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眼琉璃珠的产地及用途:
邓毛叔叔根据长期一线收货经验,以及与同好知情人探讨,将已知的凤眼琉璃珠的产地和用途分享给诸位同好。关于凤眼琉璃珠的产地,比较主流的说法是产于今山东博山琉璃厂,山东博山从元末开始就成为中国琉璃制作的主产地,自古就有琉璃厂,代表了中国琉璃制作的最高水平,明清两代都在山东博山设官造厂,清代康熙时期在清宫造办处设立琉璃厂,工匠就是从山东博山琉璃厂选取而来。一年前邓毛叔叔有关清代凤眼琉璃珠的知识分享贴获得很多同好的积极反馈,一位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朋友分享给我一个讯息,就是他有认识一位朋友的祖辈是在山东博山琉璃厂的工艺师,亲手制作过凤眼,并且在他的讲述中印证了后期用料滑坡,简化工艺流程等诸多可以在实物上得到验证的讯息,邓毛叔叔以为凤眼琉璃珠应为山东博山产。邓毛叔叔通过收货经验和分析,凤眼琉璃珠现存主要在今甘肃,云南,西藏,四川,山西,广西等地区,尤以甘肃、西藏、云南为主要存世地,存在形式都是以念珠配珠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多为传世品。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所出的凤眼琉璃珠多以民俗形式存在(例如衣服扣,耳饰等),而作为产地的山东博山,却鲜有真正的第一代凤眼出现。分析其原因,大概是凤眼当时颇受藏区及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追捧,一时奉为时尚,山东博山琉璃厂特为这些地区定制,从这些地区收货的凤眼珠来看,明显区分衣扣类凤眼,珠型桶型为多,可知制作之初就应是要做念珠之用。而其他地区所出的工艺精度能达到第一代凤眼琉璃珠水准的(如凤眼琉璃扣子),是博山琉璃厂承接的特殊服饰订单,虽然如此,用于民俗的凤眼中也不乏精品,很多稀有颜色,风格在民俗用途的凤眼中能够找到,也很大丰富了凤眼收藏的乐趣。 (其实关于凤眼琉璃珠的出现年代,内行的朋友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一说最早的凤眼琉璃珠即为朝珠,以及朝服配饰,根据邓毛叔叔收藏的诸多凤眼琉璃珠来看,不乏极度精美之作,此说法也不无可能,邓毛叔叔对此持保留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