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693 | 回复 3

    转帖:关于银成色等知识.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松大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9-21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06-11-07 18:31:00

    银锭的名称与作假的方法(文章抄自明朝人写的[骗经]一书)绝对原创,打字打的手都累了。呵呵,又来找斑竹要奖来啦。假银天下处处都有,我写这人案例是为后人能提防,不要再蹈钱天广的覆辙啊!编书的人说:骗子用假银,这是商人最难提防的。为了识破假银,秘须要知道假银是怎么造出来的,才能真正辨识它,我于壬子年(1612)秋,在书铺见到一本小书,其中辨说真银、假银,霁得是明白清楚,特地记录在这里,供诸位读者参考。如果按此分辨真假,那么假银一入眼,就很明显清楚了。以下便是书中记述的一部分内容:元宝,是冶炼出来的原宝。现今给官方交纳的钱粮银,也倾煎出当初冶炼时的原本颜色,而成元宝,俗话“圆宝”。松纹,与细丝银一样,都是足色银。摇丝,其成色还不很足。银倾泻入鏪,用手摇动而成丝,因此叫做“摇丝”。水丝,又名干丝,从七成、八在、九成,到和五成立,都叫水丝。画丝,也就是水丝。泻出而无丝,用铁锥在上画成丝,叫“画丝”。吹丝,就是九成水丝。银一入鏪,含吹筒吹而成丝,故叫“吹丝”。吸丝,用湿纸盖在银鏪上,中间取一孔,使银从孔泻下,吸而成丝,叫“吸丝”。现在的人用铁箔盖在鏪上,在中间取一孔,银从孔泻下,吸而成丝。大体说来,及丝自七成起,至九五成立。到了九五成,也可以看成是是色银。茶花,用纹银九钱。加入铅一钱,放入炉中锅内,不用一毫之硝,明倾取出,用鏪把淡底填在鏪脚。后泻银在鏪内,铅方不可露,而自成粗丝,这就叫“茶丝”。鼎银,就是“汞银”,又叫“水银”。用纹银五钱,用汞五钱半,倒入铁鼎之中,煎至内里通红,取出等待冷却,拿开其中的银子,只有一两,拆汞五分,可打之而成鏪,或造之成饼。以银薄贴在外边,用墨稍洒它,用此法来掩盖它的颜色太白。这种银可以造酒器,以及各种首饰。能拔银丝,也像细丝那样,只是颜色微青一些。还有一种叫“赤脚汞银”,用文银三钱,铜丝二钱,汞五钱半,如前所述,倾煎取出,不能打造,亦如同水丝银一样。如识辩汞银,汞银的底部成色发嫩,上面用银薄贴着,其色与赤脚不同。但其色赤而带嫩,总不如水丝色老。这是上古传下来的。用制造假银子向人兑换的方法,也有许多人靠此发家。他们的子孙继承了他们的不正派做法,大多家境衰败。可见害众发家,终不会持久。吊铜,把铜嵌在四旁,而后将银泻下,把铜藏在其中,这叫“吊铜”。辩褒它的方法:先着其丝,总不如细丝那样明晰。他的丝精并有滞碍处,就可怀疑并凿开糨,铜就露出来了。铁碎*,是将碎铁放在鏪里,然后用银泻在鏪内,使碎铁均匀入其银内,包藏铁在其中,最少的也只有九成,至九五成就有丝了。或者用碎铜如前法泡制,名叫“包销银”。最少的也只有九成;到九五成时就有丝,九成无丝。钞仔铜,用铜一肉,加入银三分,放入炉中,用白信石如硝抽入,泻入鏪中。取出铗四旁的三四分重片,中心的又入炉中公倾煎。再铗,这样做多次,然后用银鋾末,用*碗*极细,用酸砒草捣汁,加入硼砂三分,用罐子同煮。后放前银末三分,加入砒草汁内,把前铜放入罐中,用筋炒,取出,用白水洗去砒草汁,其色很白。有一人问:“铜中只有银三分,后又加银末三分,怎么能使银交合在外面?”造假的人回答说:“世间宝物,保有金银最宝贵。如果不是先前用银三分加入铜一起倾煎,那么后面的银末尽管与铜一块煮,必然不能相合。先用三分银加入其内,然后再用银末煮,自然要应。”所以那些会造假银的,俗间称为“神仙”,然而要辩识这种钞仔铜,当认银色。