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5111 | 回复 84

    [欣赏] 出谱品嘉庆通宝小平宝浙局满文浙啤酒肚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0楼 发表于2021-02-17 15:39:48
    梅花三弄:

    欣赏请教老师见过嘉庆小平宝浙局满文浙啤酒肚此版式吗?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1楼 发表于2021-02-18 08:51:21

    {论文}乾隆宝浙版别拾零与满文书写变化 崔德明

    2017.12.29 湖州泉界 阅读 637

    乾隆宝浙版别拾零与满文书写变化

    崔德明

    在2009年和2011年10月分别写过《我所收藏的宝浙乾隆》和《乾隆宝浙版别拾零》两篇讲述版别钱的短文之后,因笔者喜好乾隆宝浙版别,所以,一直未放弃对乾隆宝浙局的版别搜寻,无论在泉友府上或店铺、古玩杂件地摊都会上手仔细翻找,或在古泉网站、手机微信都会点击查看乾隆宝浙版别的相关信息。经过近几年的痴迷搜集,终究有了点小收获,断断续续增加了十多枚版别,这些版别钱的区分,是在原有藏品的基础上进行逐一对照与辨别,基本都在钱面与钱背的满汉文字体书写变化以及钱形大小变化中。以下就新增添的宝浙局乾隆通宝钱作一点版别要点说明。

    图一、钱形规整,面文真书,字体稍大,该版要点在隆字,耳部首笔出头,谓长耳隆。其次通字为方头通,用部直笔不钩。钱背满文宝开口,字体较长,长尾接廓,满文浙为蹲浙,竖点(形象称呼,便于区分)。黄铜,钱径25.6mm;穿孔5.8mm;廓厚0.9mm;钱重3.5g。

    图二、钱形规整,真书面文。该版要点在隆、通二字,隆字反文捺脚略长。通字为方头通,起笔昂仰,用部直笔无钩。钱背满文宝微开口,中尾,满文浙为蹲浙,竖点。黄铜,钱径25.1mm;穿孔5.7mm;廓厚1.1m;钱重4g。

    图三、面文四字真书,该版要点在乾、隆、通,乾字含有楷味。隆字反文往右有点偏斜,捺脚稍粗,通字甬部方头较小,走字边旁圆点。钱背满文中尾微开口宝,满浙平夷,为蹲浙竖点。黄铜,钱径24.6mm;穿孔5.6mm;廓厚1.1mm;钱重3.6g。

    图四、钱形规整,外缘稍阔,乾字略显扁矮。要点在于通字,方通,可称工头通,首笔与第二笔间距较近,缩工通。钱背满文宝闭口,长尾接廓,蹲浙竖点。黄铜,钱径25.4mm;穿孔5.7mm;廓厚1.3mm;钱重4.6克g。

    图五、钱形较规整,真书。该版要点在乾字,首笔一横较宽,可谓真书楷乾,单点工头通。钱背满文宝字开口,长尾接廓,满浙为蹲浙。黄铜,钱径24.4mm;穿孔5.6mm;廓厚1.1mm;钱重3.5g。

    图六、钱形较规整,钱文真书。该版要点在通字,甬部上端方折斜点,疑似角头通。钱背满文字体稍大,宝字闭口,满浙稍长,蹲浙竖点。黄铜,钱径24.9mm;穿孔5.3mm;廓厚1.2mm;钱重4g。

    图七、钱形规整,阔缘,内郭稍宽,钱文真书中规中矩。要点是钱形阔缘,字体方整,单点工头通。钱背满文字体稍粗,宝为闭口,蹲浙竖点。黄铜,钱径25.8mm;穿孔5.2mm;郭厚1.1mm;钱重4.2g

    图八、钱形较小,钱文真书。该版要点在隆、通二字,隆字反文捺脚微翘仰,通字双点走边旁,方折工头通。钱背满文宝闭口,中尾,要点在浙字,为跪浙竖点(形象称呼)。黄铜,钱径24mm;穿孔5.7mm;廓厚1.2mm;钱重3.8g。

    图九、钱形较小,方穿稍大,钱文字体略大,要点是字体笔画稍粗大,通字走旁双点呈小圆点,工头较大,字体方形。钱背满文宝为闭口长尾接郭,跪浙竖点。黄铜,钱径24mm;穿孔6.1mm;郭厚1.3mm;钱重4.2g。

    图十、钱形较小,字体稍大,真书。该版隆字稍矮宽,反文捺脚稍长,要点在通字上,走边旁双点,方头稍大,用部较宽大,谓双点方头通。钱背要点在满文浙,斜横点直蹲浙,满宝开口,长尾接廓。黄铜,钱径23.7mm;穿孔5.6mm;廓厚1.2mm;钱重3.8g。

