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富翁:
凑个热闹,本图原物已经归属【LIN1】林兄所有,对于他的始末,大猫A和林兄在这个领域早已翘楚领衔,向两位师友致敬,关于她的探讨,在原先的【知铢网】有成体系的论述,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恭祝所有奋斗在铢两领域的各位师长友好们致以新年祝福!!
我尊重金版、大猫A、林兄、嘎兄、楚策等等在六朝五铢的分类上的成体系探讨,他们大部分人都走在我前面。
但再翘楚,再领衔,为什么一直出不了结论,原因是不同的思路有不同的推理方向,很多结论建立在不完善的推论的基础上,看起来对,但容易遭到反驳。单从大统五铢这一件事,就已经争执了很多年。我看还没那么简单就定论。
而我的思路是在结合实物证据加文字考证的基础上,进行最大可能性的推论;有铁证的,就可以出结论。我有一个做论证有一个特点,就是我是非常讲论据的,论据不充分,就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论据如果充分,也不代表是百分之百的结论,我也会列出这个结论的可能性,如80%,90%等等。举个简单的例子,大样内郭五铢多出/土于西北和四川,因其出/土地属于南北朝的北周控制区域,且多与北周三品同出,形制与布泉等北周三品极为接近,综合这四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可以判定大样内郭五铢就是北周五铢,即北周年间有发行内郭五铢,正确概率可以达到90%以上。那10%是什么可能?那10%的可能是,大样内郭五铢仅发行于西魏时期,北周时期并未继续发行,而是发行了布泉等北周三品。这种说法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