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围绕这句话,我想些篇论文。写个引子写了2000字,太累不写了,写了也没人看。这里我略加提示,请同好者琢磨。
题目颁钱式御札:颁是颁布。御札是皇帝的手谕批件。那重点——钱式是什么?
1.铸币标准的问题。乌背、素背。乌背参照物与开元、崇宁所铸相似。素背参照物直接链接高宗钱,间接链接北宋其他铸币。为什么都是背背背的,这是主要特征,但不是全部特征,高标准一切都高,低标准一切都低。实物可说明。
2.铸币成本的问题。然恐费工难办(高标准乌背),素背者似可作式样(省成本)。这是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标准的原因。
3.铸币流程的问题。大小钱样付卿。付卿之前卿干了啥?付卿之后卿要干啥——素背者似可作式样,怎么作?
4.铸钱母样的问题。样品(进呈样)给你了,各地钱监要以此为式样,能开个视频会公布标准数据加图纸吗?清钱叫部颁样,到了地方出来的是部颁式(都是俗称,经不住学术推敲的名称,暂时约定成俗的叫吧),那怎么出来呢?部颁样和部颁式也不同版啊?只能是地方依据式样自造母钱。宋版这么多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