    图十一、钱形较小,面文真书字体稍大。该版要点在乾字,乞部乙反勾较宽,双点方头通。钱背满文闭口宝,蹲浙较窄。黄铜,钱径23.7mm;穿孔5.7mm;郭厚1.4mm;钱重4.4g。

    图十二、钱形规整,体较小,狭穿。该版隆字反文捺脚略短,要点在通字,双点走边旁,甬部上端三角衔珠,可谓双点衔珠通。钱背满文宝稍长,闭口,长跪浙竖点。黄铜,钱径24.2mm;穿孔5mm;廓厚1.1mm;钱重3.4克g。

    图十三、钱形较小,面文楷书。宝字模糊,面文要点是双点三角通,字体稍长。钱背满文开口宝,要点是满浙较小,谓小蹲浙。黄铜,钱径23.8mm;穿孔5.8mm;郭厚1.4mm;钱重3.8g。

    图十四、钱形较小,钱文楷书。其要点在于乾字稍小,隆字反文捺稍长,通谓双点稍细三角通,用部竖笔无勾。钱背满文开口宝,满文浙要点长竖点谓窄长蹲。黄铜,钱径23.4mm;穿孔5.6mm;郭厚1.4mm;钱重3.8g。

    图十五、钱形规整,面文字体稍小。该版要点在隆、通二字上。隆字耳旁直环短小。通字单点断走旁,三角甬,可谓小耳隆,断走通。钱背满文宝为闭口,满浙为蹲浙竖点。黄铜,钱径25mm;穿孔5.5mm;廓厚1.1mm;钱重4g。

    图十六、小形钱体,乾隆二字稍矮,要点在乾字,乞部第二笔较宽,通宝二字略长,单点三角通。钱背满文浙略异,要点是翘蹲长点浙,满宝闭口,长尾接廓。黄铜,钱径23.2mm;穿孔5.6mm;廓厚1.5mm;钱重4.1g。

    钱币形体变化和钱币文字书写变化是筛选钱币版别的主要要素,通过筛选并熟悉钱币形体和钱文字体,确定变化要点来加于区分版别,不怕变化如何微小,只要能找出要点就能区别出变化,分出版别。

    满文是清代钱币的主要文字之一,从清世祖顺治到溥仪宣统在方孔圆钱上全部采用满文书写局名。满文在钱币上的书写变化可能要数乾隆通宝为最多,笔者依据自己的藏品来谈谈宝浙局乾隆通宝满文的多种书写变化及要点。

    1、图十七、该版是最常见的一种,为便以称呼要点,谓“蹲浙”,竖点,字体稍大,满宝开口,长尾接廓。该版满文字体有大小之分。占藏品的65%。

    2、图十八、该版较常见,要点是 “长跪浙”竖点,也称雍正浙,满宝闭口,长尾,满文宝浙二字稍长,字体有长短之分。该版占藏品的24%。

    3、图十九、该版常见,这种写法多见嘉庆、道光、咸丰、光绪,也可称泉手浙或源手浙,其要点可称“短跪浙”,竖点,满宝开口中尾,字体纤细。占藏品的0.3%。

    4、图二十、该版满文稍异,少见,要点是满文浙可谓“长蹲浙”或“直蹲浙”,字体狭长,小斜点,满宝开口狭长,字体纤细有长与短之分。占藏品的0.6%。

    5、图二十一、该版是满文浙谓“蹲浙”,要点是横点,不多见,满宝开口中尾。占藏品的0.7%。

    6、图二十二、该版要点是在满文宝字,宝字闭口,宝尾往上向内卷起,可谓“卷尾宝”,满浙为“蹲浙”,竖点,卷尾有长短之分,该版稍少。占藏品的0.9%。

    7、图二十三、该版要点也在满文宝字上,谓闭口卷尾出头宝,“蹲浙”竖点,很少见。占藏品的0.15%。

    乾隆宝浙版别拾零与满文书写变化,讲的是钱币版别,主要突出识别版别的要点。这是笔者多年来有了一定的藏品量,再结合藏品实物,分类研究比对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及经验之谈。在此,需要说明一下,满文书写变化的版别在笔者藏品中存在或多或少现象,有意做了一次百分比的统计比例。一是让泉友对照自己的藏品作一个比较,看看是否相互比例接近。二是为自己在今后收藏过程中的自我参考。当然,这决不是实际存世量的比例,是笔者钱品版别比例,请切勿误解。

     

    2017年度湖州市钱币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2楼 发表于2021-02-18 08:57:24

