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九: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到重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换,只不过是大众的随波逐流罢了,资本的力量在使然,以前所求版本,讲究物以稀为贵,但是量太少,泉商们根本赚不到钱,卖***丝钱更本不怎么赚钱,但***丝钱币量多啊,所以炒完明钱炒清钱,炒唐。。。各个朝代来一遍后,然后就开始炒品相,而且品相这玩意比做久更容量,炒起来之后利润更高
2016年之後、慢慢發現傳統的五十名珍有些似乎漸漸的比不上咸豐品相好的五六級錢。
廣政、乾亨通宝、永通泉貨、徐天启這類比不上咸豐當五百當千的極美品。
尤其這幾年來、廣政之類的極美品也才大概3-4萬、但是咸豐當五百當千極美品可以到10-15萬、甚至更高。
但是面世量來看、廣政乾亨通可比咸豐當五百千少非常非常多的。
為何會是這種情形呢? 因為廣政乾亨通太小顆了、同時錢文字體也不是很漂亮、遠不如咸豐大錢的工整和厚重。
但是廣政乾亨通可是大綱目錢啊。
這類的情形更可以從東西周圜錢和咸豐星月當五百千來看。
東西周圜錢可是傳統的五十大珍、也許目前面世量稍微多、但是仍是三級的珍罕。
但是目前極美品價格也才15萬上下、可是咸豐星月當千極美品已經來到25萬!!
這是什麼樣的情況、因為咸豐星月當五百千漂亮多了。
所以呢、現在品種已經不如品相重要?
事實上在國史大綱上、東西周圜錢遠遠比咸豐咸豐星月五百千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