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029 | 回复 29

    崇宁通宝折十……最喜欢的坑口之一!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qw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4-28
    最后登录
    2023-06-01
    10楼 发表于2006-05-22 03:00:00

    美品,没的说!

    离线 日升昌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23
    最后登录
    2025-10-05
    11楼 发表于2006-05-22 03:24:00

    崇宁通宝、重宝最初皆为当十,称当十而不称“折十”就是因为徽宗为兄弟间排行第十,“折十”不吉利,不过很快当十钱就有贬值,如江南地区改为当五
    此外,大观当十之所以钱型大,就是因为蔡京再次复相后吸取崇宁间教训,有所改进,不能因后者重就认为前者为折五折三

    离线 jwg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7-26
    最后登录
    2023-04-09
    12楼 发表于2006-05-22 03:25:00

    以下是引用大醉侠在2006-5-21 18:46:10的发言:

    请教这资料哪里来的?我一直没有找到崇通当十行用的证据。而我从《钱币学纲要》等重要著作里看到的都是定义为崇宁通宝当五大钱。在铸行崇宁通宝当五大钱之后,由于进一步的通货膨胀,才出现的崇宁重宝大钱,铸崇宁重宝大钱才是为了当十行用,所以叫做重宝,是为了和通宝大钱有所区别。早期所铸崇宁重宝背十就是前期纪值的标志。后重宝烂铸,和通宝一同贬值,都作为折三行用了。
    如果有准确的通宝当十行用的史料,请一定和我说下。

    呵呵,是我记错了,崇通初出是作为当五行用。《中国货币史》中有明确记载,原文如下: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蔡京得势。这年辰沅(湖南)徭人起义,十二月便铸当五钱。次年又有安化蛮人起义。于是又铸当十的崇宁重宝钱。除陕西、河东、四川等铁钱地区以外,都令通行。三年废止小平钱和当五钱,专用当十钱。连熙宁以来所积压的折二钱,也改铸为折十钱。这种大钱发行后,民间生出许多纷扰,甚至有拿钱买不到东西的。因为无论从重量上来说,或从含铜的成分上来讲,一枚大钱都比不上天禧小平钱的三枚,每枚只有三钱重,含铜还不够六成,贬值成三分之一以下。结果钱分两等,市有二价,发生盗铸。私铸的钱,重量自然不到三钱。小平钱多被人销溶改铸,后因物价上涨,乃令东南改为当五;然而仍有私铸,乃再改为当三。这大概是崇宁四年的事。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蔡京再做宰相,又主张用当十钱。所以除小钱折二当三外,又铸当十大钱,都以大观通宝为文。大观当十钱比崇宁当十钱虽然厚重得多,然而比起小钱来,还是省铜,私铸还是有利。三年蔡京再下台,计大钱为害已有九年,各方都加以攻击,新宰相张商英主张收回,每十贯给银一两绢一匹。收回后挑选分量比较重的改为当三。——摘自彭信威的〈中国货币史〉。
    感谢“大醉侠”老师给予指正!前辈严谨的治学风格小弟一定好好学习,谢谢![s:04][s: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20:11:36编辑过]

    离线 日升昌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23
    最后登录
    2025-10-05
    13楼 发表于2006-05-22 03:28:00

    如:
    《长编纪事本未》卷·三六《当十钱》载,崇宁五年正月,尚书省上奏;“‘通宝,当十钱,东南私铸甚多.民间买卖沮滞。其荆湖、两浙、江南、淮南路巳降指挥并改作当五行使,尚虑民间盗铸不已::其当十钱并行罢铸,具已在官私当十钱依巳降指挥行用外,所有铸当十钱监并仰铸小平钱。”此奏淮行。

    离线 抛砖引玉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5-19
    最后登录
    2021-04-10
    14楼 发表于2006-05-22 03:34:00

    品不错[s:05]

