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252943 | 回复 297

    喜迎2015新年征文专题帖----2月25日截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6-04
    最后登录
    2022-12-16
    楼主 发表于2015-01-06 14:56:33

     追寻远古的足迹  
        
                                   西北一品狼

          我,生活在甘肃省崆峒大地上的人们从何而来?最早的先祖们如何生存?这片土地从何时开始孕育人类又如何繁衍生息至今。
         现代的人们也许在忙碌中早已将这些本来绕有趣味颇有意义的话题都已淡忘,然而了解历史,追溯先祖,探索远古是我们无可推卸的责任。“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怀着这种情感和天生强烈的好奇心,我跟随当地文物普查小组队工作人员一起,经历了一场追寻远古足迹的探寻发现。
        平常不过的黄土梯田的埂子上,鲜艳的红色一角裸露在人们的视线里,轻轻挖去周围土层,一个红陶缽!属于仰韶文化时期,敛口、圆唇、腹下斜收,小平底,泥质红陶,素面。虽已破损,但它给了我许多惊喜,这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的生活用具!这证明了在这个古文化遗址上,就曾有我们的先祖繁衍生息。而更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想象中的远古文明竟就在我们的足间指边,平日里被我们不经意地忽略。
         接下来我随着普查小组的工作人员在这座山的各个角落看到了无数散落地或半掩地碎片,他们称它为陶片。有红陶、灰陶,有加沙、细泥,引人注目的是这些陶片上的纹饰,有篮纹、蜂窝纹、绳纹和方格几何纹等,划纹、弦纹、绳纹和附加堆纹等纹饰。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用具为陶质,精美的彩陶也是仰韶文化独具魅力的特征,我们的祖先在5000千年前就已懂得欣赏美,并在实用的基础上创造美,这看似普通的碎瓦残片竟是“文明的碎片”!
          在半山腰,工作人员发现了房屋的房基遗迹,这是以农业为主的仰韶文化时期的村落,房屋大多20到30平方米,有长方形、圆形。他们的房屋均向阳、避风、近水源。周围有散落的石器、骨器,用于农耕的生产工具石斧、石刀、石铲被打磨的极为光滑锋利。在半山坡,我们还发现了较大的灰坑,越往后期,灰坑的体积越大,堆积层越厚,显示了当时生产力更加发达。这便是仰韶文化后期人们的居住、储藏或作他用的地方。
         这些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了五六千年以前,这依山傍水的崆峒大地曾是我们先祖生活的美好家园。我们的先民在这里点燃了崆峒文明的第一堆篝火,孕育了崆峒文化。今天的考古工作者们顶着骄阳烈日、迎风冒雨,整日翻山越岭、钻沟爬洼所开展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使得一个个古文化遗址、遗迹重现,也让我们重温了先民们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历史,从这一点来说普查工作也显得意义重大。更令人感慨的是这次文物普查中,为提高时效性和相关标本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完整性,充分运用了信息网络、GPS 定位系统等科技手段,用现代高科技去追寻远古足迹,二者同时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现着自己的魅力,演绎着人类智慧的飞跃。
         正是这次追寻远古的足迹,使我走上了收藏之路。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6-04
    最后登录
    2022-12-16
    1楼 发表于2015-01-14 22:54:54