    如图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3楼 发表于2021-02-18 09:06:13

    找到乾隆版宝浙局满文浙字写法但还是沒有上述満文浙字的写法,可能此写法是嘉庆通宝始才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4楼 发表于2021-02-18 10:40:11

    如图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5楼 发表于2021-02-19 08:37:01

    宝浙局雍正通宝

     

    现将笔者收集的宝浙局雍钱选拓 30 枚介绍如下 :

    一、角头通 :在宝浙局雍正钱中角头通少于方头通版式。

    1、长字(图 1)、文字宽大,“雍”字为四笔“乡”、“正”字为扁正,“宝”字长且上宽下窄, 而背宽部、铸工较精美 :图 2,基本同图 1,但“正”字为方正,“宝”字宽贝长足,背满文宝上部 闭上,满文浙较小。

    2、小宝 :图 3,面文小字,四字布局匀称平直,满文宝长尾,满文浙呈长且上挑 ;图 4,文字 比图 3 略大,仰通宽正降宝,“宝”高贝大开足、满文左高右低,宝字上部闭口。

    3、肥字 :图 5,文字略显宽大、通头长、无点,“正”为方正,“宝”字贝宽,满文大宝小浙。 图 6,文字粗壮饱满,“雍正”二字扁宽,“通宝”二字肥长,仰头通、大点宝,满文倒书。

    二、方头通 :方头通是宝浙局雍正通宝的常见版式、铸工较精,面背文字变化多。

    1、狭字 :图 7-13,“雍正”二字较小,“通宝”二字狭长,通头有小头(图 8)、大头(图 10), 宝足均为八字足,但有连足、弯足、垂足等区别。满文浙有长头、短头、长满文等。

    2、宽字:(图 14-17),“雍正”二字方正,“通宝”二字较宽,尤其是“宝”字宽贝,宝足左短右长。 有仰宝(图 15)、长宝(图 16)、短宝(图 17)等区别,背满文长浙。

    3、小字(图 18-24):面文“通”字较大、其余三字均小,“宝”字有宽贝、狭贝、短足、长足等。 而背内部有窄部(图 18-19),宽部(图 20-24)等。

    4、单点通 :图 25,文字与方头通基本相同,唯“通”字为单点,走之曲笔小,背满文长浙。图 26,文字较小,“通”字长点,走之曲笔大,“宝”字宽贝开足,背满文长头浙。单点通版式多数图 谱不载,存世少。

    三、磨廓、小字及私铸类

    图 27,窄缘钱,方头通中狭通版式,钱径 18.6mm,但外缘十分光滑, 无剪凿痕迹,可能是一枚磨损币。图 28,文字特小,与钱体比例恰当,重 3.7g,铸工精良,轮廓浮峻, 钱肉平整光洁,应为官铸品,图 29,私铸币,方头双点通,长宝阔贝、背错范,满文浙异书,铸工不精, 图 30,私铸小钱,角头单点通,长宝正足。此币出于襄阳汉江卵石中,虽经磨损,但面背文字较精美, 日本雍正钱谱载一品,与此枚完全相同,定为民间私铸。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6楼 发表于2021-02-19 08:59:11

    铸币:嘉庆通宝。

    嘉庆:爱新觉罗颙琰,36岁继位,61岁驾崩,在位25年。

    嘉庆是一位励精图治、勤勉平庸的皇帝,论其资质为王、为臣尚可,君临天下则才略不及,乾隆晚期,大清国已是江河日下,单是南方各省的白莲教起义已经让大清帝国焦头烂额,但最严重问题还在内部,统治阶段过分聚敛财富而激化的社会矛盾已经十分突出,嘉庆帝试图解决这一顽疾,但奇葩的是,嘉庆一朝出现的清官比以往各朝都要多,但吏治腐败却比任何一朝都要严重,总之,因为嘉庆帝缺乏雍正帝的冷酷无情,缺乏乾隆帝的乾纲独断,是清清朝转向衰弱的助推者,坊间流传的'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或许更接近于嘉庆帝在当时的真实状况,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其平庸懦弱、禄禄无为、胸无大志的本质。

    嘉庆在位期间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国力日渐衰弱的转折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统治危机出现,对外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的政策,遭致大清国经济严重滑坡,国力急转而下,开始走向衰落。

    J嘉庆通宝:铸于清仁宗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面文楷书,版式单一,共十九铸局,嘉庆通宝大部分局都比较常见,不泛有名誉品长庆版、川局乾隆手、直局折二钱、嘉庆各局大样、还有少数的背星月纹以及记地或吉祥汉字(桂、福、寿、康、宁),还有吉语背文(天下太平、天子万年、国泰民安、嘉庆万岁、日日生财、唯和唯一、如卖三倍、四方来客、五世同堂)。

