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2436
主题
11912
帖子
1.7万
积分
记的余榴梁先生曾有一枚,面:状元及第,背:天仙送子,亦是料制钱,但是当时余先生判定此类钱为宫内做为礼物互换,前年,小弟也曾购得一枚,面:乾隆通宝,背:泉局,也曾有前辈说这类钱制作精良的为宫内所做,民间有仿,关键是清代的玻璃制造工业发达到什么程度,当时料制钱的成本有多高,还是众说纷纭,所以还求麦老和各位前辈指教!
294
9019
9607
這枚料錢製作不精,是到模及年代不高,看是民間工芸品.
1
386
388
是阿,还是铜质令人放心,但不同意民間工艺品说。
578
8151
9307
跟著別人的字刻 刻出其文字精神 是一種技藝 也是一種藝術 很多泉友一直無法深切體會 其中的深意
一個好的藝術家 首重天份 次要勤功 二者缺一不可 一個雕刻家 要雕幾個字 很簡單...要雕得神似 非大家無法為之... 這就是真雕母 難偽作的原因
麥老,此枚料錢是用模鑄造,再者,玻璃硬,刀是刻不來,造法與玉器差不多.
是嗎?謝謝指教 但坊間確有雕玻璃的藝術
171
3989
4352
在中国玻璃制品的起源在春秋至汉代,但奇怪的是直至清代,玻璃制造业有较大发展!! 中国古人好象把玻璃给遗忘了.古埃及人制作玻璃制品的历史比中国文明史还长.[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6-14 9:50:31编辑过]
14
163
191
可能是民间铸造的。
187
1228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