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8200 | 回复 85

    “瘦金体”钱文三种之我见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天然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12
    最后登录
    2021-04-10
    40楼 发表于2008-03-25 02:27:00

    以下是引用李白2001在2008-3-18 19:42:00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toTheRain在2008-3-18 18:05:00的发言:我觉得选取三个时期的瘦金体钱各一,可形成一个小的套币: 瘦金体书法的一小套。为什么呢?请看下文:^_^(下面这段文字我记不得是哪位大侠写得了,好像是靖康1011, 个人感觉很经典,所以发出来给广大泉友共同欣赏。)瘦金体入钱文据史,志记载确证的有三: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宣和背陕(陕非御笔)。这三种钱文,同时也代表了徽宗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写风格。崇宁初年,20多岁的徽宗,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精力充沛,崇宁通宝四字,一味瘦硬,下笔通神,为最高境界之典范。到了大观年间,徽宗虽然人尚年轻,但宫廷生活的过分奢靡,使得年仅30多岁的徽宗略显早衰,所书大观通宝四字力度就大不如以前,给人只有了平滑,工整的感觉。到了宣和年间,由于政治失修,内忧外患频至,危机四伏,不能革新政治的徽宗,一味宠信奸臣,苟且偷安,沉迷声色,已暮气沉沉了,这时期所书的钱文圆融得一点刚劲之气都没有了。这种过度,其重要体现就是“宝”和“通”二字,在崇宁钱上,书者的千钩之力从两肩冲溢而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力;到了大观通宝,两肩已平滑,形体虽在,然劲气已失;到了书题宣和通宝的时候,则两肩低垂,有形无力了,大有不胜负重的感觉。我认为楼上引用的这个说法完全不对,非常主观。我说一下自己个人的一些小小见解:从历史上看,书法家的成就的最高峰一般出现在中老年,这跟技巧的不断提高,不断改进,不断吸收营养,人生阅历的增加有关,所谓的“人书俱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举个例子:公认的颜真卿的成熟期出现在他的老年,代表作:《麻姑仙坛记》《祭侄稿》等。当然,书法家在老年有衰退期,细节会不完美,但下笔更加老辣。徽宗不是一开始就会创造瘦金体,一开始也是学习,模仿前人为主,中间自己加以创造发挥,吸收提炼,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早期的风格相比,政和,宣和时期的宋徽宗完全没有了生涩和拘谨,达到了收放自如的境界,个人风格明显,并且细节更加完美和谐。楼上所说徽宗晚年声色犬马,故字不佳,完全是主观臆断。历史上未必明君的字就好,昏君的字就差,英明的时候好,昏庸的时候差。传世的徽宗的精彩之作多作于后期,徽宗宠幸的权相蔡京生活腐化,乱权误国,按讲说字应该丑陋无比,可是恰恰相反,宋四家的”苏,黄,米,蔡“最开始指的就是蔡京,后来由于人们厌恶这位奸臣,才将蔡京更换为蔡襄。至于楼上引用所举的三枚钱币:第一枚完全不可能是按照徽宗书法真迹翻砂铸造的,第二枚也走形不少,第三枚是形体,神韵上最接近原作的,书法也是最好的。举几个徽宗早,中,晚期的作品大家比比看。早期《千字文》,作于20几岁。大观时期:晚期:[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8 21:30:37编辑过]的确美

    身份证已确认: 兰祥松 江西省赣州市

    离线 华之泉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7-05
    最后登录
    2017-11-14
    41楼 发表于2008-03-25 05:50:00

    学习~~

    离线 共同度过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3-27
    最后登录
    2021-04-10
    42楼 发表于2008-03-27 01:27:00

    学习~[s:01]

    离线 正隆
    实名认证
    好评
    4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8-02-22
    最后登录
    2025-09-21
    43楼 发表于2008-03-27 20:23:00

    不知崇宁重宝是否御笔?

