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下一页... 123 转到
    查看 169294 | 回复 1224

    喜迎2013新年有奖征文,奖品和幸运多多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润泉无声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1-11
    最后登录
    2021-04-11
    1040楼 发表于2013-01-27 21:13:52

    回 清泉流韵 的帖子

    清泉流韵:终身难忘那一枚北宋“崇宁通宝”古钱
    清泉流韵 撰稿


    ....... (2013-01-26 21:46) 

    曲曲弯弯收藏之路;坎坎坷坷完美人生。清泉流韵的《终身难忘那一枚北宋“崇宁通宝”钱》,情满笔锋,藏德至上,为俩位老人弥留的生活,划上了完美的句号。以真情实感的散文笔调,描绘了收藏人的高尚情操,情满方穿之泉。欣赏并支持!

    离线 大丰张
    实名认证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06
    最后登录
    2024-06-18
    1041楼 发表于2013-01-27 21:54:50

    回 清泉流韵 的帖子

    清泉流韵:终身难忘那一枚北宋“崇宁通宝”古钱
    清泉流韵 撰稿


    ....... (2013-01-26 21:46) 

    该篇叙事散文,情真意切,一个收藏人的“善意谎言”,让两位生活处于困顿中的老人,得到了善待,极至最终的完美。这是收藏者的高尚人生。很感动,很欣赏!支持!!!

    离线 残泉一枚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9-07
    最后登录
    2023-07-07
    1042楼 发表于2013-01-28 09:45:57

    曾经寻宝铜锣峡

    时时想起铜锣峡,因为这是我的故乡,一个自古就是水路进入重庆必经之道的险关隘口,相传三国时赵云曾屯兵于此,依山拒守,因山石形似铜锣而江水拍岸之声又似锣鸣而得名,铜锣峡是进入重庆长江水道最狭窄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这横亘古今的峡口留住了我很多儿时的欢声笑语,也就是这几里长的乱石滩中,有过我寻宝的梦。
    我的钱币收藏来自儿时,就是这段寻宝经历使我与钱币收藏结缘,那一年,几个搬螃蟹的小孩意外的在峡滩中发现了六砣明代官银,这一发现极大的刺激了峡口的孩子寻宝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的涌入江边,展开了卷地毯似的搜索,当我们掀开一块被江水浸湿的峡石时,掏出了一根绿锈斑斑的“铜棒”,洗净后经过一番动手术般细致的分割、打磨才看清楚是串锈结在一起的西汉“五铢”筒子钱,这束钱币穿越了二千多年呈现在我们掌中,我们简直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眼前的奇迹和巨大的兴奋,连整个人也飘飘然了……,只觉得自已恍然如一位漫步在历史长河的考古学家,正在完成一桩名昭青史的壮举,这种愉悦的心情,即使拾到金子也难以体会得到。
    从此一有空我们就三天两头往河边跑,尽管大人也时常叫骂我们钻到钱眼里去了,连身边最要好的同学也笑称我们是“小钱迷”也仍执迷不悔,我们朝着长江喊,一个浪头,把河底的古钱币给我们全冲上来吧,我们要把几千年的历史统统都捡回来。
    也许长江感应到了,每一次水起水落,河滩边都能捡拾到一些瓷片和一些上自秦汉、下至民国的古钱币,乾隆、嘉庆、道光、崇祯、开元等钱币相继来到我小小的币盒中,藏品也渐渐丰富起来,甚至还发现了铁制的开元通宝和祥符元宝,而当时的历史知识告诉我们,这些铁钱来自唐宋,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它们何以沉睡长江底千年而不朽……
    我们开始认识到,这些古钱币是长江在铜锣峡河段留下的丰厚历史沉积,在紧靠铜锣峡河段的唐家沱的峡口处有一个叫“莲花背”的地方,河面象沸水般翻腾,加之此处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多少商船战舰翻覆其中,老人常言:“莲花背,开莲花,小船摇不过,大船莫奈何。”至今的的慈船普渡观音和悬崖峭壁上古人手迹 “大江东去”便是明证,那时候铜锣石还在,当浪花扑打礁石时,那清脆的锣鸣声此起彼伏,夏夜里你听,真有一番“铁马兵河入梦来”的韵味,我们更深爱这段河滩了。
    中学时,手里有了《历代古钱图说》、《古钱大辞典》、《中国钱币》、《陕西金融》以及几本关于钱币价格手册方面的书藉,因为当时重庆已有了初具规模的钱币市场,我们从岩石缝中刨出的一枚秦“半两”钱币时,总不自觉的来上一句:“半两,品相三级,30至90元不等”那声音自已也觉得怪,那一瞬间突然感到,我已经无法感受以往那种获得后的欢乐,激动和热情如同江水般在渐渐退却,带着一丝遗憾我凝视着河滩,铜锣石已被因经济利益趋动的采石工伤得满目疮痍了,连绵巨石缀成的峡滩上乱石嶙峋,难道这还是我童年的铜锣峡吗?问长江,江水依旧拍打着河岸,铜锣声响仿佛还依稀可辨……。
    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后去河边的时候确越来越少了,我们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网上购币、逛古钱摊和钱币市场上,这时的铜锣峡已好象完成了它的使命变得更加憔悴,零乱得象一个胡子拉碴的老人,我们再也难在铜锣峡找到好的古钱币了。

