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下一页 转到
    查看 6392 | 回复 69

    版別錢的收集和研究之我見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老錢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03-11-10 06:36:00

    近年以來﹐看到論壇上各朝代版別錢的收集討論異常熱鬧﹐不禁既高興且迷惑。高興的是﹐我國泉學後繼有人﹐正在趕超前人﹑外國和日本﹔迷惑的是﹐我們收集﹑研究各朝代錢版別的目的﹐意義何在﹖許多人恐怕未想到﹐更多人只是一味的追求文字﹐型制的些微差異﹐外國人有的我要有﹐他們沒有的我也要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企不知他們有時正在浪費自己的血汗錢﹐犯前人已犯過的錯誤。

    到底收集﹑研究版別錢的目的﹑意義為何呢﹖德國人漢學家布威納先生的收集研究清錢的歷程給我的啟示最大。他從版別錢的收集研究中﹐發現了各朝代各個鑄錢局鑄了多少種錢。每個鑄錢局在一個朝代的各個年份鑄了哪些版別的錢﹑每個年份的錢有何版別特徵和暗記﹐進行了詳細的版別分類﹑排序﹐並對各錢局每年的鑄錢數量﹑原料來源﹑鑄造方法進行了研究探討。我們可從中看到整個清代貨幣發行流通的軌跡﹐其餘的局私和後鑄錢甚至偽品他也收集﹐但不刻意追求﹐僅供羅列參考。因為這些錢難以區分考證其來源﹐對泉學研究意義不大。

    另外回顧﹑參考國外版別錢的研究歷程﹐或許可給我們以借鑒﹐研究中國錢最多的日本。最早研究中國錢的版別分類﹐時至今日﹐他們仍在收集雜誌上連載宋﹑清版別錢的收集研究成果。綜觀日本的研究(我也有幸見過一些日本大藏家的藏品研究及圖示目錄) ﹐確實帶有其民族風格。極為細心用功﹐分類羅列詳盡。但是在這分類羅列﹑五花八門版別名稱的深處﹐我只看到了一片空白。日本銅元收藏家秋友晃先生的晚年感嘆令人深省。他收藏研究了一輩子銅元版別﹐發表了無數版別分類羅列的文章並出了書。當他自己覺得年邁而要將他的藏品出售時﹐同好們搶要的是他的名譽品(即那些“綱” 錢) ﹐那些在銅元製造發行﹐流通中有重要意義的幣。而他費盡心機收集來的一大堆版別錢﹐只能賤價出售。其真正的原因是人們無法認識這些東西中的一些皎皎者與泉學研究﹐貨幣流通的重要關聯和意義﹐而不是他們沒有價值。

    再看美國的錢幣版別研究。僅就一分幣而言﹐人們不僅研究年份﹑版別﹐而且更有一些痴迷者用數十倍的放大鏡尋求發現了上百種的差異﹐而這些差異來自於同一鋼母模﹗他們可能是母模複製子模時的加工過程異常造成的差異﹐也可能是機器性能和故障造成的。但這些差異對貨幣學的研究有何意義呢﹖

    回過頭來看中國的貨幣。早期的泥范鑄幣﹐模子隨手刻來。有些是一錢一范﹐其版別千千萬萬。稍晚些的銅范鑄幣﹐模子也是工匠手刻﹐一批模子刻下去﹐其文字形制可能完全相同嗎﹖再晚期點的母錢翻鑄﹐在那個年代﹐同一工匠在一段時期內﹐他刻的錢有可能在文字的筆劃﹐高低位置上完全相同嗎﹖錢幣的版別只有和貨幣學的研究結合起來﹐一種版別錢只有當他在貨幣研究和藝術欣賞中有一定重要地位時﹐它才能有自己最高的經濟和文化價值﹗

    布威納先生是位聰明的錢幣研究學者﹐他選擇了歷代資料最完備的清代貨幣作為課題﹐取得了錢幣版別研究的突破﹐但同時他也給我們帶來了啟示。雖然歷代早期貨幣缺少文獻記載﹐但他們鑄造﹐流通在中國﹐大量的出土在中國。根據其出土﹑鑄錢的地點發現﹐版別的分類或可窺見貨幣的流通﹑鑄造的輪廓。大致弄清各個朝代錢幣版別的內涵意義和分類排序。我想在網絡發達﹐泉學興盛的今天是可以做到的。

    對於收藏者而言﹐追尋收藏一些有研究價值﹐書法精美的版別錢是一種有意義的投資。但如吹毛求疵﹐一味求異﹐獵奇尋孤﹐片面求全﹐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更或者上當受騙。當然﹐有些版別錢因某些外國人收集需要﹐價格一路上漲。但一旦這些人都有了﹐價格就會回落到原有價值的價格上﹐追隨者手中的幣可能就將大為貶值﹐像貶值的股票一樣套牢手中。因此正確地認識﹐怎樣來收集﹐研究各朝代的版別錢﹐值得我們錢幣愛好者認真思考得一個問題。
    僅就此文﹐供大家參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1-10 1:48:30编辑过]

    离线 甬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2-09-11
    最后登录
    2024-03-16
    1楼 发表于2003-11-10 06:49:00

    写得好!!

    离线 顺治通宝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7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4-03-24
    2楼 发表于2003-11-10 06:49:00

    “書法精美的版別錢是一種有意義的投資。但如吹毛求疵﹐一味求異﹐獵奇尋孤﹐片面求全﹐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更或者上當受騙。”

    我支持!

    离线 晓月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10-03
    最后登录
    2024-06-07
    3楼 发表于2003-11-10 07:05:00

    老钱老师说得好!鄙人极度赞成!!现一些泉友一味求异猎奇,对大纲钱无话可说,细版别却津津乐道.面对古时并不严谨的铸币技术状况,过分夸大一些小版别的价值价格.必然会走入曲高和寡的地步.现时论坛的主流证明老钱老师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

    离线 小三
    实名认证
    好评
    39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11-08
    最后登录
    2024-03-30
    4楼 发表于2003-11-10 07:37:00

    完全赞同!

    说的太好了

    本人感受:北宋钱需要分那么细吗?能标那么高吗?

    论斤称的普品,分个版就卖几十块?

    我自己有几十斤北宋钱,多年前在陕北上千斤的钱中论斤抓的,如果按照现在的卖法,真是值钱了,可是市场并不认同啊

    再如崇宁,到下面收,论个数,3---4元一个(这还是贵的呢),分分版就可以标20---40,可是谁认呢?--------反正我是不认,因为存量太大了

    还有,开元,据说按照日本的分法有10000多个版别,需要吗?---------存量很大的钱币分版别又如何?到处都能论斤买到

    说实话,反正我是不认小版别,尤其不认小版别的价格

    2023-02-06 转正
    离线 小三
    实名认证
    好评
    39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11-08
    最后登录
    2024-03-30
    5楼 发表于2003-11-10 07:38:00

    建议置顶

    2023-02-06 转正
    离线 河北人
    实名认证
    好评
    25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4-06-05
    6楼 发表于2003-11-10 07:49:00

    以下是引用小三在2003-11-9 23:38:28的发言:
    建议置顶

    写的好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9-16
    最后登录
    2022-10-06
    7楼 发表于2003-11-10 08:29:00

    很有启发!

    离线 大唐居士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3-04-27
    最后登录
    2023-11-30
    8楼 发表于2003-11-10 19:34:00

    好,有见地!

    离线 IntoTheRain
    实名认证
    好评
    1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02-11-14
    最后登录
    2024-06-06
    9楼 发表于2003-11-10 20:31:00

    好帖,建议固顶。深有体会。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