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98
主题
2332
帖子
2529
积分
昨天看了大风兄的讲解,已经自我确定这就是一枚大样,感谢大风兄今天更为详尽的介绍。兄弟初涉北宋时因为版别复杂,变化细微,常常哀叹“看山不是山”,其实现在还有此感觉。这枚小小的六级币能引出高手评论讲解,泉友评论、浏览,兄弟甚为感激!
2
35
39
小字大样 可以参考新北铜772号
好大哥: 小字大样 可以参考新北铜772号
谢谢兄的指教。
0
741
祥符大的蛮多的,这个精度够不上母钱,也是个好寓意的吉祥钱
2030
好帖呀 在回复中学习很多~
5
3179
3189
不错
36
1855
1933
大风起兮: 老弟这枚,以我得理解,应该就是北铜增订本的772号。 既然这个话题我参与进来了,我想尽可能把个人认知说清楚吧,尽管我很不愿意探讨关于宋母的话题,但我又非常讨厌云遮雾罩的说辞。我还是坚持以实物为依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进行推导,下图是借用泉友——见贤思齐的藏品,这个图我认为很直观,我的藏品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系列,因此在此引用。关于结论,我个人的看法谨供参考,更主要的是我在此提供参考资料,大家共同探讨。 下图为绍圣元宝阔缘短宝版母子对比,已经有直径数据了,自左向右,我理解的是:一级铸母(在没有发现更大直径同版母钱时,暂假设为一级铸母,以下顺延)、二级铸母、行用钱。这也就是宋钱级次关系的实物证据,并且这种现象从北宋初年一直持续到末年,再早可以追溯到唐开元通宝。 下面就是楼主这枚究竟是什么性质的同理推论。上图二级铸母直径25.5,行用钱25。但是我收藏了一枚同版行用钱,直径为25.6。这说明了一个问题:一级铸母也是铸行用钱的。结合众多版别来看,高级次的行用钱存世量并不统一,有的多,有的少,个别直径大的行用钱甚至多于同版正样。但就这版阔缘短宝来说,大样存世量不多,但也客观存在。由此我们可以推理,钱监在开始阶段铸造了大规格的行用钱,之后由于成本或者其他原因,改铸了次规格的行用钱,以此再推,如果这版还存在小样,那么级次就还会延续。 楼主这枚谱上已经收入为大样版,且定为6级,已经说明具有一定存世量。只因其铸造级次高,因此直径也大。将这枚代入上面举例,可以推断就是一级铸母产生的行用钱。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同版二级及以下铸母是怎样产生的问题。我认为起码有两个可能(单说二级铸母,以下级次顺延):一是用一级行用钱制作相对精良的加工(这种方式可以解释我那枚25.6的行用钱,直径略大于同版二级铸母的问题);二是用一级母钱特意精工铸造。这两者都是出自同一批的母钱。至于究竟是那种方式,我认为具体版还要具体通过实物对比认证,也或者两者都存在,因版而异。
实在是好帖,把问题的关键之处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高手。学习了。
混世泉魔: 祥符大的蛮多的,这个精度够不上母钱,也是个好寓意的吉祥钱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现在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谢谢兄的评论。
93
学习了
1
969
971
好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