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的灵魂
窗外落雪如絮,屋内温暖如春。
桔黄色的台灯下,一枚布满绿绣的货布静静的躺在书桌上。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立汉室。
多年后,王莽罢大小钱,更行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
小时爱看史书,那时对于王莽这个人,只是觉得他很笨。那么好的局面,却被倾覆。史书中有一股恶狠狠的味道,记载王莽的文字里都溅出了血腥。
就像是咬牙切齿时候的那种味道,很多人恨他恨的咬牙切齿。
货布发行前的五十余年,王莽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不知道是他的不幸还是万幸,父亲的早逝,身为皇后的侄子,他没有赶上鸡犬升天大封侯的好日子,依旧过着清贫的生活。
丧父的孩子和寡母在一个大家庭里无依无靠的生活,在数千年后这个夜晚,我捂着茶杯似乎都能感觉到一阵阵从内到外的无助和孤寂,多少白眼多少愤怒。一个骄傲而孤独的灵魂是多么渴望着有一个可以支撑他成长的力量。
他开始找寻这种让他内心强大的力量,而中国传统儒家学说恰好能给予他这些。史书上记载他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在儒家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王莽开始了他自己的救赎之路。
公元前22年,王莽初任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正式的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依照精神分析的理论来推断,依然孤独而骄傲的王莽最期待的不是高官显爵,而是世人对他的赞赏、接纳。此时的他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穷人,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后世史学家基本一边倒的是王莽沽名钓誉,博取士大夫们的赞誉。而我看到的却只是一颗渴望被赞许,一颗渴望被接受的心,也是一颗孤独骄傲的心。
困难在前,我跟你用不同方式踩过前方带刺荆棘。你嚣张不畏惧退缩,我低头沉默却坚定。
但我渴望有一天,能一飞冲天。
有如现在的肥皂剧一般,谦卑、勤奋而又自律的王莽博得了上司的欣赏、同僚的赞叹、百姓的拥戴,三十八岁就能坐拥三公之位。而他名声在新野隐居期间,随着逼死了自己违律的儿子后达到了顶峰。我不知道在他逼死自己儿子的晚上,他是否也会徘徊,是否也在叹息,但我似乎能感到一阵寒意,当他真正逼死自己孩子后,他只为一个目标而前行。
亲爱的,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因为,当低头沉默前行的我抬起头的时候,就是.....
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手中的货布布满了绿绣,美丽而无从琢磨。就像是两千年前的历史迷雾一样,后人无从证实王莽从什么时候开始窥视王权,但却知道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被完美、被圣贤化。
有人说,天才就是疯子,有人说,王莽是一个疯子。
复古制、改币制、废奴隶,他做了一切认为是一个信奉儒家思想的人该做的事,而这些也成了他葬礼的序章。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也许这种解读是错的,但西汉末年,整个王朝已经残破不堪,王莽能做什么?
最终的结局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但当他死在乱军中时,他是否孤独、骄傲依旧,就像当年的孩子。
货布依然躺在书桌上,散发出两千年前的气息。看着这精巧的小东西,我突然有些恐慌,我们赏泉之人对古钱币的爱好难道不也与之类似么,为了能收集到更多更好的古泉而痴迷。
那些收藏的日子,有许多坎坷,有外人的不解,有别的质疑,但我们还是继续坚持下去。
为什么?
也许聪明绝顶的王莽太明白了,人生在世,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最幸福的。既然不能飞升成佛,迟早要白骨一堆,那就从了自己的欲望和信念。
就算是结果不好,也不失望,就像是当年沉默前行的少年,抬起头,就不想低下。
耳边传来一岁小家伙的鼾声,微微一笑,我突然明白了,此时此地不强求的幸福才是重要,此时此刻最美。
窗外,雪花纷飞,这是二零一三年第一场雪。
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