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选取三个时期的瘦金体钱各一,可形成一个小的套币: 瘦金体书法的一小套。为什么呢?请看下文:^_^(下面这段文字我记不得是哪位大侠写得了,好像是靖康1011, 个人感觉很经典,所以发出来给广大泉友共同欣赏。)瘦金体入钱文据史,志记载确证的有三: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宣和背陕(陕非御笔)。这三种钱文,同时也代表了徽宗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写风格。崇宁初年,20多岁的徽宗,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精力充沛,崇宁通宝四字,一味瘦硬,下笔通神,为最高境界之典范。到了大观年间,徽宗虽然人尚年轻,但宫廷生活的过分奢靡,使得年仅30多岁的徽宗略显早衰,所书大观通宝四字力度就大不如以前,给人只有了平滑,工整的感觉。到了宣和年间,由于政治失修,内忧外患频至,危机四伏,不能革新政治的徽宗,一味宠信奸臣,苟且偷安,沉迷声色,已暮气沉沉了,这时期所书的钱文圆融得一点刚劲之气都没有了。这种过度,其重要体现就是“宝”和“通”二字,在崇宁钱上,书者的千钩之力从两肩冲溢而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力;到了大观通宝,两肩已平滑,形体虽在,然劲气已失;到了书题宣和通宝的时候,则两肩低垂,有形无力了,大有不胜负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