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 24 转到
    查看 43342 | 回复 234

    2012新年有奖征文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书翰有道
    实名认证
    好评
    43
    差评
    1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6-13
    最后登录
    2023-09-13
    100楼 发表于2012-01-03 18:54:30

    古币情缘  
                                  
    童年时,我喜欢和小朋友们踢毽子,“一个、二个、三个... ...”边踢边数着数,常常玩的不分胜负。那时,只知道毽子里是一枚普通的铜钱,哪里知道这小小的方孔钱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着当下千千万万的“古泉大军”。稍稍长大后,我越发喜爱历史,更对古钱币情有独钟,班里的同学时常从家里带些铜钱,看着古意盎然的钱币,总是爱不释手,关系好的同学还会赠送我一、二枚,我如获至宝,有时还会拿出来把玩一番。

    长大后参加工作在单位里,和同事间也有聊不完的古玩韵事,闲暇之余,便到当地花鸟市场“淘宝”,总想拥有几枚至爱足矣!往往珍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每次发现市场里没有自己心仪之物,就大失所望,见到的所谓“珍品”,多数也都是些赝品而已,于是我突发奇想另辟蹊径,就有了到乡村去寻宝的经历。

    记得那是2003年春天,我在单位请完假长途跋涉来到一个不知名的村庄。一进村,却见红砖碧瓦,高墙飞檐,到处都是古老的宅院,给人一种沧桑感,不经意间,我走进一家大院,此院共三道门,进入最后一道门,只见院子里坐着几位年过半百的老大娘,个个满面红光,边聊天边做着针线活儿。“大娘,有古钱币吗?”我问。“没有,哪有什么古钱币,只有一个刮沙子的,那能值几个钱。”其中一位老大娘答道。“看一下吧!说不定是个值钱的。”我说。“看就看看吧!你等着,我给你拿去。”不一会儿,老大娘果真拿出一枚钱币。我一看,惊呆了。只见此钱币铜质金黄,包浆温润,穿口呈梯形,笔画犀利、深峻,很显然,此钱非一般流通钱。于是讨价还价,以20元成交。大娘也高兴极了,一个铜钱居然能卖20元!一路上我哼着小曲,真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没想这头一回竟碰上如此好钱,这也许是缘分吧!

    回到家,我仔细端详,细细品味,此钱为:康熙通宝背上巳。这种钱正面与普通康熙通宝相似,但背面除满汉文对照“福”字以外,穿上多铸了一个“巳”字,因为这一年是癸巳蛇年,而康熙皇帝正好属蛇。福建的宝福局为皇帝祝寿而别具一格铸行的一种生辰钱。因为发行量少,二百多年来,生辰钱身价千倍,成了钱币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珍品。有了第一次下乡的甜头,我一发不可收,只要腰包一鼓,在有“闲”的条件下,都要到乡下收购,碰碰运气。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快速发展,2008年家中配上了电脑,接着又拉开了网购的序幕,这回我把收集古钱从下乡收购转到网购,尤其是偶然的涉足了“古泉园地”,从而结识了许多古泉高手,使我不但大开了眼界,而且又从中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做人的真谛!现在,空闲时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登录“古泉园地”,尽情的陶醉其中,成了我日夜无尽的思念。2011年我申请成为正式会员,这样自己的权限变得更宽,不但能买而且还能卖,真是其乐融融,渐渐地我学会用以藏养藏来满足这一爱好。

    多年来的收藏我感慨万千,获益匪浅,收藏不仅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更能学到知识,生活更加充实,所以我收藏我快乐!

    离线 北溪老翁
    禁止发言
    好评
    230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8-23
    最后登录
    2024-03-13
    101楼 发表于2012-01-03 19:21:37
    该用户已被禁言
    违规记录:大量发布伪品,与此会员交易必须使用安支
    离线 北溪老翁
    禁止发言
    好评
    230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8-23
    最后登录
    2024-03-13
    102楼 发表于2012-01-03 19:32:07
    该用户已被禁言
    违规记录:大量发布伪品,与此会员交易必须使用安支
    离线 邮城小伙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1-11
    最后登录
    2021-04-11
    103楼 发表于2012-01-03 20:40:00

