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343
主题
3294
帖子
3986
积分
此古铜镜仅33mm是南京所出,由造福苍生兄处所得,是做标本的,唐或唐代以前的无疑。但感觉尺寸较小,无意间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尺寸应是唐代前最小的古铜镜。虽已面目全非,但锈色美丽,完整,隐约可见花纹,做为一个品种,还很喜欢啊。谢谢欣赏。 朋友如有兴趣,可接着读读下面的文章这枚古铜镜,直径只有20毫米 一件收藏,是一段历史;一件收藏,是一段人生。 生活的脚步越来越快。一天忙碌后,你也许会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品味自己收藏的宝贝,自得其乐。它或许是稀罕物品,或许是寻常东西,但都给你带来一个惊喜,隐藏着一段故事,由此改变了你的人生。 给我们电话,本报和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将为你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大家来共享你的收藏人生。 宽敞明亮的客厅的角角落落,塞满了各种花色的塑料袋。解开一只只塑料袋,张先生麻利地盘点起花费十多年搜集的宝贝,“这是战国时期的四山兽镜,这是宋朝的素镜,这是明朝的五凤镜……”说话间,张先生一副自得其乐的模样,身边的女儿、妻子似乎都不存在,全世界只剩下他和那些布满铜锈的宝贝。 起先,我们只知道张先生收藏古铜镜有些名气。他在电话里就自信地告诉我们:“我发现了一枚迄今为止全国最小的古铜镜。” 在张先生家,我们才发现,他的收藏品遍布整个客厅。客厅大约40平方米,四面墙摆满了古屏风、古钟,中间放着三张躺椅,其余地方则塞着各色大小不一的塑料袋,像个乱糟糟的博物馆。收藏品也不仅仅是古铜镜,还有十数册线装书、十数台古钟、七百多本红宝书、古书、旧笔记本…… 在十几枚古铜镜中,张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小的一枚和最大的一枚。最小的那枚,只有五分硬币大小。张先生小心翼翼地捏着,“这可是宝贝,那天我一见它光溜溜的,没刻任何东西,就眼睛一亮,断定可能是宋朝的。宋朝善做小镜和素镜。不想,回来后翻遍了《中国铜镜图典》、《中国铜镜历代目录》等书后,更是惊喜,这些书介绍的古镜直径最小的是40毫米,而这枚小铜镜只有20毫米。” 可说起最大的那枚铜镜,张先生显得尴尬。“这面镜子是1999年时买的,被骗了,以为是唐代的五兽葡萄镜。后来,才知道是仿制品。”他说,镜面上的锈迹可以刮掉,最要命的是镜面特别光亮,这是电镀的结果,而电镀是现代才有的技术。 最后,张先生给我们看的是他写的文章。这些文章,都与他收藏的宝贝息息相关。因为收藏旧书,他对刻板对印刷颇有研究;因为收藏红宝书,他对“文革”那段历史更有体会;因为收藏古钟,他对列强的侵华史耳熟能详;甚至因为收藏,他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汗牛充栋,未必是福,我苦心聚得的书……还有书页上的那些朱圈,有的圈很豪放,有的圈很森严,我从中揣摩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散落人间,是运气不好,还是家道中落;他是老成持重的老者,还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正如我一样,也不能知道未来的命运将要如何……” 就这样,张先生一直喋喋不休地说着,他的女儿却不时嘲笑他把垃圾当成宝,他的妻子更是数落他,“你看看,这么好的房子,被他弄得乱七八糟,你说这样的丈夫好不好?”她们嘴巴里说着,语气里却没有责怪的味道。扬州古铜镜 “扬州的铜镜以汉唐两代居多,其他朝代较少;而出土地又以仪征、宝应为多。”据了解,从数量来讲,扬州铜镜少于西安、洛阳等地,这主要是因为扬州皇室、大官僚、大贵族没有“两京”多。 但是,有专家把扬州与西安、洛阳铜镜作对比时,认为“唐代两京地区不同阶段流行的镜类,在扬州几乎都有发现。而且两京地区铜镜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在扬州铜镜中也有表现”。 从战国到明清一应俱全 古人通过铜镜来梳妆整容,铜镜是古代的日常用品,也是一大艺术品。直到18世纪玻璃镜出现后,铜镜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我市现存的馆藏和私藏的古铜镜约110面,从战国到清代一应俱全。”据吴炜介绍,扬州境内春秋时期的铜镜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铜镜出土于早期的汉墓中,主要是楚式镜,数量也不多。