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模必假吗?很多泉友判断一枚钱的真伪,经常喜欢说“有同模钱出现,所以是假的”;也有泉友不断探讨,认为很多钱是同模真钱。这其实,是对“同模”这个概念没定义清楚,不断造成争论和误会,也是自然的事了。让我来抛砖引玉,和大家探讨一下“同模假”的论述。
首先,大家要知道什么叫“同模”。大家可能会奇了,这有什么好说,一模一样的位置有一模一样的特征不就同模吗?非也,这恰恰是普通泉友在同模理论中最大的误区所在。因为历代钱铸造方式均有差别,从平范铸造到叠范,再到翻砂,机制币,方法一直在进步。但最开始时是没有母钱的,所以早期先秦钱币使用土范翻砂,几乎个个不同;秦汉南北朝采用铜母范制作,钱币的统一性开始增加,“同模”也在这时候开始了。同一个母范铸造的钱币,几乎都相同,只有使用时间长短造成的粗细笔画等问题。再往后,就进入母钱铸造法,直到清朝进入了母钱翻砂铸造的高峰。
那么我们谈的“同模”,就有多种定义,一可以指来自同一母钱或母范的所有钱币,二可以指铸造出来后的笔画粗细都完全相同的钱币,三可以指部分铸造特征一致或极其相似的钱币,四可以指铸造特征一致外,流通痕迹如磕碰、划痕等也一致或极其相似的钱币。
定义一的同模,连文字都未必一样,当然不算入“同模假”理论的成员。因为同一母钱铸造的钱币,有先有后,加上母范的细微变化,钱币并非完全相同。这在西汉五铢、隋五铢、北周五铢等时常见到。以北周五铢为例,就是标准的定义一,因为大部分北周五铢都是极其相同的,但如果细看会发现还是有许多细小区别,就是所谓细版,也很多人不当作版。如果以定义一来看同模,那所有北周五铢都是同模,这显然也不合适。所以定义一是同模同大版,不同细版。
定义二和定义三,可以说是标准的同模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同版钱币,当然,也有同模假混入其中。举例来说川百,镜面工艺的川百有一个大版,每枚都是文字一模一样,工艺也相同。铸造特征都一样的钱币就有趣了,那就是母钱出了点问题造成。比如洪武京十,有一个版式宝字缺左下竖,结果每个钱都缺。所以不要把很多钱币的断笔、小坑等都当作同模假了,那会误伤很多同模真钱的。同版假钱也有的,如大布黄千有个大字版,真钱不多,假钱倒是出了一大批,搞得很多人不敢买这个版的真钱了。
定义四,磕碰、划痕等流通痕迹相同,这就要很注意了,同模假基本就指的这个。因为流通痕迹是后天形成的,怎么可能都形成得一模一样?自然假钱概率极高。大部分“同模必假”,其实指的是流通痕迹相同的这个定义,并不包括前三种。
综上所述,古钱同模,大家重点要关注同模的流通痕迹,这种假钱最多;其他的同模情况,并非判断真伪的标准,同版同缺陷是真钱的情况是正常的,当然也可能有假钱。所以不要一说同模就以为买到假钱了,这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的。大家有其他见解的,欢迎提出,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