    离线 宾州泉王
    正式会员
    好评
    6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8-09
    最后登录
    2025-05-19
    44楼 发表于2008-03-28 05:29:00

    好帖

    2024-12-15 转正
    离线 开林通宝
    实名认证
    好评
    1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12-01
    最后登录
    2025-09-18
    45楼 发表于2008-03-28 22:48:00

    辛苦啦...[s:07]

    2015-03-02  转正

    离线 茗泉居士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2-11
    最后登录
    2021-06-23
    46楼 发表于2008-03-28 23:07:00

    以下是引用李白2001在2008-3-18 19:42:00的发言:以下是引用IntoTheRain在2008-3-18 18:05:00的发言:我觉得选取三个时期的瘦金体钱各一,可形成一个小的套币: 瘦金体书法的一小套。为什么呢?请看下文:^_^(下面这段文字我记不得是哪位大侠写得了,好像是靖康1011, 个人感觉很经典,所以发出来给广大泉友共同欣赏。)瘦金体入钱文据史,志记载确证的有三: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宣和背陕(陕非御笔)。这三种钱文,同时也代表了徽宗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书写风格。崇宁初年,20多岁的徽宗,风华正茂,春风得意,精力充沛,崇宁通宝四字,一味瘦硬,下笔通神,为最高境界之典范。到了大观年间,徽宗虽然人尚年轻,但宫廷生活的过分奢靡,使得年仅30多岁的徽宗略显早衰,所书大观通宝四字力度就大不如以前,给人只有了平滑,工整的感觉。到了宣和年间,由于政治失修,内忧外患频至,危机四伏,不能革新政治的徽宗,一味宠信奸臣,苟且偷安,沉迷声色,已暮气沉沉了,这时期所书的钱文圆融得一点刚劲之气都没有了。这种过度,其重要体现就是“宝”和“通”二字,在崇宁钱上,书者的千钩之力从两肩冲溢而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力;到了大观通宝,两肩已平滑,形体虽在,然劲气已失;到了书题宣和通宝的时候,则两肩低垂,有形无力了,大有不胜负重的感觉。我认为楼上引用的这个说法完全不对,非常主观。我说一下自己个人的一些小小见解:从历史上看,书法家的成就的最高峰一般出现在中老年,这跟技巧的不断提高,不断改进,不断吸收营养,人生阅历的增加有关,所谓的“人书俱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举个例子:公认的颜真卿的成熟期出现在他的老年,代表作:《麻姑仙坛记》《祭侄稿》等。当然,书法家在老年有衰退期,细节会不完美,但下笔更加老辣。徽宗不是一开始就会创造瘦金体,一开始也是学习,模仿前人为主,中间自己加以创造发挥,吸收提炼,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早期的风格相比,政和,宣和时期的宋徽宗完全没有了生涩和拘谨,达到了收放自如的境界,个人风格明显,并且细节更加完美和谐。楼上所说徽宗晚年声色犬马,故字不佳,完全是主观臆断。历史上未必明君的字就好,昏君的字就差,英明的时候好,昏庸的时候差。传世的徽宗的精彩之作多作于后期,徽宗宠幸的权相蔡京生活腐化,乱权误国,按讲说字应该丑陋无比,可是恰恰相反,宋四家的”苏,黄,米,蔡“最开始指的就是蔡京,后来由于人们厌恶这位奸臣,才将蔡京更换为蔡襄。至于楼上引用所举的三枚钱币:第一枚完全不可能是按照徽宗书法真迹翻砂铸造的,第二枚也走形不少,第三枚是形体,神韵上最接近原作的,书法也是最好的。举几个徽宗早,中,晚期的作品大家比比看。早期《千字文》,作于20几岁。大观时期:晚期:[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18 21:30:37编辑过]懂书法之人,应该是支持李白2001看法。

    离线 泓洋堂
    实名认证
    好评
    5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1-09
    最后登录
    2022-08-30
    47楼 发表于2008-03-29 06:16:00

    好贴学习[s:17][s:17]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3-20
    最后登录
    2021-04-10
    48楼 发表于2008-03-30 19:27:00

    [s:02]

    离线 xj7277
    实名认证
    好评
    6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5-08-09
    最后登录
    2025-09-02
    49楼 发表于2008-04-01 22:21:00

    hao tie

    2016-12-04 转正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