其特点是镜壁薄,镜缘上翘,多三弦钮,镜背面纹饰多为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 两汉时期,汉代铜镜制作工艺和艺术表现手法有了很大发展。两汉时期,铜镜逐渐厚重,钮多作半球形,或作柿蒂形。主题纹饰朴素,图案结构简单,改变了战国时期那种严谨细密的风格。主要流行的镜子主要有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四乳禽兽纹镜。 到了唐朝,铜镜的形状呈现多样化,一改以前全是圆形的形状,出现了菱形、正方形等;而到了宋代,则更有了带柄铜镜,镜钮也取消了;元明清之际,图案全是仿古的,用古代图案进行装饰,出现了铭文,并标明了生产的作坊,商品意识渐浓。 是唐代主要铸镜中心之一 时至隋唐,扬州铜镜得到了更大发展,成为向皇家贡奉的最重要贡品之一。唐代扬州铜器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地位。 天宝年间,列全国货物于都城长安广运潭上,接受玄宗皇帝检阅。潭上排列的第一条船就是扬州的货船。当时长安妇女广为传唱:“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而在铜器中又以铜镜最为出色。因其制作精细、纹饰优美,铜镜既作为朝廷贡品,又作为生活日用品、外销品生产。 扬州铜镜生产始于隋代,且铸镜工艺已达到一定水平,颇受当时朝廷喜爱。《洛河记》中载:“隋炀帝喜奢侈,幸江都,王世充献铜屏,帝甚喜,擢江都通守。” 进入盛唐时期,由于扬州城池扩大,人口增多,运河便利,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扬州商业、手工业的发展。此时扬州生产的铜镜量大质高,纹饰摆脱了前期铜镜纹饰的拘束和谨严,出现了自由豪放和新颖的风格,纹饰的布局生动自然,镜子的式样也较丰富,除圆形、方形外,大量出现了方亚形、葵花形、菱花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其纹饰、图案为研究古代纹样、神话故事、诗歌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据了解,目前扬州博物馆收藏唐代铜镜近百面,外形多样,有圆形、方形、亚字形、葵花形、菱花形。纹饰以动植物、铭文、人物居多。 至唐中晚期,铸镜业得到更大发展,朝贡特产铜镜大增,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扬州已成为我国唐代主要的铸镜中心。 1979年扬州曙光仪器厂检验组化学分析了唐四神镜和唐双鸾镜,前者铜、锡、铅的合金成分为:68.60%、23.60%、6.08%;后者为69.30%、21.60%、5.45%。这与国内外学者分析化验唐代的铜、锡、铅比例相一致。另外还加入了水银成分,不仅增加了镜面的厚度,还增加了光明度,扬州铜镜愈久弥新,就是这个道理。 “铜镜文化”催生收藏热 古镜的收藏价格,按年代、大小、品种各有不同。 按年代来分,战国、唐镜价格最高,汉镜仅次,宋、元、金时代的铜镜价格较低,明、清时代铜镜就不太值钱了。按大小来分,200mm以上、50mm以下的镜种较珍贵。按品种来分,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蟠螭纹镜,汉镜中的重圈铭文镜、规矩镜、神兽镜、画像镜,隋唐镜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花鸟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等均是镜中珍品。而上述年代的特殊镜种,譬如镏金、错银,镂空彩绘,螺钿镜等则更为珍贵。 按古镜不可再生产原则,其收藏价值和鉴赏价值均很高。不只在国内,在日本,早在1920年左右就有人在收藏研究中国古镜。近几年,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收藏铜镜的队伍,特别是近期房市、股市的低迷和跳水,不少人投资转向古玩类,已形成“铜镜文化”和收藏热。不过据了解,日常容易收藏的一般品种均在几十至几百元间,并非高不可及。
0
3
少见,虽然破了,也比拥有假的强。
43
242
328
有奖品没有,有了就上小手镜图,呵呵
2
148
152
可惜了
雅藏斋: 有奖品没有,有了就上小手镜图,呵呵
上来分享啊。,兄弟都锈到这份上了,那还有奖品啊。
42
小精品,就是品相差了些,遗憾
25
镜子就是玩极小和极大。看是汉魏六朝小镜,非实用品,厌胜所用
7
640
654
欣赏
身份已验证:公少斌 天津市
信古斋主人: 镜子就是玩极小和极大。看是汉魏六朝小镜,非实用品,厌胜所用
呵呵,还是个花镜啊。谢谢,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