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599 | 回复 36

    [辨伪] 粉彩笔记2:不同时期的花篮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1508
    论坛版主
    好评
    5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08-31
    10楼 发表于2017-01-27 13:32:33
    倩:
    学习了,不错的帖子,也希望在园地能经常见到这样含金量比较高的帖子。



    多谢兄鼓励!

    出口瓷以前有两极的偏见:较早出现的是鄙视,认为其非我族类,不屑一顾。近10年出现另一种极端,2010年有本不错的外销瓷书书名为<它们曾经征服了世界>,近年博物馆也时有展览外销瓷的。可是当时外销瓷只是一种中外都有利可图的商品,“征服”之说从何说起,这不是阿Q吗?当时外销瓷不少质量是不错的,但也有欧洲对神秘东方想象的因素在内,加上早期欧洲自己没有瓷器等等。再者,瓷器在当时外销总额比例中是很小的,只是外销茶叶和丝绸的一个零头而已。

    忽而崇洋媚外,忽而本土至上,其实都是缺乏自信而来的唯我独尊的根啊。。。

    离线 龙泉当千
    保证金用户
    好评
    36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1-19
    最后登录
    2021-05-10
    11楼 发表于2017-01-27 14:33:44

    学习    新年快乐

    离线
    七级发帖
    好评
    7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05-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2楼 发表于2017-01-27 15:02:19
    1508:



    多谢兄鼓励!

    出口瓷以前有两极的偏见:较早出现的是鄙视,认为其非我族类,不屑一顾。近10年出现另一种极端,2010年有本不错的外销瓷书书名为<它们曾经征服了世界>,近年博物馆也时有展览外销瓷的。可是当时外销瓷只是一种中外都有利可图的商品,“征服”之说从何说起,这不是阿Q吗?当时外销瓷不少质量是不错的,但也有欧洲对神秘东方想象的因素在内,加上早期欧洲自己没有瓷器等等。再者,瓷器在当时外销总...


    这也是市场发展的一个表现。毕竟国内老祖宗传世下来的东西难找了,即使普通的东西价格都太高,所以一些有远见和经济头脑的人把目光转移到回流、创汇、甚至是七八十年代的物件上,这都是市场发展的必然,慢慢的更多的人会接受,我断言,这些也是未来大众收藏市场的主力军。无论哪行哪业,我们的眼光和思维都不能保守,这个接受不了,那个接受不了,那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离线
    七级发帖
    好评
    7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9-05-2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3楼 发表于2017-01-27 15:21:32

    接触过古玩行一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他们普遍看不上回流和创汇的东西,一是觉得回流的东西是蛮邦一组的风格,并非我传统之物;二是他们很多都是50-70年代生人,感觉50-80年代之间的东西还没有他们年纪大,算不上古董。

    其实吧,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问题,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市场,以后总归还是年轻人的,90后,00后,这些人都是看着日本动漫,向往着欧美生活长大的,他们会理解欧洲的、日本的东西;而且祖辈父辈的岁月,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历史或者慢慢的正在成为历史。。。

    可能再过十年八年,五六十年代的人将会有些离我们而去,就算还活着,很多也会被边缘化,而80,90,00后将是未来市场,未来这个世界的中流砥柱。不要总是讲以前市场上有多少多少便宜的好东西,那都过去了,也回不来了,所以还是少谈以前,多谈谈以后。。。

    离线 1508
    论坛版主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08-31
    14楼 发表于2017-01-27 15:21:55
    LiHong李宏:
    欣赏



    谢谢鼓励。

    离线 1508
    论坛版主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08-31
    15楼 发表于2017-01-27 15:22:31
    龙泉当千:
    学习    新年快乐


    谢谢,祝兄新年快乐!

    离线 1508
    论坛版主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08-31
    16楼 发表于2017-01-27 15:24:34
    倩:
    接触过古玩行一些年纪稍微大一些的人,他们普遍看不上回流和创汇的东西,一是觉得回流的东西是蛮邦一组的风格,并非我传统之物;二是他们很多都是50-70年代生人,感觉50-80年代之间的东西还没有他们年纪大,算不上古董。

    其实吧,这些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问题,但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市场,以后总归还是年轻人的,90后,00后,这些人都是看着日本动漫,向往着欧美生活长大的,他们会理解欧洲的、日本...


    说的好啊! 祝兄新年快乐!

    离线 楚人强
    实名认证
    好评
    2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3-22
    最后登录
    2025-08-24
    17楼 发表于2017-01-27 16:34:16

    纯技术层面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楼主厉害了我的哥!大赞!

    保证金用户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5-17
    最后登录
    2025-08-19
    18楼 发表于2017-01-27 18:22:52
    1508:
    谢谢5楼点评!出口瓷上彩中心从1740s起就从景德镇转入广东,所以大部分出口的粉彩都是广东上彩的(其中还有少量是外国补彩的)。且大部分设计上都有西洋纹饰比如梅森瓷的影响(比如1楼壶花的设计),而外国自身的器物反过来也受中国的影响。出口瓷本身就是中西文化混合的产物,除非回避这类,否则就不是混或不混的问题,而是混得舒服或不舒服的问题,见仁见智。

    我是说,不广泛了解细分各种风格特点的话,只用同一种鉴定标准会盲目论断真,伪,仿。

    保证金用户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6-05-17
    最后登录
    2025-08-19
    19楼 发表于2017-01-27 18:34:12

    我是说不广泛了解细分各种风格特点的话,只用同一种鉴定标准会盲目论断真,伪,仿。

    比如这个花篮用以往景德镇的风格看就总觉的困惑不解,用广彩画珐琅的风格看就觉的哪哪都舒服。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