    离线 大醉侠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0-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15楼 发表于2006-05-22 04:32:00

    jwg兄太过谦虚,实在让我很惶恐。八百多年前发生的事其实我们谁也无法完全还原真相,只是根据点滴来希望能考证些许问题。很多东西需要反复推敲,谁的都不一定正确,大家探讨,玩个开心。
    另与日升昌兄探讨一下:《长编纪事本未》一书我并无读过,但是看其中的叙述,还是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们研究历史,需要史料和实物并举。从目前大规模所见的崇宁钱的出土情况来看,崇宁通宝大钱铸造是非常规范的,私铸的崇宁通宝钱存世量并不多,在数量上和官铸崇宁通宝大钱的比例不会超过百分之一、二。如果说崇宁通宝钱“东南私铸甚多”,应该是有疑点的。而同时,我们见到大规模出土的崇宁重宝中,私铸、烂铸的现象则相当广泛,数量应该能达到15%以上,这是比较符合您提出的论据的说法的。所以,关于《长编纪事本未》中提到的这点我们是否能这么理解?要么重宝一字被后人误做通宝,要么中间断句出了问题?古人是没有标点的,书中本意已经将通宝和重宝分开了,本意是通宝、当十钱。。。。,中间是个顿号?意思是“通宝当五钱和重宝当十钱东南私铸甚多。。。。并改作当五行使”。要知道后文中有个“并”字,要是不这么理解,“并改作当五行使”的这个并字解释不通。
    还有,我们从《四库总目提要》中看到对史书的分类来看,大致可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等等。其中纪事本末这类史书在性质上应该不如正史和编年史,仅仅高于别史和杂史。所以我觉得对于它我们既需要参考,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离线 日升昌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4-23
    最后登录
    2025-10-05
    16楼 发表于2006-05-22 04:46:00

    大醉侠前辈分析的确实入情入理,各种资料存在记录错误的事情屡见不鲜,不可全信,还要多种资料佐证为宜。
    不过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宋史》,崇宁元年十二月开始,宋廷确实下令在陕西开铸“当五”钱,不过,这只是铸行大钱的一个过渡性的措施,从崇宁二年二月,宋廷就下令“陕西铸折十铜钱并夹锡钱”,这是在陕西,注意此时别处并没有铸行当五或者当十钱,而从崇宁二年年底,就令江池饶建等监正式全面铸行当十钱。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五钱的铸行只是为当十钱的铸行作铺垫或者试验,并不是全国的全面铸行,但从崇宁通宝的出土量,以及出土地来看,其确实是在较大范围内大量鼓铸的,恐怕并非当五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21:07:06编辑过]

    离线 evazpj
    正式会员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2-14
    最后登录
    2025-10-06
    17楼 发表于2006-05-22 04:53:00

    以下是引用大醉侠在2006-5-21 20:32:02的发言:
    jwg兄太过谦虚,实在让我很惶恐。八百多年前发生的事其实我们谁也无法完全还原真相,只是根据点滴来希望能考证些许问题。很多东西需要反复推敲,谁的都不一定正确,大家探讨,玩个开心。
    另与日升昌兄探讨一下:《长编纪事本未》一书我并无读过,但是看其中的叙述,还是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们研究历史,需要史料和实物并举。从目前大规模所见的崇宁钱的出土情况来看,崇宁通宝大钱铸造是非常规范的,私铸的崇宁通宝钱存世量并不多,在数量上和官铸崇宁通宝大钱的比例不会超过百分之一、二。如果说崇宁通宝钱“东南私铸甚多”,应该是有疑点的。而同时,我们见到大规模出土的崇宁重宝中,私铸、烂铸的现象则相当广泛,数量应该能达到15%以上,这是比较符合您提出的论据的说法的。所以,关于《长编纪事本未》中提到的这点我们是否能这么理解?要么重宝一字被后人误做通宝,要么中间断句出了问题?古人是没有标点的,书中本意已经将通宝和重宝分开了,本意是通宝、当十钱。。。。,中间是个顿号?意思是“通宝当五钱和重宝当十钱东南私铸甚多。。。。并改作当五行使”。要知道后文中有个“并”字,要是不这么理解,“并改作当五行使”的这个并字解释不通。
    还有,我们从《四库总目提要》中看到对史书的分类来看,大致可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等等。其中纪事本末这类史书在性质上应该不如正史和编年史,仅仅高于别史和杂史。所以我觉得对于它我们既需要参考,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兄久未出山了,是否在崇宁专区?听华英雄泉友提起过您,治学确实严谨,我辈自应感悟。
    祝身体康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1 20:54:34编辑过]

    2025-01-02 转正
    离线 wht717171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12-11
    最后登录
    2021-04-10
    18楼 发表于2006-05-22 05:01:00

    受益匪浅

    离线 大醉侠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0-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19楼 发表于2006-05-22 05:44:00

    [s:04]弟我年纪不过三十有三,各位千万别以前×相称,否则弟无地自容。周兄提及华英雄友,我对他尚有许多歉意未曾了结,更是惭愧。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