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3183 | 回复 22

    试说晚期唐钱铸造的新技术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子非我
    论坛版主
    荣誉
    2023年度优秀版主
    好评
    19
    差评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6-08-16
    最后登录
    2024-05-11
    楼主 发表于2006-10-29 21:27:00

    本文所谓唐钱,专指以会昌开元为代表的中晚唐钱币。    会昌开元钱币中的文字,轮廓均不清晰,肉地,文字间残留流铜,背文轮,郭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错范。这与前朝的五铢,后朝的北宋钱,及前期开元钱存在截然不同形态。    五铢钱采用的是范铸法铸造,北宋钱采用母钱翻砂法铸,处于转变时期又形态完全不同的中晚唐钱币,难道采用了新的铸造技术。    由于其时的钱范,母钱资料太少,本文拟从铸就的钱币实物上来研究。作者收集了具有六个特征的中晚唐钱币近百枚,逐个特征的分析,寻找产生这些根本原因,揭示晚唐钱币铸造技术。一、小间距特征    具有这些小间距特征的中晚唐钱可以说比比皆是。母钱翻砂法中,这种小间距是根本不可能的,二个母钱排列紧密,中间一点砂都难以填入,铸后两个型腔必会粘连在一起,不能有效分离,如果勉强填入一点型砂操作翻箱总会有的一点母钱松动会碰塌这隔离层,而且这么薄的型砂,抵不住铜液的冲击力,特别是在用母钱翻砂法铸的两宋后期错箱的钱币实物中寻找不到这么小间距。两宋后钱币的型腔距离一般均大于0。4厘米,这是否可以说是母钱翻砂法经过实践优选出来的最小最佳间距。    但在范铸法中,小间距完全可能,胶性范泥制范不成问题,烧制成陶更有足够强度承受冲击力,面世的大量钱范,不论是铜质子范,还是泥质子范显示的间隔正是如此之小。过度到翻砂法,型砂可以重复使用了,但强度还是保证不了,这间距才不得不放开来,中晚唐钱币显示的小间距特征,源于范铸法。二、多浇口特征    翻砂法铸钱,只能有一个浇口,它呈浇铸口,主浇道,浇口,钱币这么一个顺序的递次结构。二钱币之间互不相连。    范铸法中的浇口不局限一个。面世的钱范和拓图中型腔基本是成组的,一组组钱币型腔互相串联,所以浇口有二个,甚至三个。三、隔纹和隔纹层    隔纹之词,是本文作者对钱币上那种粗细长短,走向均毫无规则的条状突纹的称谓。隔层纹尤其特别,截面成突型,与上述隔纹的突型更胜一等,有上下二层,润字刚巧打在这片状隔纹上,并传递到底下一层钱肉上,形成别具有格的阶梯润。    需要探讨清楚的是隔纹的成因。古代铸钱所用的型砂基本上一捣能实,一拍会散,一刮能平,之间不会有界面存在,当然也不可能成隔纹。    在制作钱范的过程中,范泥不可能次次都恰如其分,添加的范泥,与原有的范泥没有揉和混成一体,二范泥之间有界面空隙上刚巧印刷了钱币型腔,浇铸时铜液沿隙渗入形成隔纹。而隔层纹则是部分添加的范泥间有界面空隙,铜液沿薄片下的空渗入,造成别具风格的隔层纹。    中晚唐钱币上的隔纹特征也应源于范铸法。    以上三个特征基本上直接继承于泥质子范法,但不能就此认为中晚唐钱币也与前期精致开元一样,用泥质子范法,下面三个特征显示出这一根本的区别。四、畸形钱币    这种畸形的开元通宝收集并不难。泥质子范烧制成陶,一经配对后,受到外力也不必担心变形。假如铸钱范没有烧制成陶,铸钱范表面虽干燥,但内部还可塑,此种软钱范榫配对后,运输、搬运过程中受磕受碰,完全可能造成钱币型腔的变形。略形钱币就在这软钱范的受力变形中产生。五、重影特征    中晚唐钱币上的重影有二种形式,面文重影和背纹重影。此种重影不可能发生在翻砂法铸币中,因为在翻砂法中区区2毫米的偏距应是随意放置母钱工艺允许的范围,没必要再印一次,翻砂法重新印范也不可能造成重影。可以想象产生重影的原因,大批量手工坊铸钱,印范难以保证次次到位,有时,印范后发觉与定位线有了偏差,制范工匠,赶紧揭起印范重新印范,打制子范完结,发现母钱脱落,再重新打印一次,但镶嵌母钱时却有旋转角度的情况。六、光面文特征    这种和持征目前只有上海出的二本书《古钱币图解》《中国历代货币大系,隋唐五代》作过拓图。《图解》介绍,传世又有一枚无面文的福字钱,其形制字体与会昌福字相近,应是当时的错版。翻砂法和范铸法也能产生光背,但它叫合面钱,形态与光面文钱截然不同,钱币的二面轮廓深浅均匀。产生光面文钱币的直接原因应在印范时。估计应是钱范未印模的原始状态范泥的直接反映,表明钱范根本没有接触范泥。    推测有二个原因使印范不能到位:    1、钱范局部的变形。变形的部位印不到范泥,铜母范和陶母范均不可能设想局部变形,唯一可设想的是这印范模板采用了易变形的木质模板。    2、或者是范泥局部低,使印范母钱接触不到这部份范泥。    总之,光面文的原因是局部不平,印范母钱印不成钱文型腔,铸造后即成光面文钱币。    唐钱铸造新技术:    一.对畸形特征分析中,我们提出了软钱范概念。源于泥质子范法,又区别于泥质子范,主要区别是变硬范为软范。入窑制成陶的钱范,铸过一次钱后,即土崩解,能否改进这费工费时的烧陶工艺呢。钱范的强度要求不高,能使用一次。钱范的干燥,可调整范泥的含水量和内部成份的配方,采用其他的办法。从而使制范技术有质的变化。    《陕西金融钱币专辑》载日本大阪市立博物馆中国历代货币展日本历代货币展所说奈良时代长门国铸钱遗物,于明治44年在山口县觉苑寺境内被称作铸钱峰的山出土,钱模是压固的细密砂土的土质铸模。这可能与唐代新铸钱法有一定渊源关系。    二.采用了新式母范技术。组合式模板这个概念的提出,见上海孙仲汇《开元通宝铸法探讨》孙文曰存世有一件货泉范母的制作奇特,由铜质范身与货泉组合而成,即将货泉镶在范身上,这样可节省一些制范人工。唐代镶粘接技术相当发达,开元钱完全可粘在木质的范身上,制成组合式范母以打印子范。这种范母具有较大优点,一是节省铜材,二是制作方便,三是可根据母钱嵌入深浅适当调节铸钱的厚薄,而初唐时所铸特别精美开元钱也可作母钱之用。    孙先生分析的相当深刻,我们仅作一些补充:    这两大新技术表明中国的金属货币铸造,除了范铸法和翻砂法外,还有一种过渡阶段的特殊铸钱法,作者暂称印范法。此种特殊铸钱法,正巧处在唐朝的中晚期。    在各种母范上镶嵌,粘贴的母钱,后过渡演变到直接的,单个的母范,母钱。    陶子范、泥子范的胶性范泥过度,演变到型砂,正是这配过方的复合泥,铸钱后受热瓦解,成颗粒,可以再使用,启发了人们,促进翻砂法的形成。    印范法应名正言顺的登上中国货币铸造的史册。----章国强

