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楼主开元堂主人于2012-04-01 22:46发表的 野人泉语——不能盲目的夸大古钱币的历史信息 :
不能盲目的夸大古钱币的历史信息
宏观上看,古钱币携带的历史信息和其它类型文物相比,仍是蜻蜓点水、挂一漏万的。古钱币只是古代工匠技艺产品中的一种。这种产品带有大众性、流通性的特点,在特定的时代,并无铸造十分精美,或刻意携带历史、技术信息的必要。有些观点认为,仅从古钱币本身入手,即能揭开钱币中面临的一些问题,显而并不是真正的捷径。对于母钱、版别及材料配比等问题的解释,可能要从当时流通货币的总体制度,社会环境中综合加以考虑。古钱自身只是社会历史文化的边角,由此边角何以能知历史全貌耶?
故而,对于古钱币的价值的评判,亦应理性,炒作结束之后,一切回归于正常。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收藏才是持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古钱给收藏者带来的些许快乐——不多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才是未来市场稳定的根基,仅依靠培育发烧友和版别狂是不够的。
楼主的话令人费解:不知道楼主能否找出其他类不挂一漏万,不蜻蜓点水的文物?虢季子白盘文字洋洋洒洒111字,说的也就是打仗、获胜、授奖仅仅局限于少数上层人物的活动。其它的文物除了龟甲片、竹简、书籍一类专门信息载体外,又有哪个携带了多少历史信息。精美的玉器不过是反映了玉石质地和精美的雕工和统治者贵族的迷信,豪华的金银器同样反映了昂贵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完美的结合及有钱人的穷奢极欲。它们只能反映社会的一个方面。古钱是小道,但同样也携带了不比其他类文物少的信息,有些信息更重要。所有人都要用钱购买各种物品为生,古代人也不例外,所以古钱币是最直接关系到古代社会每一个人的生存,其携带的信息最充分最普遍的反映了社会最重要的信息。如社会物价这个反映到一枚古钱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比十件八件青铜器更有可能说明问题。又如金错刀、国宝金匮直万、大泉当千、大泉五千、咸丰当千大钱更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的混乱,百姓民不聊生,官家横征暴敛。一个社会的发展无非是经济文化的发展,古钱正是因为具有楼主所说带有大众性、流通性的特征,也就成为经济发展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说古钱绝不是社会文化的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