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5476
主题
20901
帖子
3.2万
积分
15比较满意的收获 仅见 驰马试剑 便荘佳士 无载 驰马试剑 【解释】: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普遍的习武崇剑的社会风气。剑作为一种尚武的古老传统的象征物和当时 一切先进武器的标志,深受贵族和平民的爱好。春秋时期滕国的国君就毫不掩饰他说:“吾他 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另一个小国吕国的国君“虐而好剑,苟铸剑,必试错人”,好剑 到了疯狂的地步。后来的赵惠文王也酷爱剑,在他的身边聚集起三千多名“剑”士。这些人都 “蓬头突鬓,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难”,是些贫民,但他们和赵惠文王同样好剑, “日夜相击于前”。那时,佩剑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也是男子显示仪表和风度的服饰。 在《说苑·反质》中也描绘了身处富贵乡的经侯“友带羽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 照左”,真是不可一世。沦落在社会底层的诗人屈原不止一次地在诗中描绘了一位“带长铗之 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行吟泽畔、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 《说苑·善说》述楚国的王族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玉、带玉佩剑,履缟,立于流水之上” 。可见佩剑还是一种册封贵族仪式上的服饰。朋友间相互赠剑,在当时体现一种相当深厚的友情 。吴国贤公子季礼挂剑于知友徐国国君的墓旁,表示“吾心已许之”,一时传为美谈。从以上我 们可以看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对剑的崇拜达到了无已复加的地步,剑已渗透在人 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剑的崇拜,正是体现了人们对武力的崇拜,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 “武”文化在社会中的盛行。 便莊佳士 佳士解释: 品行或才学优良的人。《三国志·魏志·杨俊传》:“同郡审固、 陈留衞恂,本皆出自兵伍,俊资拔奖致,咸作佳士。” 唐 司空图 《二十四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识。” 明 方孝孺 《赠瑄蕴中序》:“其论议理而节,达而不浮,翩翩乎佳士也。”《重论文斋笔录》 卷一引 清 毛奇龄 《题悦我轩》诗:“佳士不恒遇,垂老叹积薪。”[1]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寡人聊以试子,子诚佳士。” 荘 荘 拼音:zhuāng ● 荘 zhuāngㄓㄨㄤˉ ◎ 古同“庄”。
486
5184
6156
是不多
2019-03-16 转正
284
9734
1万
欣赏
538
3593
4669
首见
22
1797
1841
dd
1589
10023
1.3万
434
9089
9957
0
87
不好少。。。
858
24784
2.7万
明代
35
1383
1453
配图不错,花了一番心思,东西开门
违规记录:信誉可疑,谨慎交流!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