    版主大哥能帮我弄一下备注吗?
    农行:6228480372358485517 ( 吴心云 )
    电话:18958306633   QQ:517489429    
    承诺是金,严格打假。

    离线 dy银元
    论坛版主
    荣誉
    2019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3
    注册时间
    2007-06-02
    最后登录
    2024-06-28
    104楼 发表于2012-01-03 22:40:06

    呵呵,78楼。【园地欢迎你】。还算的上用心写的,谢啦

    X楼主留言:
    的确写的很不错,但这次征文主题是“ 以收藏过程中的趣闻趣事为主题”,谢谢支持。

    信誉好(2013-4-23提升)

    离线 911
    普通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2-31
    最后登录
    2021-04-11
    105楼 发表于2012-01-03 23:01:15

    支持一个

    离线 书翰有道
    实名认证
    好评
    43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6-13
    最后登录
    2023-09-13
    106楼 发表于2012-01-04 08:53:36

    献上拙作,支持活动。

    离线 太平天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2-27
    最后登录
    2022-03-16
    107楼 发表于2012-01-04 09:36:32

    支持

    离线 小李罗泉
    鸽子笼
    好评
    12
    差评
    3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15
    最后登录
    2016-11-17
    108楼 发表于2012-01-04 10:19:20

                                                                                        百年邂逅古泉情
    初见古泉,缘于一次偶然的邂逅。
    上中学的时候,某日放学后,和同学在学校宿舍后的一堆土丘中挖泥土搭小房子玩,在挖泥土时,这位叫做“元丰通宝”的方孔兄穿着绿袍从土中横空出世,我轻轻擦去这枚古泉身上的泥土,从作业薄中撕了一张空白的纸将它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口袋中带回了家。回家后,我拿着钱币翻看《新华字典》后的历史年表,一看还蛮高兴的,哈,原来是宋神宗赵顼那时候用的钱啊,竟有了大几百年历史了。当时我还想,这枚古币怎么会埋没于尘土之中,莫非是宋代的孩童打酱油或买糖时不慎遗落?
    初次的邂逅让我就喜欢上了历史,更迷上了古泉,那时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去本地的古玩市场寻觅古泉,并在旧书摊上买了一本华光普的《1996中国古钱目录》,并将父母给的零花钱攒起来对照书上的价格买古泉,起初苦于泉识浅薄,也花费了不少冤枉钱,曾经一个月没吃早餐,省吃俭用攒下了50元,将一枚普通的道光小平当做母钱买了下来。所幸之后在市场上认识了本地几位玩古钱泉的“骨灰级”高手,经过和他们的虚心受教,古泉收藏才有稍显起色。
    但是真正令我玩泉迈入正轨的,还得感谢古泉园地。上大学时,由于学业不算繁重,接触网络较为频繁,因而认识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泉友,经过他们的推荐,我又得以在2007年邂逅了古泉园地,在上面认识了更多的泉友,我常和这些泉友通过园地一起畅谈集藏心得,交流古钱藏品,我的泉识也因此有了质的飞跃,同时我还经常参加钱币在线拍卖,也淘到了一些诸如康熙小台、顺治满汉江、裕民壹钱、乾隆宝台等一些相对较少见的钱币品种。更为可贵的是,园地上面还有很多资深泉家发表的图文并茂的原创钱币帖子,他们会从钱币的字体、包浆、形制等方面对钱币真伪进行分析比较,让我为此受益良多。再后来,我也会把碰到的搞不清真假的古泉图片发到网上,每次发帖没多久,很多热心的泉友就会在下面跟帖为我指点迷津,对钱币真伪进行论证。经过这样多次的学习之后,我的眼力又有了很大提高。回想与园地的首度谋面,那时我还是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如今,我却早已走上工作岗位,年龄上也从一个愣头青而转眼迈入不惑之年。但我和园地之间的情缘依旧顽强般地延续着,园地依旧是我每天上网必要浏览的网站,因他,我的生活才显得更为精彩。
    我十多年的收藏经历,其实是与古泉的两次不解之缘。第一次的邂逅如果说是上天的馈赠,引导我走上了集泉之路。而第二次与网络古泉的邂逅,则犹如上天又给我送来了一匹骏马,它让我在集泉之路上扬鞭策马,砥砺前行。

