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转到
    查看 94212 | 回复 98

    铁母的叫法是不是该改改了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泉虎头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22-12-08
    最后登录
    2025-10-26
    80楼 发表于2024-03-11 16:39:03
    Joseph1314: 综上所述,铁母应该叫母钱级铁钱铜样样钱,铁范铜应该叫子钱级铁钱铜样样钱,高精度大尺寸铁钱才应该叫铁母。
    ------------------------------------------------------------------------------------
    有没有可能 有的铁母就是铁母, 有的铁母却是铜样, 
    有没有可能 有的铁范是铜样,有的铁范其实是铜铁两铸的子钱。
    有没有可能 有的精度高大尺寸的铁钱是母钱,有的只是早期精铸。

    完全有可能,所以我图里也阐述了,这是一个复杂的合集,老刘说的完全赞同,这里提出的新观点是铁母存在样钱的可能,而且是大概率大比例事件。

    2023-06-25 转正
    离线 泉虎头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22-12-08
    最后登录
    2025-10-26
    81楼 发表于2024-03-11 16:43:14
    gmlulee: 铁母都有争议?有文献考古实物佐证?铁钱精度高就是母?说服力不太强。那现在满天飞的有盒子没盒子的各路所谓銅母可咋整

    需要大量的铁钱物证研究,因为同版铁母,目前来看没有极次差,尺寸在±0.2之间,但是子钱出现了极次,为什么?难道铁母固定尺寸能翻出不同极次的子钱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还需要大量研究

    2023-06-25 转正
    离线 听松阁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21
    最后登录
    2025-10-19
    82楼 发表于2024-03-11 20:50:11

    有很多标铁母的东西,包括公认的铁母,厚度比正常的铁钱薄很多,不知薄铁母如何铸出了厚铁钱?谁能举个铁母比同种铁钱厚的例子?可能也有,但恐怕这样的例子不多。如果大家看到的基本都是铁母不比同种铁钱厚,那这个现象如何解释?

    离线 泉中折二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4-29
    最后登录
    2025-09-16
    83楼 发表于2024-03-12 12:12:53

    这只是自己的观点,如有出版物大家会认可的

    离线 varian9811
    普通会员
    好评
    1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3-09-17
    最后登录
    2024-07-17
    84楼 发表于2024-03-12 12:22:37
    素手锋芒: 又聊到母了,我很喜欢的一个话题。
    首先,泉友要厘清一个逻辑,如果在一方湿泥上,反复的拓印,又要频繁的水洗,扣砂,还要考虑到所谓的“歇夏”油沁或者熏模防氧化保存,按照我们现有对金属属性的认知生铁与青铜的硬度,自身耐腐和氧化抗腐技术考证,哪种更适合千百年前的古人用于制范?更适合于频繁的砂石磨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两宋伊始单一翻砂法本就是无稽之谈,不过是先人的猜想被徒子徒孙们口口相传罢了。今天不讨论制铸工艺,只对制铸工具展开论证。
    其次,为什么制范一样要铜质母钱制铜钱,铁质母钱铸铁母呢?用于拓范的母(模)材质的考证核心是这个工具本身,而非是它拓范后的铸造产物,这是基础逻辑。至于铸造后的产物(子钱),它的精度,效果,膨胀效果,是与范和铸造型材(铁水,铜水)成必然关系的,与铸型材料(铜母,铁母)无关。铁铸铁,铜铸铜本就是脑洞大开的理论。就好像做面食一定要用干硬的面片去印花吗?用钢、铝、塑材作为面饼胚料的模具就不行吗?说的简单点,如果我想铸造一个33直径的铁饼,如果不考虑频繁压模,我用个33的铁块,和33的铜块,再或者一个33的PV塑材,效果都是一样的。至于铸造出来的东西,它的行铸效果,那是和型材和铸料有关,范的黏土熟土比例是否均匀,范表的覆砂是否细腻紧实,范的阴干程度是否合适,陶化范的烧制窑温是否得当,萦草为结的范基是否夯实且丝纹不起,浇筑时候范表是否干硬龟裂,铁水是否熔化完全,浇筑时的铸材与外界温差是否过大,范的流溢道、排气孔是否畅通不会产生过多的流溢阻碍,这些才是决定铸造出的这方33的铁饼精度是否达标,制式是否严谨,形制是否规整的主要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修整司库前的铸币修整压模,冲凿修穿时的币体挤压,磨轮时工匠是否多踩了几趟皮轮子,少踩了几趟皮轮子。
    最后,关于铁母的精度解析。所有的铜质铁样铸币统称为铁式铜钱,而这些铁式铜钱里根据制铸性质和使用分类出铁钱铜样母与铁式铜钱(代指参与到行用的一类母胚或弃胚,与前言形成逻辑统称),而铁式铜钱里相当一部分就是鲅鱼圈泉友说的铁母胚或者称为精度较低的铁钱铜样母。其实这和两宋铜钱一样,北宋铜钱也客观存在母胚,铜制精良,大而不精,精铸工艺虎头蛇尾,既有精修痕迹,又不能完全考证制铸性质的一类铜钱,目前的研究整理,一部分也可以归纳到母胚概念中。两宋铜母的制铸也是整范行铸,也会存在个体铸造残损,精修过程中的行废弃用,但是这个...

