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楼上,我们是在讨论一个标本的面文,至于这个标本的经济价值如何,我不太关心,因为我不参与古玩的交流,仅就战国文字的构成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当然,中国古代文字,的确是有很多现在还无法正确的解读,我想这正是我们古文字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发现一个,研究一个,虽然学无止境,但在学术研究中体会到别人无法体会的乐趣.至于一个一个研究的话,需要研究到何时,这个无法回答你,因为学海无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何琳仪先生\裘锡圭先生,等等,无不是治学严谨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我想,既然今天遇到了这个问题,就要思考并提出看法,未来也许会出土新的器物,新的铭文,也自然有后来人去研究.每一个文字都是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代表了一定的含义的,既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释读,这就是灿烂的中华文明还有许多我们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地方.所以,我的原则就是,不放过每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