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770
主题
23005
帖子
2.5万
积分
考虑还是“ 反锡现象”即多年埋在地下锡的成分反锓出来而成
97
3327
3521
以下是引用guo-huang在2006-3-1 0:43:00的发言: 根据山人兄的介绍,用胆铜法做铜外壳也是可能的:也很有可能宋人经过很多次试验,或在提炼胆铜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镀铜液的合适的浓度,当然不可能和现代的配方相比了,因此镀在上面的牢固程度较差,较易脱落,但因为稍微疏松一些,所以反应的程度深一些,所以较现代的镀铜的镀层要稍厚一些,这和我们通常理解的一层较厚且较为坚固的铜壳是有差距的,只有实物在手才能知道。 另外,内层锡钱的成分也值得探讨,我想不会只是锡里面加一些铅的。因为铅锡合金是非常柔软的,是不可能跌碎的,比如我们以前经常会用到的保险丝(电源闸刀开关里用的),就是钱锡合金。根据当时的一些做法,以及质脆、易跌碎等特性,我判断中间的锡钱里应该含有一些铜。理由如下:1、当时铸造钱币使用的青铜就是铜、锡、铅的合金;2、 铸造夹锡钱的本来目的就是节约铜料,以锡代铜,因此很有可能当时把青铜的配方作了大调整:大幅减少铜,而增加锡的使用量,使其远超过铜的使用量;3、青铜配方,随着锡的比例的提高,青铜的硬度、脆性增加,而韧性减小,当锡的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变得非常脆了。比如一些含锡良很高的银白色的锡白铜(高锡青铜),均质脆易碎,市场上多见到这种碎了的白铜镜,其特性正好符合夹锡钱“脆,跌落易碎”的特点。 泉弟之言,说得十分精辟和正确,山人信服已极。如 果不弃,我很愿意和你交个朋友。[s:02][s:02][s:02]
32
467
531
以下是引用永通万国6在2006-1-4 16:51:00的发言:悬案[s:01] [s:06][s:06][s:06][s:06]
7
995
1009
以下是引用痴泉山人在2006-3-1 9:42:00的发言: 泉弟之言,说得十分精辟和正确,山人信服已极。如 果不弃,我很愿意和你交个朋友。[s:02][s:02][s:02] 谢兄厚爱,见短信。
呵呵,山人就喜欢和您这样有学识的人交朋友。我现在从[中国收藏家网]宋钱版块做版主,请您去加盟,以利以后好互相交流。[s:04][s:04][s:04]
867
931
[s:01][s:01]我最近得到一枚标准崇重,在清理过程中发现发现字口用针一挑就一个小空洞,字口出现了三个小空洞,是否是夹锡钱/过几天请朋友拍张图和数据一块上网;请泉友评论,指教/请痴泉兄指教/[s:01][s:01]
以下是引用佞宋泉nsq在2006-3-1 8:05:00的发言:考虑还是“ 反锡现象”即多年埋在地下锡的成分反锓出来而成 应该不会的,“ 反锡现象”是钱币里面是铜,而表层是一层银白色的锡膜,而这一枚根据痴泉山人的描述,里面是锡钱,表层是一层铜,与“ 反锡现象”正好相反。
以下是引用痴泉山人在2006-3-2 10:43:00的发言:呵呵,山人就喜欢和您这样有学识的人交朋友。我现在从[中国收藏家网]宋钱版块做版主,请您去加盟,以利以后好互相交流。[s:04][s:04][s:04] 谢兄抬举,我一定会去的。
3
181
187
泉界悬案??
以下是引用烟台初泉在2006-3-1 7:58:00的发言: [s:01]我建议园地筹建的北宋钱币研究会推痴兄为老大[s:07] 呵呵,多谢您的厚爱。园地里宋钱高手如云啊,咱山人何才何能敢称老大?[s:04][s:04][s: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