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后唐纪·后唐纪六》载:“吴越武肃王钱镠疾,谓将吏曰:“吾疾必不起,诸儿皆愚懦,谁可为帅者?”众泣曰:“两镇令公仁孝有功,孰不爱戴!”镠乃悉出印钥授传瓘,曰:“将吏推尔,宜善守之。”又曰:“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庚戌卒,年八十一。传瓘与兄弟同幄行丧,内牙指挥使击仁章曰:“令公嗣先王霸业,将吏旦幕趋谒,当与诸公子异处。”乃命主者更设一幄,扶传瓘居之,告将吏曰:“自今惟谒令公,禁诸公子从者无得妄入。”昼夜警卫,未尝休息。镠末年左右皆附传瓘,独仁章数以事犯之。至是,传瓘劳之,仁章曰:“先王在位,仁章不知事令公,今日尽节,犹事先王也。”传瓘嘉叹久之。传瓘既袭位,更名元瓘,兄弟名“传”者皆更为“元”。以遗命去国仪,用籓镇法;除民田荒绝者租税。命处州刺史曹仲达权知政事。”
也就是说,在保正六年的时候,在钱缪死之前,对儿子钱传瓘说:“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所以在钱传瓘继位后,不仅把自己改名为钱元瓘,而且根据钱缪的遗命“去国仪,用籓镇法”。所以,随后的吴越国,始终用中原的年号,再也没有创建自己的年号。因此,吴越国如果用杭州宝兴钱监造过钱,也知可能在钱缪的晚年,“宝正”年号造钱。但这短短的六年所“阴为僭窃”而造的少量“宝正通宝”钱,也因为随后“去国仪”“讳改元事”而“凿灭之”。所以,后来的文献并不见“宝正通宝”的纪录,而“宝正通宝”因为在当时就被下令毁灭,而存世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