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8
主题
857
帖子
1000
积分
这类母钱确实是存在的,这需要对某个局比较了解并且过手了一定数量的钱币才会对这类有所认知!一般都是铸造后期才会发生这种情况,下面附上苏百母钱与同类子钱对比图,虽然没有早期母钱漂亮,但是跟同类子钱对比还是一目了然,首先铜质也会好很多,当时它们最关键的作用就是加快铸钱数量,这类母钱需要版对版的去划分。当然苏局相对早期的母钱也有少数钱局加刀的现象,后面附上朋友的一枚苏十母钱,只不过两者目的性不一样,前者当百是为了数量,后者当十是为了漂亮。除了苏局咸丰以外,其它局也有类似情况,比如浙局,昌局,川局,陕局等。
0
81
的确部分母钱见过老刀现象,推测也是钱局修刀方便实用
34
5364
5432
如果说老铲地章,老加刀就是母钱,那数量可真多,未免太不严谨了,说到底只是一厢情愿的经济产物罢了。 定义修刀类母钱,除非有同模子钱出现相对应,才值得承认,而不是拿个同版出来对比,那有何意义?
373
4670
5416
见过许多标准的母钱,字口有流铜都没加过刀,何况一些不伦不类的加刀,还降低了钱体字体的水准,跟母钱扯不上半点关系。
lcz6710158: 如果说老铲地章,老加刀就是母钱,那数量可真多,未免太不严谨了,说到底只是一厢情愿的经济产物罢了。 定义修刀类母钱,除非有同模子钱出现相对应,才值得承认,而不是拿个同版出来对比,那有何意义?同版还不行?找不到同模子钱的母钱就不是母钱么?这类母钱在当时几乎每一枚都不太一样,都是为了完成铸币量的产物。但是除了文字走刀,同质也比同版要好,直径也大到两毫米左右,修穿也是典型的苏局母钱修穿工艺,下面几张是苏局母钱的修穿工艺图,都是本人曾经收藏留的图。地方局母钱大多数需要版对版的去划分,去了解,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过手大量的实物,看多了,过手多了,感觉自然就来了。
同版还不行?找不到同模子钱的母钱就不是母钱么?这类母钱在当时几乎每一枚都不太一样,都是为了完成铸币量的产物。但是除了文字走刀,同质也比同版要好,直径也大到两毫米左右,修穿也是典型的苏局母钱修穿工艺,下面几张是苏局母钱的修穿工艺图,都是本人曾经收藏留的图。地方局母钱大多数需要版对版的去划分,去了解,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过手大量的实物,看多了,过手多了,感觉自然就来了。
四季绳红:见过许多标准的母钱,字口有流铜都没加过刀,何况一些不伦不类的加刀,还降低了钱体字体的水准,跟母钱扯不上半点关系。但是那些同版子钱身上就明显看的出来母钱都是加过刀的啊?而且也能看出来它们的母钱一定也不漂亮啊!如果当时都用的那么系统性的母钱,同版子钱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细节不一样的呢?当你饭都没得吃的时候,你会想着先用肉来填饱肚子么?不是肉你就不吃么?当时朝廷急需铸币几万枚的时候,平时十天的工期让你五天内完成,你还会考虑它们铸出来字体美不美么?东西就摆在这,认可的泉友们就看看,看不明白的也很正常。
但是那些同版子钱身上就明显看的出来母钱都是加过刀的啊?而且也能看出来它们的母钱一定也不漂亮啊!如果当时都用的那么系统性的母钱,同版子钱为何会出现那么多细节不一样的呢?当你饭都没得吃的时候,你会想着先用肉来填饱肚子么?不是肉你就不吃么?当时朝廷急需铸币几万枚的时候,平时十天的工期让你五天内完成,你还会考虑它们铸出来字体美不美么?东西就摆在这,认可的泉友们就看看,看不明白的也很正常。
43
712
798
你认你买,我不认我不买就好了
21
6325
6367
不懂母钱,学习中。谢谢楼主分享!
544
13560
1.5万
学习中。谢谢楼主
身份证已确认:华平 江苏省江都市
4
832
840
有争议的母钱谨慎下手,多看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