    离线 江南泉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9-29
    最后登录
    2023-05-06
    1楼 发表于2006-10-30 00:10:00

    好文

    离线 888801
    实名认证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6-02-12
    最后登录
    2023-07-07
    2楼 发表于2006-11-01 18:21:00

    2018-06-13 转正

    离线 快乐的猪
    标准店主
    好评
    4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8-25
    最后登录
    2024-05-10
    3楼 发表于2006-11-01 18:34:00

    好文![s:02]

    离线 吃不准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08
    最后登录
    2021-11-24
    4楼 发表于2006-11-07 07:30:00

    [s:02]

    离线 老行家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3-19
    最后登录
    2021-04-10
    5楼 发表于2006-11-07 17:16:00

    好文章

    离线 百福堂
    二级发帖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6楼 发表于2006-11-08 03:13:00

    这是我91年拿到这窖开元后写的体会。不到之处敬请喜欢开元的朋友指正!有机会我还想整理。毕竟已有16年了!

    离线 KAJA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5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4-12-24
    最后登录
    2023-04-03
    7楼 发表于2006-11-08 03:18:00

    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铸钱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离线 开元大泉
    二级发帖
    好评
    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1-09
    最后登录
    2023-03-28
    8楼 发表于2006-11-08 03:29:00

    毕竟有人在思考,在持之以恒地研究...章老师-加油![s:10]

    离线 百福堂
    二级发帖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06-16
    最后登录
    2021-04-10
    9楼 发表于2006-11-08 03:31:00

    一。小间距特征: 二。多交浇特征三。隔纹与隔层纹200611719163972863.jpg
    200611719215770373.jpg
    20061171922912022.jpg
    200611719221984861.jpg
    200611719222789031.jpg
    200611719223877742.jpg
    200611719224748920.jpg
    200611719253016999.jpg
    200611719253799160.jpg
    200611719254684408.jpg
    200611719255457335.jpg
    200611719294191545.jpg
    200611719302265527.jpg
    200611719303027500.jpg
    200611719303859498.jpg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