    离线 残泉一枚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9-07
    最后登录
    2023-07-07
    1043楼 发表于2013-01-28 09:59:38

    《痛并快乐着》

    每一枚钱币的收获都是一个故事,都是那样的得来不易!
    对于收藏钱币的感情来自小的时候,直到现在一直没有间断过,如今更是成痴成瘾。小时候我集钱币的主要途径是在河边的碎石滩中挖,乱石当中捡——为了在河边找寻一枚钱币不惜耽搁学业,而且还让稚嫩的小手打上了茧疤。而如今为了购得一枚钱币经常将自已搞得囊中羞涩,这一切都使我对钱币收藏有着深深的感受。作为一名打工族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才是正事,工资仅够维持日常开销。现在物价飞涨,房价及其生活成本均大幅度提高,生活压力非常巨大,让我时常心生“中国居,大不易”的感慨。对于一位不是全身心的赚钱养家,相反只会以大尺度钱财投入收藏,让家人受累而感到非常自责和内疚,我时常握住几枚钱币扪心自问:“我除了它们我还有什么……”。
    我集钱币都是兴趣使然,不是为了钱财,大多的钱币来源也主要来自小时候在江边的捡拾和钱币市场的选购,以及后来在网上的购买,可能是我认为每一枚钱币都应该是来自历史的精灵吧,我充分尊重这些来自悠久历史长河的它们,将这些聚拢来的钱币用心的爱护着。我收集的特点是只购不卖,仿佛貔貅的性格只进不出,自拥有这些与我有缘的钱币后,我便对它们不离不弃,一直集藏至今。随着藏品的日增,对钱币的收藏愿望确与日俱增,每月有限的工资大部分变成了一枚枚古钱币,生活确渐渐的难以为继,只进不出对于一位痴迷钱币收藏的工薪玩泉者来说是很苦的事,月薪只够家用,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的道理地球人都知道,但每一次遇到这样的窘况时,重心都毫无疑问的倾向于钱币收藏的这一边,每次的支出都无疑在蚕食和剥夺家人本应拥有的那一份,但买到的泉品一到手,快乐愉悦的心情也同样让我按捺不住,把这些不快和忧虑抛之脑后,短暂的快意后常常又是深深的自责,有付出才会体会到拥有的可贵,但父母在渐渐老去,孩子也在逐渐成长,失去的岁月是不能再追回的。
    在古泉园地、龙之藏等钱币论坛上经常性的浏览钱币已达到条件反射,那些精美且融聚着中华悠久历史的小精灵们时常让我彻夜难眠,心猿意马,让工作劳累的我不顾自身的疲惫依然看到夜深人静还兴致盎然,它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了,在这些全国性的钱币论坛上有很多泉友都是藏泉大家,巨商贵胄也不乏其人,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泉品也不在少数,好的美泉拼的是个人实力,而实力是用钱财来保证的,理想和现实对于没有经济基础的人来说总是站在对立面,我自认为我是理想大于现实的人,每天脑海里总翻腾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期望2013年对我能够改变,善待家人才应该是我的重中之重,没有一颗平常心,又特别的痴迷,结果是非常可怕和不切实际的事,不能平衡心态徒有自增烦恼,渐渐的我懂得玩钱的道理,收藏应该有良好的心态,更是个人情趣修养的体现,但必须是量力而行。由此感慨赋诗一首,在新年之际与各泉友共勉:
    天下珍玩何其多,
    纵在你手又如何。
    古今子京伯驹藏,
    能有几件传子孙?
    人之贪欲胜似天,
    量力而行始为乐。
    现在国人最缺乏的是信仰,钱财是多数国人追随的唯一目标,相对这些人,我感到我是幸福的,至少我很充实,只是在以后的收藏之路上要调整自已的收藏观,善待自已和家人,以平常心搞收藏,铭记一个真理——好泉并非拥有才是快乐!
    新年伊始,在此祝自已也祝广大泉友2013好收获,2013好改变。

    离线 py
    实名认证
    好评
    8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7-01-19
    最后登录
    2025-05-01
    1044楼 发表于2013-01-28 21:50:29

    回 清泉流韵 的帖子

    清泉流韵:终身难忘那一枚北宋“崇宁通宝”古钱
    清泉流韵 撰稿


    ....... (2013-01-26 21:46) 

    老王好文,好藏家。泉识丰富   支持  

    离线 100wan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03-08
    最后登录
    2024-11-01
    1045楼 发表于2013-01-29 10:19:56

    清泉流韵好文章

    离线 汉唐居士
    正式会员
    好评
    4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07-18
    最后登录
    2025-10-04
    1046楼 发表于2013-01-29 12:32:31

    好文章

    离线 鉴古斋
    正式会员
    好评
    6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1-25
    最后登录
    2025-10-02
    1047楼 发表于2013-01-29 14:28:21

    好文章

    离线 沈职
    实名认证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2-04
    最后登录
    2025-07-05
    1048楼 发表于2013-01-29 17:27:29

    回 天命158 的帖子

    天命158:                                           &n .. (2013-01-04 14:38) 

    好文章,,这枚五铢就是学长放在水晶盒里那枚吧? 见过的

    2017-02-06 转正

    离线 黎明1
    实名认证
    好评
    5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14
    最后登录
    2025-03-15
    1049楼 发表于2013-02-01 21:42:40

    好!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下一页... 123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