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783 | 回复 34

    [丝路邻国] 从鬼子宽永通宝铸币妄议原母钱的定义,顺便瞎叨叨一下性质钱的名称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大风起兮
    五级发帖
    好评
    213
    差评
    0
    精华
    36
    注册时间
    2004-03-23
    最后登录
    2025-09-13
    20楼 发表于2025-09-09 12:39:11

    按狼兄的思路,我大体整理了一下心得,如有误解还请指教:

    1.雕母如同概算,铸不铸这样的?这个样子的是不是要微调?直径多大?重量多少?这些问题此时还没有确定,需要上呈这个东西去审批。

    2.锡母如同待批的预算。雕母上呈批准的同时,明确了上述问题。但是雕母仅此一个,需要留存,不能在雕母上微调。因此翻出锡母专门用于微调,最终锡母的成品就是预算。

    3.原母是印发的预算。锡母改来改去,最后确定下来,用最后确定的锡母翻铸原母,原母是为了执行。

    4.母钱如同分工实施。预算下发后,就需要化整为零,各自实施。

    以上这个过程有些时候会简化,比如上呈的雕母恰好符合,不需要进一步微调,就不需要锡母、原母的环节。

    但有时候调整会更加复杂,比如说确定之后已经铸造了一段时间,然后根据需要还要调整。所以再找出锡母或者原母,如果需要减重就磨轮、如果需要增重就敷轮、如果担心内郭过细长期流通会磨掉就增郭等等。

    以上,是在倭国纪录、实物保存下来的前提下,对照总结出来的结论。另外还有一些情况,比如用行用钱加工成母钱再行翻铸的情况,甚至出现一番、二番、三番。所以直径仅是同版母子对比的要素之一,不是唯一。

    倭国铸钱师承中华,且翻砂铸钱规律相通,以倭国铸钱流程推理中国铸钱情况,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清代史料、实物留存较多,铸钱程序早已明朗,其环节与倭国有所不同;明早期、晚期铸钱也不同;宋代有木质雕母和活字祖模等方式,唐代似乎还有铸造方式的过渡情况。所以,道理可以简化,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09-11
    21楼 发表于2025-09-09 13:20:44
    大风起兮:

    按狼兄的思路,我大体整理了一下心得,如有误解还请指教:

    1.雕母如同概算,铸不铸这样的?这个样子的是不是要微调?直径多大?重量多少?这些问题此时还没有确定,需要上呈这个东西去审批。

    2.锡母如同待批的预算。雕母上呈批准的同时,明确了上述问题。但是雕母仅此一个,需要留存,不能在雕母上微调。因此翻出锡母专门用于微调,最终锡母的成品就是预算。

    3.原...

    说实话,看了大风老师的总结,我瞬感自卑,啰啰嗦嗦了10几层楼。被大风老师几句话概括了。

    的确,关于锡母和原母,我觉得是同一级别的,锡母也可以称作原母。锡母和原母都是用来改造的(本来是要改造雕母的,当然也不一定改造),哪里不合适改哪里,然后用改造的锡母或者原母铸造母钱母钱再造子钱。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09-11
    22楼 发表于2025-09-09 13:22:58

    所以我认为:原母锡母,其实就是雕母的复刻品,其精度和雕母几乎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是雕的,一个是铸的+冷工艺。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称为原母。

    — 此帖于 2025-09-09 13:24:09 被 西北狼 编辑过 —
    离线 万泉通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5-09-13
    23楼 发表于2025-09-09 15:50:04

    雕母铸锡母,那为何又要铸铜原母呢?可能铜原母极少就是专门做呈样用。批准了原母发到铸造局,锡母完全按铜原母的标准大量铸造,然后再铸铜母钱。也就是雕母→锡母→铜母钱→普通子钱。雕母→铜原母→呈样,不再铸下一级母钱。

    离线 万泉通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5-09-13
    24楼 发表于2025-09-09 15:50:41

    个人看法。

    离线 万泉通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5-09-13
    25楼 发表于2025-09-09 16:18:45

    这些都是上博馆雕母。个人经验觉得,都是第一代雕母直接铸造出来,再加刀的原母习惯称雕母,第二代的。第一代雕母应该也是和日本钱一样软物,如铅锡质,软容易雕。


    1000011807.jpeg
    IMG_20250909_091936.jpg
    1000012072.jpeg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09-11
    26楼 发表于2025-09-09 16:19:10

    如果说铸币是中国特色,那么锡母钱、原母钱,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有日本特色的品种。形成定论的是锡母为保护雕母而生的。然而中国钱却鲜有锡母原母(不过现在有泉友提出了),虽然也有个别出现,但出现的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暂且不提真假,毕竟我对国币并不熟悉,不可妄断。

    为什么说锡母和原母是日本特色?下面的回答是天马流星的臆想:首先楼上提到:铸币标准的流程是“雕母→母钱→子钱”,锡母原母是额外新增的流程。为什么要新增?看宽永通宝的形制,薄、小、轻,笔画纤弱如发丝,除背文钱外,普遍直径在22-24mm之间,重量2-4g左右,这种薄小的雕母在制作母钱的过程中是比较容易损坏的。由于薄小轻等原因,单个成品子钱与官定标准钱的误差比率更大。锡母原母更多的是为了改造,以保持最终产品与官定标准一致。况且雕母本制作难度大,大量制作不可能,所以才制作雕母的复制品——锡母或者原母,而国币多雄壮,官定标准大,单个成品子钱与标准钱相对的误差比率较小,雕刻好的雕母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官定标准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并不需要过多的修改。另外国币厚实、笔画粗壮有力,所以用雕母直接翻铸母钱,损耗相对较小。个人觉得正是这些因素,国币一般不会用锡母或者原母。这或许就是国币锡母或者原母少见的原因。

    另外,锡母工艺并不是普遍采用的,许多钱座并不拥有这项技能。明和时期,幕府收回了铸币权,由金座和银座统一管理,金座负责当百钱和小平,银座负责四文钱。一开始银座也没有锡母技术,后来由于钱局工匠跳槽才慢慢运用了锡母技术。

    离线 万泉通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5-09-13
    27楼 发表于2025-09-09 16:28:04

    主要是上博馆藏的做为学习材料可靠性是公认。上面的图很明显不是没有字,整铜块雕刻出来。说明上面还有一级,从而引申出锡雕母。


    IMG_20250909_091936.jpg
    1000011806.jpeg
    1000012072.jpeg
    离线 西北狼
    实名认证
    好评
    3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7-24
    最后登录
    2025-09-11
    28楼 发表于2025-09-09 16:36:25

    我觉得是典型的雕母。只是刻工一般而已。

    离线 万泉通
    实名认证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4
    最后登录
    2025-09-13
    29楼 发表于2025-09-09 16:39:27

    巩千也是标准雕母铸造加刀,严格说叫加刀原母最好。从而推出还有上一级。所以个人认为中国钱是软雕母→加刀铜原母→母钱→子钱。


    IMG_20250909_163503.jpg
    IMG_20250909_163512.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