    嘉庆通宝十九局按铸量多少梯队排列:

    泉局、源局。

    川局、浙局、云局、苏局。

    黔局、武局、南局、陕局、东局、福局、昌局、广局。

    晋局、桂局、直局。

    阿克苏局、宝伊局。

    嘉庆通宝第二梯队:川局、浙局、云局、苏局。

    ⭕️嘉庆通宝川局:四川宝川局铸造,铸造量大,铸工大多粗糙,部颁式精铸川铸工精良,版别(无点川、直满文川、部颁式川、阔缘版、异书版、乾隆手),其中乾隆手为嘉庆川局名誉品。

    ↑图片描述:直径25.8毫米。

    ⭕️嘉庆通宝浙局:浙江省局铸造,铸造量大,直径普遍偏小,版别(部颁式、楷通、短浙、阔缘版、工头通、角头通、方头通),其中嘉庆宝浙方头通,直径过25毫米极少见。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7楼 发表于2021-02-21 08:59:10

    嘉庆通宝这个皇帝当得既平顺,又保守。嘉庆作为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很早就被秘密立为皇储,所以没怎么经历争位的残酷。但是人生也有点苦,等了二十多年后才受禅当上皇帝,已经熬到中年大叔了。登基不代表可以”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头上还顶个不交实权的太上皇,直到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后,才正式亲政。嘉庆人生最亮眼的事件就是惩治了和珅,”和珅倒嘉庆饱“,据记载,和珅的家产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总收人,有人说和珅是乾隆给嘉庆准备的人形钱库。

    (嘉庆皇帝)

    嘉庆是乾隆的乖顺儿子,却不是个雄才伟略的君王,只想守着自已的一亩三分地作天下太平的清秋大梦,他采取闭关锁国的国策,对外来事物比较排斥。

    从嘉庆通宝钱币来说,钱文也是采取中庸之道,沉稳宽厚。庆的繁体字“慶”,竖向笔划多,铸在钱币上显得修长秀丽,也有人认为其不够阳刚。后来工匠采取减笔划的方式,将庆字底部的“攵”减去一横,使庆字变得丰腴沉稳,通行天下的嘉庆通宝主要就是少一横的制钱。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8楼 发表于2021-02-21 21:36:46

    宝浙局官铸嘉庆通宝异品钱

    2018-12-25  国民一员   阅 238  转 1

    清朝立国,顺治帝定都北京,始铸顺治通宝。除中央有工、户部的宝泉、宝源局外,各省还有21个铸钱局,铸行22种钱币。至嘉庆丙辰年(1796),乾隆才立嘉庆为嗣皇帝。嘉庆尚未完全主持朝中政局,于是乎在铸钱史上出现了罕见的乾隆、嘉庆分铸的情况,也就是说嘉庆头几年铸的钱,一半为乾隆,一半为嘉庆。地方各省也遵照办理。浙江省的宝浙局是清中期铸钱较多的局,又因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要地,虽然陆地面积较小,但当时人口密度较大,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所以这个省铸的钱量大质好,劣钱、恶钱很少发生。到了嘉庆后期,康雍乾盛世风光不再,全国经济江河日下,浙省所铸之钱已大不如前。

           这枚嘉庆中后期小平钱,黄铜质,钱经22.5毫米,厚1.2毫米,重2.2克,从品相乍看此钱虽是小平钱中的普品,但仔细把玩却发现与普品有不同之处:

           首先钱文上“嘉”字首笔一横及中间长横特长;“庆”字更异,“心”下为“文”。“嘉庆”这两字繁写笔画太多,钱币上不好布局,所以所有嘉庆通宝中的庆字,“心”下缺一横,而这枚钱“心”下收笔几成“ 辶”,在“心”的左边拐上,起笔文,重心放在左边,而将收笔一捺拖长上翘,把繁体“庆”字一笔不漏地留在钱上,这种书写方法很有创意。“通”字上为口,而不是三角形,下为用,笔画方正,“ 辶”为双点,收笔一捺如刀,隶味十足,所有清代制钱中无一有这种写法。“宝”字很大,宽贝。同行中有人认为这是枚民间私铸钱,但其铜质精良,铭文清晰,字口、边缘、穿孔都制作规整,毫无字口粘连、铭文不清、砂眼、铜质晦暗等情况,背后为工整的满文宝浙局,可认定此钱为宝浙局官铸无疑。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2-12
    最后登录
    2025-03-09
    19楼 发表于2021-02-23 09:01:35
    豫泉行者:

    看看

    谢塮关注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