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5361 | 回复 56

    [讨论] 宋母该如何界定?我的另类视觉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得道多助
    正式会员
    好评
    6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4-01
    最后登录
    2025-11-07
    40楼 发表于2025-09-30 14:29:51

    元丰通宝母钱30.6,子钱30.2宝字王不连尔


    mmexport1759212465265.jpg
    X楼主留言:
    好钱欣赏
    离线 得道多助
    正式会员
    好评
    6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04-01
    最后登录
    2025-11-07
    41楼 发表于2025-09-30 14:33:33

    熙宁重宝母钱31.4,子钱30.7,宝开口贝。


    mmexport1759212459770.jpg
    X楼主留言:
    好钱欣赏。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11-04
    42楼 发表于2025-09-30 15:50:41

    这一楼说一下我对母钱的理解(纯纯主观臆断和妄想,没有任何文献或者实物支撑,哈哈哈一笑即可):

    玩日本钱过程中,和鬼子聊天有一句话让我觉得很有意境:“站在3米远的地方,能分辨出是母钱的,才是母钱”。听这句的时候我刚接触日本钱不久,当然是嗤之以鼻。但随着过手越来越多的日本母钱,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一大堆宽永通宝,目光扫一下,五秒之内,都能分辨出那一个是母,那一个是子(有点吹牛了)。

    绝大多数泉友在寻找母钱的时候,都是瞄准了制造精、尺寸大,铜质好,字口深的标准。但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些精大好深标准?只是因为叫“母钱”吗?

    下面我说说的我的看法(参考本楼第一段括号内的注释)

    母钱作为一个工具,实用性是第一位的,至于好看不好看,精不精并不是母钱的必要选项。所以,一切是以“好工具”为标准的。

    第一个观点:母钱的职能就是印范,不光要好印,还要好取。所以,母钱首先字口要好,这样才能印清楚。但并不是越深越好,字口太深,不容易从印好的范上剥离,即使剥离,也容易造成字口间带走铸沙,造成砂范文字崩塌。这一个观点是有证据的。明和期日本铸造21波水纹当四钱,因为母钱字口太深导致子钱合格率太低,遂改为新的浅字母钱。所以,母钱字口并不是深,而是饱满,因为饱满,在视觉上感觉深。真正的母钱字口饱满挺拔但不突兀。常见的一些假雕母、假母钱、加刀母等都有一种用力过度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字口太深,给人一种突兀的不协调感,毕竟现代的雕刻工具是秒杀古代工具的。

    第二个观点:修穿、磨轮、修底等冷工艺,也是为容易脱模而进行的。只有光滑的外轮、内穿、底张才能更好的从砂范上剥离,以确保砂范最大限度的接近母钱。

    第三个观点:字口深、无断笔等等这些标准,怎么实现?母钱是铸造而来,这些缺陷是不可避免的,只能最大限度避免。要避免这些问题的选项一是提高铸造水平,如让技艺更高的工匠实施;二是优化铜质,比如增加锡含量,降低铅含量,使原料铜的流动性更好等等;三是铸沙精细化。如使用更细的铸沙,让砂范变的更光滑减少铜液流动的阻力,尽可能最大化占满空腔等等。当然,应该还有其他因素,容我再猜一段时间。这些因素就导致铜质精、字口好、工艺好精等等母钱固有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没有漂亮、好看等因素。所以以漂亮好看精等等指标去认定母钱,没有道理,非常丑的母钱也很多。本楼结尾我会展示几个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认为母钱和子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工艺,无论铜质、砂型、字口,甚至连造母钱的人和造子钱的人都不是一波人。种种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导致母钱在视觉上和普通钱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个就是前面说到的“站在3米远的地方,能分辨出是母钱的,才是母钱”,至少鬼子的母钱适用这一条3米定律。如果一个铜钱的工艺、铜质、砂型等和普通常见品没有明显的视觉差异,这个钱的母钱概率并不大。否定母钱,并不等于否定这个钱不好,或许比母钱更好,也或许就是普通大样。

    至于上边泉友和后边泉友发的对比图,我就不一一回复了,微观的对比,太费时间了,毕竟还要搬砖养家糊口。如果觉得我这个视觉可行,可以在收集过程中多观察,多留意。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用心,就可以否定我的观点,也有可能认同我的观点。

    付几张很丑的日本母钱

    158zya0050b_副本.png

    316zya0400b.jpg

    327zya0100b.png

    葛卷目宽母背_副本.jpg

    — 此帖于 2025-10-07 13:53:25 被 梓泉 编辑过 —
    在线 元璟88
    实名认证
    好评
    12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4-01-21
    最后登录
    2025-11-11
    43楼 发表于2025-09-30 20:15:42

    好文章!讲得有理有据,思路清晰!那些一上来就扯宋没母钱的,母钱就是割韭菜的啥啥啥,啥都讲不出来就学会喷了!?

    离线 欧阳运森
    实名认证
    好评
    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4-05-10
    最后登录
    2025-11-11
    44楼 发表于2025-09-30 20:42:30

    漂亮

    离线 萧方
    永久会员
    好评
    18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5-11-11
    45楼 发表于2025-09-30 22:08:59
    西北狼:

    这一楼说一下我对母钱的理解(纯纯主观臆断和妄想,没有任何文献或者实物支撑,哈哈哈一笑即可):

    玩日本钱过程中,和鬼...

    翻砂法铸造,因为砂型的细腻度不如范铸,所以为了印范的质量,母钱的钱文更趋于平阔,书写也比前朝僵硬了许多。

    也就是说,明代钱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伴随着翻砂工艺进步的需要而演化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宋代那些钱文细腻飘逸的钱币,比如大观折十、部分徽宗的美制类,铸造工艺更应偏向于范铸。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的理解。

    2020-04-15 转正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5-11-09
    46楼 发表于2025-09-30 22:12:28

    好贴,如果每个母钱都去找子钱,按照这样的标准一对儿一对儿去入盒子会更具说服力。不过,这就需要藏家去搜集母钱子钱了,这样的成本会很高。当然,也可以让机构去找子钱,子钱也顺带着卖成母钱的价格。这样应该是双赢的局面,也避免了滥竽充数。

    — 此帖于 2025-09-30 22:13:58 被 kensir117 编辑过 —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11-04
    47楼 发表于2025-09-30 22:38:56
    kensir117:

    好贴,如果每个母钱都去找子钱,按照这样的标准一对儿一对儿去入盒子会更具说服力。不过,这就需要藏家去搜集母钱子钱了,这样的成本会很高。当然,也可以让机构去找子钱,子钱也顺带着卖成母钱的价格。这样应该是双赢的局面,也避免了滥竽充数。

    确实,我也觉得,横平竖直,乃至清代的馆阁体,很有可能是便于翻砂脱模的产物,各种草书行书篆书,笔画变化太大,转折太多,脱模理论上更难,但这只是猜想。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11-04
    48楼 发表于2025-09-30 22:41:12
    萧方:

    翻砂法铸造,因为砂型的细腻度不如范铸,所以为了印范的质量,母钱的钱文更趋于平阔,书写也比前朝僵硬了许多。

    也就...

    本来是回复老师这一贴的,点错了,请泉友参考楼上回复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11-04
    49楼 发表于2025-09-30 22:55:18
    西北狼:这段我表述有问题,不是馆阁体是因此产生的,意思是钱文之所以采用横平竖直的呆板写法,是为了便于脱模而采用的。
    — 此帖于 2025-09-30 22:55:50 被 西北狼 编辑过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