将钟馗昭上天宫,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给钟馗封了一个超级牛比的头衔:“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
“帝君”?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的职位相当于阴间的皇帝,从一个抓鬼的鬼差直接被封为帝君,这是钟馗始料未及的,阎王爷在地府都只是一个王,而他却顶着“帝君”的头衔回到地府,这是玉帝给钟馗出的难题啊。
这天阎王找钟馗喝茶,一番寒暄客套之后,阎王若有所思地叹了一口气。钟馗关切地问道:“阎哥是不是有心事?”
阎王:“知我者莫如馗弟也,确实有些事积郁心中。”
钟馗:“阎哥如果不介意,不妨说出来,看兄弟是否能为您分担。”
阎王喝了一口茶,道:“我年纪已经不小啦,在这地府干了这么多年判官也累了,是时候该让贤啦。你现在被玉帝册封为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按说职位已在我之上,不如……”
钟馗听到此处赶忙站起来躬身拱手说道:“阎哥羞煞我也,属下资历尚浅,不足委以重任,承蒙阎哥悉心栽培才有属下的今天,无论给我什么封号,在阎哥面前我都是小弟,这地府永远只有一个王,就是您啊。”
阎王站起身握住钟馗的手说:“好兄弟,难得你这么重情重义,哥没有看错你。”
聊到此时,突然一只蝙蝠从房檐上飞下来落下钟馗肩上,阎王大喜,说:“这是好兆头啊,蝙蝠降落在你肩上,降蝠就是降福的意思,以后你就做驱邪降福之神吧。”
钟馗立即单腿下跪领命:“感谢阎王爷赐封!”
从此以后阎王爷依旧是地府的判官,而钟馗成了穿梭于阴阳两界的“驱邪降福”之神。再后来,五月五日端午节虫害伤人,想到钟馗法力超群,民间又给钟馗贴上了“驱五毒”的标签。
故事继续,为了方便大家阅读,老万依旧用白话文聊,据北宋人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
转眼来到天宝年间,玄宗李隆基从骊山校场回长安,忽然得了恶性疟疾,御医们用尽了所有治疗方法,忙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转。
玄宗日渐消瘦,感觉自己命不久矣。一天深夜,玄宗在梦中见一小鬼,身穿红衣,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腰间挂着一靴,这个小鬼偷偷盗走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玄宗大怒,骂道:“你个哈怂,给老子把东西放下!”
小鬼自称是“虚耗”(虚耗是给人招来祸害的恶鬼),见虚弱的玄宗并不放在眼里,说:“你一个将死之人,留下这些宝贝有毛用,不如便宜了我,日后你到阴间我还能关照你。”
玄宗用尽全力骂出“贼你妈……”便气喘不止。
这时忽然看见一个大鬼跑进殿来,这大鬼面目更加可怖,他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用手指剜出小鬼的眼珠后当场吞食。
玄宗看见来了个更狠的大鬼吓蒙了,深怕他吃完小鬼转头又过来吃自己,他强装镇定大声喝问道:“你到底是谁?”
大鬼虽相貌丑陋却不失礼数,他向玄宗施礼后说:“小臣是终南山的钟馗,本来已经考取了状元,却因为长得太丑,皇上不同意,我还和卢杞大吵了一架,我羞愤难当,当场撞死在殿前的柱子上。”
玄宗终于想起来,此大鬼正是当年在大殿上撞柱而死的状元钟馗呀,唉,真是愧对此“人”。
钟馗接着道:“小臣死后,皇上心疼于我,赐我官帽、状元袍,以状元的待遇厚葬,之后还追封我为驱鬼大将军,小臣感恩于心,发誓要为大唐除尽妖魔鬼怪。”
话音刚落玄宗突然就醒了,不久后病也不治而愈。玄宗大喜,立刻令画圣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捉鬼图。玄宗描述此鬼头发蓬乱,满脸络腮胡,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手持宝剑,袒露一臂。
吴道子按照玄宗的描述画成了一幅《钟馗捉鬼图》,玄宗看完赞赏有加,此画竟和梦中所见如出一辙,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就像亲临现场一样,因而一蹴而就。
咦?各位看官肯定要问了,钟馗不是被赐红袍安葬的吗?怎么这里又变成了蓝袍?老万认为,钟馗闯进玄宗梦里那天晚上原本是穿的红袍,因晚上光线太暗看不清楚,夜色下难以区分颜色,所以错把红袍看成了蓝袍。众所周知古时候的状元袍肯定是红袍没有蓝袍,吴道子第一次画《钟馗捉鬼图》显然是被误导了,但在之后所见的画作中,画家们又将钟馗的衣服改回了红袍。
玄宗下令将吴道子画的《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于天下,让世人皆知钟馗的神威,在他的大力推崇和支持下,此后,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渐在民间确立了。钟馗原本并未修道,在阳间也未传闻入道庭,由于这位玄宗皇帝本身就是一位狂热的道教信徒,之后也将钟馗并入道教体系,成为道教的:赐福镇宅圣君。
当年那个画匠将钟馗画成门神的画作也逐渐流传开来,有些地区将钟馗的画像逐渐演变成门神。后来有人提出将钟馗这样神通广大的神和原先的门神尉迟恭和秦琼贴在一起似乎有些不妥,于是又将钟馗画像贴到堂屋正中央,以寄托“驱邪降福”的愿望,所以在古代,钟馗也是镇宅的主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