    2013-12-19  转正
    违规记录:多次交易不兑现,移至鸽子笼!2015-1-6
    http://bbs.chcoin.com/show-8218607-1.html
    违规记录:交易不兑现,警告一次。2014-12-25

    离线 大宝隆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4-18
    最后登录
    2021-04-10
    109楼 发表于2012-01-04 10:49:32

    ~~~用心生活,用心灵赏泉。

                   沐泉六年行
             快乐是一种奢侈的物件,渺无声息的流走的时间总是要把一点点快乐带离我们的身边。
            微有闲暇的时候,喝茶看泉。总是有一种想象,自己站在时间流走的河床中,伸出手努力的用心的最细微的感触去触摸正在流走的时间,时间的流走比空气更加的虚无,比最淡最淡的微风还无力量感。也许偶然的低下头发现干枯的河床上现出一枚沐浴了几百年上千年时间流走的古泉。我们俯下身把她拿在手中,一分快乐生发在心里。放在口袋里吧,成了一份美好的珍藏。也许?真的只有咱们爱泉之人才能体会到那一份身在时间长河中的爱泉·藏泉之乐吧?
            沐浴在泉的海洋不知觉的有六年了。确实!从心灵上说,我总是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在园地注册那天起才算是真正的踏进了泉的海洋。园地是一个泉的宝库,园地有良师更有无数的益友。园地更是一本书,我贪婪的阅读了六年,收获的是无数的纯真的快乐和太多的知识。在大自然的规律中有太多的道理是相通的,泉识的收获也渐进的感触到了历史的发展亦演变和前进,在泉中感触,在泉中体会,并融合到自己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中。心中无数次的感叹,我们心爱的古泉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永远不老的。古泉承载了历史,古泉承载着历史,展现着所在历史时期的风貌,体现着当时社会的根本,载负着当时代古人的思想和政治蕴涵。她是一枚古泉,更是历史长河留给我们的精灵。
            记得在园地收获第一枚北坑“大元通宝”的当晚,在台灯下静静的用目光抚摸,她是那么的干净古朴,通过她是否可以感觉到一丝蒙人的奔放和豪酒马背的激情?忽地头脑中闪念,她和我的相机的镜头盖一样大小啊!那我就把她当个镜头盖打开吧?也许可以透过镜头看到~~~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亦有“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忘了那个时间在园地收获一枚“政和通宝··重和样”,端详那清秀挺拔的字体,渐渐的入心了。做人当如此泉之神韵,骨气··自重··耿直。那一份历经千年的神韵啊,恒久的留在了泉的历史中,留在了爱泉之人的心中。
            相信身在园地的益友们手中都会有“开元通宝”吧,她的内涵也是我由衷陶醉的。一次在报国寺看到朋友的夹子里有一枚惊艳的开元,拿出来放在手中感觉挺重啊,我说这枚有5,5克重,当时朋友乐了说道“小直径开元哪有过5克的呢?”我说这枚一定有的,朋友说:“要是有5,5克我这枚送你了,要是没有你中午请吃烤羊腿!”~~就这么定了!一起到了{翼中泉友}的店里找称一称!呵呵~~~5.6克!吼吼,我最得意的一枚开元有了!当然烤羊腿也请了~~哈哈。回到家真是爱不释手,通过收藏这一枚艳丽“开元通宝”我学习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朝代,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之时期,经济的发展致文化的繁荣,李渊称帝第三年始铸此{开元通宝},钱文凝重,结体精严,是中国古货币中的绝对精品!可以负责任的讲,《唐诗三百首》之中的每一名诗人和大家都是此种古币的使用者。这枚完美的开元李白先生是否放在过手中呢?不可靠亦不可考了···呵呵,遐想,遐想。
            身在园地沐浴泉海六年,感触和心态的沉淀真是太多了,”大顺通宝“背后民众的生活之艰辛,南朝钱冠”太货六朱“的无以匹敌的秀美~~~等等等等。这真是我走进爱泉之人行列始今最珍最真的收获吧!
            所有的爱泉之人啊~~我们珍爱古泉珍藏着古泉孕载的历史。古泉不老,爱泉之人心态不老。
            祝愿园地这本泉海之书越来的博大亦深邃。·      





      {所述之泉···在楼下哦}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78910111213141516下一页... 24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