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穿是指在中国古代铸币之中,钱币中心穿孔直径较同类常品为阔的一种钱币特征。北宋初,在宋元、太平等早期广穿型小平铜钱中,钱币穿径达到9mm,即可定为广穿钱。同时被前辈学者考证为铁母——铸造铁钱的母线,而倍受珍视。但是同样被考证为铁母的淳化通宝行书广穿小平,其穿径只有7mm。虽然这种现象比较少见,但是也说明了广穿型钱币的穿径数据并非固定不变,而只是相对于同类常见品的穿径而言。大于普通常见之品穿径的小平宋钱,即可被视作广穿型小平线。结合我们在对出土宋钱的捡选中,所得到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一般广穿型小平铜钱的穿径,大约在8一9mm之间。 早期的北宋广穿型小平铜钱,之所以被前辈学者珍视为铁母,主要的依据是因为同样具有广穿特征的同版铁钱的存在。可是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 发现一些本来被定为铁钱铸母的广穿型小平铜钱。并不具备母线所应当具有的如拨模斜度、制作精整、 文字深峻等特征。特别是铜质钱币的厚度与同类铁钱的实物相距甚远。从而排除了 一部分早期广穿型铜钱作为铁母的可能,而是被重新考证为铁范铜钱。理由是为了降低铸造铁钱的成本,所以采用广穿以节省钱币铸造中磨锉的工序。所以铜钱的广穿现象与铁钱的铸行是密不可分的。至于铜钱与铁钱为何共用一范,一般的解释为一些本来是专铸铁钱的钱监,为谋厚利而在私下借用铸造铁钱之范,铸造一些铜钱以得私利。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宋初的四川、陕西及河东等普遍行用铁线的区域。这于宋元、太平等早期广穿型小平的发现区域大致吻合。说明宋代早期的广穿型小平,与同时铸行的铁钱之间难以割舍的联系。 由于北宋早期广穿型小平铜钱的实物非常的稀少,我们对于它们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相关的书籍。尽管如此通过对相关的宋代铁母的数据分析可知:铁母以及铁范铜钱与相应的铁钱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们厚度的不同。虽然审视有关钱币的拓片,是无法分辨出钱币的厚度,而一些公示的相关数据和实物都表明,钱母及铁范铜钱的厚度与其它同类版式的普通品是一致的,但是它们的厚度仅及同类铁钱的一半。这种区别的存在使我们对广穿型小平铜钱是铁母或者铁范铜钱的说法产生疑问,因为这种论点,并不能解释它们之间在钱币厚薄上的差异。 在北宋广穿型小平铜钱中,较为常见的是天圣、景祐等年号的广穿钱。虽然它们并非稀见,但也是千中选一的少见之品。它们达到9mm的穿径,完全符合广穿的特征标准。这些天圣、景祐等年号的广穿钱,从铜色精美、制作规整,拨模斜度,字口深峻等方面,稍加分析便可知它们决非母钱或样钱,它们与同类普通小平之间的区别就是穿径稍大一点,币重略轻一点。同时根据史料记载我们知道天圣、景祐广穿型小平铜钱,并无同类广穿的小平铁钱的存在。而且在近年大量出土的北宋铁钱中,也不见它们的问世.综合分析我们得出天圣、景祐等广穿型小平铜钱,既非铁母亦非铁范铜钱的结论。也就是说天圣、景祐等广穿型小平铜钱与铁钱的铸行之间,并无相应的关联。那么什么原因才是天圣、景祐等广穿型小平铜钱,广穿特征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呢? 在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金属钱币铸造历史之中,钱币的减重现象,是一个始终伴随货币铸造历程而无法消除的弊端。在各个时期钱币减重的原因和手段不尽相同。民间更是有磨郭穿凿、私铸等等较为显见的手法。而官方的减重手段则相对较为隐蔽,一般有降低铸币成色,铸行虚值大钱等等减重取利的方法.如果在一种钱币的直径、厚薄、成色等诸种要素都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只是 扩大它的穿径,无疑将导致钱币份量的减少。虽然局限在一枚钱币上,只是相应地减少了很小的份量,但是如铸量大的话则是相对可观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此类广穿的产生,则非官方的钱监不可。此类广穿钱至今发现较少的原因,也是流通中排斥的结果。我们通过实测广穿型小平铜钱的重量,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广穿是一种减重现象,北宋早期广穿型小平铜钱,原定为铁母或铁范铜的珍稀之品,宜改称为铁钱版广穿铜钱更为准确,而天圣以后的广穿型铜钱除少数为珍品之外,一般多是普通流通货币。它们广穿特征的存在只是一种减重现象,与铁钱的铸造之间并无相应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