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收藏界幾乎是品種派完全的占優勢。
尤其民國初年的藏家都是以收藏珍罕大名譽品引以為傲。
像四眼大齊、天德重宝、國宝金匱直萬、大泉五千、大宋當拾等⋯。
也因此到我們這一代的中年人也是深受民初的大藏家影響、喜歡品種甚於品相。
早年的我的確如此、總是在古錢的領域裡、專門收藏五十名珍等大名譽品感到喜悅。
像第一次收藏到至正之宝的喜悅、讓我三天三夜高興的睡不著覺。
第一次收藏到徐天启讓我喜悅的拿著華光譜書籍猛讀了好幾天、忘了我必須寫論文
第一次買到嘉靖十一两、讓我研究大明王朝樂翻天。
諸如此類種種、我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品種派!
但是我也深深發覺到、有些五六七級的東西、也許面世量有點多、但是他們的美實在是超乎一般品相、可以說是出水芙蓉般的美麗。
而那種的美可以讓人銷魂陶醉。也因此我也漸漸覺得品相似乎也很重要。
其實有些一二三級的大珍、如果字口糊掉了、或是整體很不上相、沒有什麼美感、說實在的也是很難令人真心的喜愛。
來到園地之後、深受浪兄、長春何瑋大哥、金刀客等諸位老師的影響、我也開始重視品相了。
現在的我基本上都是收藏七級以上的綱目品種。
因為我真的覺得八級以下的東西真的面世量太多啦。所以就從七級以上為準。
七級就是所謂的中低檔、中檔品的下限。
所以七級的一定要收極美品絕美品的。隆慶、永昌折五、至正卯辰巳折三這類、咸豐當百大錢等都必須極美品。
五六級的也是要極美品以上。五六級的絕美品極美品絕對值得終生珍藏。五六級的面世量是有點多又不太多、不過絕美品的還是算少。因此絕美品極美品也不會太多。除了賞心悅目、還相當具有保值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