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 转到
    查看 2533 | 回复 29

    崇宁通宝折十……最喜欢的坑口之一!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jwg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7-26
    最后登录
    2023-04-09
    20楼 发表于2006-05-22 05:50:00

    我记得孙著中曾录有一枚铸残的崇宁通宝大钱,厚,大超逾常品,缺角(好象是人为砸毁),看风格是徽宗钱,不类后铸,可能为初铸试样未被采用。按说以当时的社会状况如计划铸当五钱的话即使是试样也不可能如此厚大,是否为折十试样,因过于厚大未采用而改小作当五大量铸行?如此的话崇宁通宝大钱的最初铸行计划有可能是作为当十钱发行的?小弟陋见,意在抛砖引玉。[s:10]

    六级发帖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10-18
    最后登录
    2024-06-25
    21楼 发表于2006-05-22 05:52:00

    呵呵~一句话让这个贴跑了贴,惭愧惭愧!
    另外,楼主这个钱的确漂亮!

    离线 evazpj
    正式会员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2-14
    最后登录
    2024-06-28
    22楼 发表于2006-05-22 05:54:00

    以下是引用大醉侠在2006-5-21 21:44:11的发言:[s:04]弟我年纪不过三十有三,各位千万别以前×相称,否则弟无地自容。周兄提及华英雄友,我对他尚有许多歉意未曾了结,更是惭愧。
    既是同岁(华英雄也是),以后就不客气了。祝好

    2023-07-23 转正
    离线 lvbo
    实名认证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4
    注册时间
    2002-09-12
    最后登录
    2024-06-22
    23楼 发表于2006-05-22 06:34:00

    以下是引用集泉一份子在2006-5-21 21:52:49的发言:
    呵呵~一句话让这个贴跑了贴,惭愧惭愧!
    另外,楼主这个钱的确漂亮!
     
    呵,怎么会惭愧? 非常有意义啊!
    若一个贴子能引发众师友精彩的讨论,我愿天天发贴:)
    这里,我再附上一枚重宝,相当厚实,重19克,去锈净重起码17-18克间。而常规崇宁重宝不过9-11克间。
    看面文制式,应是官铸。
    请各位老师讲解一下这是为何?

    谢谢了。
    20065212232768797.jpg
    200652122321377569.jpg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24楼 发表于2006-05-22 06:56:00

    应该是当十钱。
    《群书考索》后集卷六0《财用,铜钱》载,崇宁四年四月,尚书省言:“崇宁监铸御书当十钱,每贯重一十四斤七两,用铜九斤七两二钱,黑锡……”
    《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六《当十钱》载,崇宁五年正月,尚书省上奏:“通宝当十钱,东南私铸甚多,……”
    《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六《当十钱》载,本年三月,有御笔命令:“比因改元,更铸大观通宝钱,与崇宁通宝兼行,即无更改。……”
    从崇宁五年正月尚书省奏言提到的“元初铸造诸监样制不一”可以看出,崇宁钱开始铸行的时候钱法很乱,陕西路铸崇宁当十钱后,当二当五钱纷纷改铸当十,因此存世的崇宁钱多为当十,后来贬值时才变成了当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0:32:06编辑过]

    离线 大醉侠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0-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25楼 发表于2006-05-22 07:34:00

    有这许多泉友讨论真是幸事。
    提个小问题:泉友提出崇宁大钱先铸当五后改铸当十,若都是指的是崇宁通宝,那么此处所谓的崇宁通宝官铸当五钱至少应该留下些痕迹。这么多史书若都提及,那么显然应该存在一种正式官铸的当五的崇宁通宝。这种当五的崇宁通宝应该同当十钱有明显区别,直径小的多,而且应该是官铸品。然这种钱从古到今从来未曾见过一品啊。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26楼 发表于2006-05-22 07:45:00

    我个人觉得,崇通是晚于崇重的,这一点史料上可以反映出来,因为崇宁前期的史料中没有提过“御书当五”或“通宝当五”之类的话,我个人认为当五钱一是圣宋通宝背当五,二是崇重中的某一种,后来铸“背十”钱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区分当五(不止当五一种,可能还铸过当二)与当十,因为老百姓花钱不会带工具测大小、重量,不加以区分的话,原来的当二当五将会和当十产生混淆,后来铸“御书”可能也是为了解决币值混乱的问题,徽宗架子那么大,对他没好处的事儿能随便“高兴”来两笔?“御书”钱既有利于整顿币值混乱又有利于多捞银子,所以他高兴,所以从崇宁通宝到大观通宝都是他亲自执笔,到了政和,改小钱了,他当然不高兴了,不高兴能题字吗?再到宣和,一看陕西铸的铁钱利大,又高兴了,又来两笔,徽宗的那点儿心思啊,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0:45:56编辑过]

    离线 许博
    荣誉会员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27楼 发表于2006-05-22 08:08:00

    崇宁崇宁,崇法熙宁,熙宁大钱作重宝折二,因此徽宗在崇法熙宁的过程中所铸的大钱,也必然要效仿熙宁的钱制,所以重宝当二当五早于通宝当十也是合乎情理的。
    不侃了,再侃天亮了,睡觉去~~~~~~~~~[s:31][s:31][s:3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0:49:49编辑过]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7-13
    最后登录
    2024-05-06
    28楼 发表于2013-10-18 02:11:32
    该用户已被禁言
    离线 jxj81121
    实名认证
    好评
    5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6-17
    最后登录
    2024-06-03
    29楼 发表于2013-10-18 06:45:50

    学习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