这种假银,是死鱼白银色,没有青白之色。再看其脚,有两样:或有胭脂点,或有石朱点。必须在点脚及死鱼白的颜色这两处辩别它,那么真、假便可一目了然。漂白*,同用银倾煎细丝一样,只是*银热而壁才薄,而后用锉刀,去掉其上面的,只留下面那薄的,中间用白铜倾一鏪无壁,用前述上面的安于其上,下面用银箔合其下,用焊得好。而后用滓*其脚,再用锅加工。虽然用凿凿开,敢必然不能分辩。要分辩这种假银,就要知道当时在烧焊的时候,就已用火烧去其青青自然之色,成了死鱼白的颜色,所以叫漂白。用这种方法分辩,就很明显了。煎饼银法,每一钱铅,可销铜一分。如果是九成银子,一两可用铅一两;八成的可用铅二两;七成的可用铅三两,灰堤中用炭装炉,慢扇火,煎到铅化。如过后,一定要急扇火,待到油珠大如豆,就用盖盖上,熬出至九五色。如等金花灿烂,熬出就结在布上,就叫“布心饼”,又叫“焦心饼”。下面蟹上回珠,二面都白,就是松纹足色。九成饼,也出炉白。上面是鸡爪面,下面脚也白。八成饼,出炉稍黑,一定要用天砂擦它才白,上面有跳蚤那样大小的斑痕,剪开稍白。七成饼,出炉时是墨黑色,也得用砂擦和盐梅洗它,才能白,它的剪口带赤色。六成比七成还要不同一些。五成就是梅白饼。盐烧饼,二钱五分银出一两,取出,用盐*烂水,调上一重在饼上,再入火烧,取出用锤打,除去一层铜皮;又用盐烧,再锤打,像这样进行几次,就能使外面的铜除去而自然白色,叫“盐烧”。白铜倾的就叫“白盐烧”。三铗饼,底是足色饼,用*如纸薄,中用白饼,又使一饼溶在白饼中。上面用银入炉中倾出细丝,如入铅二三钱,取出,泻入炭锅,成一饼样,也用*得很薄,盖在上面,然后用焊焊在一饼,铁去四旁的,中间的饼对面剪铗,就可以瞒人。分辩他的方法是:这种饼厚,上下都是真银,中间的颜色不一样。知道的就用杉木磨擦其银面,就会看到三种颜色。车壳就是灌铅,用松纹细丝*咳面,再用落锥落一孔,然后用割仔入冲入内割之,把它襄中的都取出来,只留其银壳。后用铅灌满,再用银打一尖仔尖之,又用小铁凿子凿之,如风锅一样。在而要分辩此银,要看其两咳面的痕迹之处,就可以看明白。倒茅饼,先用上号白信石,用熔成罐不洧水的,用盐泥固济,将信石加进去。打二炷香于灯盏上,轻清者听用。用银七钱,铜三钱五分溶。将起炉时,把前面说的信石七分加入银内,把盖盖好。取出,用天砂擦,其面上出现鸡爪面,如同九成银一样。如要分辩,就要知道;九成银出炉自白,不用砂擦;然而这种饼铗口带黄,九成饼铗口自白。用这种方法分辩,自然明朗。还有铁线饼、江山白、华光桥、神仙饼、糁铜饼、倒插船,其他还有奇巧假银数十样,不是言语笔墨所能形容的。

    离线 沉沦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2-05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06-11-07 18:36:00

    好贴

    离线 老行家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19
    最后登录
    2021-04-10
    2楼 发表于2006-11-07 18:45:00

    有点深奥

    离线 金城古泉
    论坛版主
    荣誉
    2016、2022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8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4-07-28
    最后登录
    2024-06-21
    3楼 发表于2006-11-07 19:47:00

    学习了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