    精辟,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观点

    离线 寒鸦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01-10
    最后登录
    2025-10-25
    85楼 发表于2024-03-12 12:32:17
    素手锋芒:

    又聊到母了,我很喜欢的一个话题。

    首先,泉友要厘清一个逻辑,如果在一方湿泥上,反复的拓印,又要频繁的水洗,扣砂,还要考虑到所谓的“歇夏”油沁或者熏模防氧化保存,按照我们现有对金属属性的认知生铁与青铜的硬度,自身耐腐和氧化抗腐技术考证,哪种更适合千百年前的古人用于制范?更适合于频繁的砂石磨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两宋伊始单一翻砂法本就是无稽之谈,不过是先人的猜想被徒子徒孙们口口相...

    分析比較詳贍

    离线 寒鸦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10-01-10
    最后登录
    2025-10-25
    86楼 发表于2024-03-12 12:46:51
    王大斗:

    民国时期叫试范钱,个人比较认同。

    這是清人的猜想,是錯誤的,二、三十年代已有文章辨正之。

    离线 素手锋芒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3
    87楼 发表于2024-03-13 00:20:47
    该用户已被禁言
    — 此帖于 2024-03-13 00:21:44 被 素手锋芒 编辑过 —
    离线 泉虎头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22-12-08
    最后登录
    2025-10-26
    88楼 发表于2024-03-13 09:54:32
    素手锋芒:

    又聊到母了,我很喜欢的一个话题。

    首先,泉友要厘清一个逻辑,如果在一方湿泥上,反复的拓印,又要频繁的水洗,扣砂,还要考虑到所谓的“歇夏”油沁或者熏模防氧化保存,按照我们现有对金属属性的认知生铁与青铜的硬度,自身耐腐和氧化抗腐技术考证,哪种更适合千百年前的古人用于制范?更适合于频繁的砂石磨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两宋伊始单一翻砂法本就是无稽之谈,不过是先人的猜想被徒子徒孙们口口相...


    我又仔细看了一遍,大概是明白所阐述的观点了,这里的“范”同工具母对吧,不否认很多材质可以代替的铜铁作为母翻铸,比如锡、木、牙骨,也不否认用铁母作为出发点下推研究的思路,我阐述的观点和前辈提出的不冲突,因为在子钱这个物证上和原大众观点产生了违背,所以用子钱与铁母结合推理可行性大一点,对于材质我们首先明确古人铸币考虑的最根本原因是铸币成本问题,所以在当时的材料中铜、铁应该是最优解,不能说子钱和母钱的材质无关,不同的材质翻铸出的精度差异是很大的。
    再来说一下不同的母钱翻铸出不***钱导致精度问题,这个观点是符合常理没问题的,但是有一个物证事实摆在面前,同版的铁母尺寸差几乎在±0.2内,这侧面反映出同版铁母是没有级次差的(至少目前物证是这样),所以不同母导致不同精度在宋钱一般是由于级次母的关系而产生,对于同级次母翻铸的子钱精度差异个人觉得不是很大。综上所述,部分铁母之所以不精,要么就是这个版都不精,要么就是所谓的铁范铜。
    我发这个帖子其实是想抛出三个与现在看法不同的观点,一个是铁母中大部分是样钱,一个事存在铁翻铁的情况,最后就是铁范铜也是样钱只不过是子钱级。

    2023-06-25 转正
    离线 素手锋芒
    禁止发言
    好评
    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0-10-01
    最后登录
    2025-05-03
    89楼 发表于2024-03-13 16:22:48
    该用户已被禁言
    1条评分 ,红包+5.00
    金如意 红包 +5.00 言至核心 2024-05-21 22:16:41
    — 此帖于 2024-03-13 16:23:18 被 素手锋芒 编辑过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