    收藏随感西北一品狼
     

        爱上收藏也有几年了,开始的时候,在办公室摆些古代的物件,和它们为伴的时候,觉着心里非常踏实,慢慢的,我就走近了这些古代的东西,它们就像一座巨人一样,时时刻刻站在我的眼前,这种诱惑使我不得不去研究它们,了解它们曾经的苦辣人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路成立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喜欢收藏,成天沉迷于网页浏览,鱼龙混杂理不清头绪,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古泉原地。热情的服务,清新的版面,让我喜欢上园地。记得2011年6月第一次出手,购买了铜圆,并且也得到了小利,随后的那段日子里,频繁的购买铜圆,也带动园地小热闹了一会!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在出差的机会,经常会去各地的市场瞎逛,什么都看,但什么都不懂,觉得游历在那儿就是一种享受。去的次数多了,对一些东西有了兴趣,迫于囊肿无物,也不敢下手。由于对摄影的热爱,对胶片机的情感,开始盘算着买了几台过去的旧相机。其实,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相机还是相对比较便宜。国产的几百元就可以收入怀中,当然进口还是不敢靠近,动辄都要几千元的。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摄影的时候,一台几十元的红梅相机还是借同村伙伴哥哥的,由于当时同伴的哥哥是银行的职员,家里相对比较殷实,据说那台红梅相机是花了56元买来的,当时也不便宜,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作呢。在潘家园的时候,我也遇到了这样的相机,看着它非常眼熟,也让我想起了学习摄影的时代,当时就花了400元买了回来,放在办公室,感受着曾经的温暖。虽然现在每天手上拿着全世界最好的尼康D4,但是从没有感受到这台机器给我的快乐。慢慢,我收藏了珠江、海鸥等相机,价格都是几百元一台的,每天与它们为伴,心里就会有一种安然。有时候,还可以顺便拿下来把玩一下。
        这些年,瓷器成为主攻方向,从瓷片到物件,然后进入到每一个时代,瓷器里可是有着大乾坤啊。刚开始的时候,我主要收藏一些民国的东西,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囊中羞涩啊,民国的东西比较便宜,同时假货也少。从民国开始,慢慢的向古人靠近,清代的、明代的、宋代的都开始收藏。每一件物件都会有着它自己本身的传承关系,比如青花,元代的时候的器型、花纹、色彩等等都反应着当时官方和民间人们对审美的追求。到了明代的时候,早期的永宣追求什么,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追求什么,晚期的嘉万追求什么都是与其统治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的。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再去了解每个统治者的特点,比如正德皇帝喜欢女色,正德十四年的时候,他去大同,看到了一个乐工老婆就招回来给自己享受了,由于这个女性是回族,他为了博得这个女人的开心,这个时期就烧造了不少伊斯兰风格的瓷器。其实,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要一点一点去学习和记忆的。清代的时候,由于每个皇帝的学养不同,他们对瓷器烧造就有了不同的追求。与官窑相比,民间人们的追求基本与当时皇帝的审美是差不多的,只是民窑的东西比较粗糙而已。
        从园地中,买的一些老窑瓷器货真价实,为我在瓷器的学习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感谢园地这个平台。
         收藏的另一个乐趣是可以逼迫着你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尤其是各个朝代的历史知识,帝王变迁,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收藏一定是这样的,要先了解清楚每个朝代的历史文化状况,而这些物件都是在这些大坐标中的一个个小点点儿,如果没弄清楚每个朝代的状况,要玩收藏,还真不容易,你总是会顾此失彼的,经常会一叶障目,拿到的东西就会问题比较多。
        游荡在收藏的行列中,常常会因为物件和钱而发生内心的纠葛,那是一种痛,当然也是一种快乐。与这些数百年数千年的古物对话,那是一种伟岸的感觉,常常会觉得自己穿越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汹涌壮阔,波澜迭起。回想起来,这是一场和历史对话的艳遇,身处其中,乐趣无穷。

     

    — 此帖于 2015-01-14 22:56:26 被 西北一品狼 编辑过 —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6-04
    最后登录
    2022-12-16
    2楼 发表于2015-01-19 10:14:07

    走进“原始部落”
         崆峒人类发祥地之一,崆峒六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国内道源圣地之一,崆峒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点之一,崆峒……
         时间的脚步轻轻一跨,就是悠悠千年,泾河仍滔滔不息地从胭脂川流进甘肃省平凉境内。崆峒区纵横1936平方公里的黄土地,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千年黄土层的压积,正蕴藏了我们中华古老文化的一脉遗产。漫步在这片土地上,自豪而附有神韵,从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点崆峒山游玩下来,脚步轻轻一跃,便来到了崆峒山之北,泾河北岸的“原始部落”西沟遗址。
        据县志记载,1976年,文物工作者在崆峒山一带发现了原始社会人群活动的痕迹。其活动的时间可追溯到中更新世,距今已有十多万年的历史。八十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已在崆峒山附近,找到了人类使用过的打制石器,证实约在五万年的晚更新世时期,平凉境内的人类活动范围已相当广泛。
         漫长而又艰苦的岁月,把平凉的远古居民带进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组织开始由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转化。崆峒区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遗址分布得相当稠密。这些遗址多数分布在河床两岸,背风向阳,接近水源地带的川台地上。文化层堆积越厚,证明人们在此定居的时间越长。特别有意义的是,不少古遗址,时隔数千年之后,至今仍然是人们定居的村落,如现在的西沟村、庙底下、蒋家沟、二天门、苏家台等村的村民还住在原始人们居住过的遗址上。可见我们的先民在选择定居条件时,自古以来都是极为慎重和周到的。
         在崆峒区境内共发现各种古文化遗址几百处,在海拔1894米的崆峒山中台、凤凰岭一带发现了发现了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过渡类型的常山下层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出土的陶器有,属于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的敛口、圜底红陶钵,平口、细砂、腹施划纹的红陶尖底瓶,平口沿、敞口、曲颈、腹施黑彩变形涡纹的细泥红陶罐,夹砂红陶瓮等。所见住室全系半地穴式,住室地表有火烧硬面;墓葬全系土坑竖穴墓。出土属于常山下层文化类型的器物有:磨制的石斧、石石奔、石凿、石刀、石弹丸、石纺轮、骨锥等;生活用具有敞口、短颈、鼓腹、平底、腹施兰纹桔黄色泥质陶罐,直口三袋足、腹施绳纹桔黄色夹砂陶鬲等。
         由于原始农业和牧业形态交错往来与相互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化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生活在以崆峒山为基地的原始先民们,用石器、木器和角器等劳动工具从事狩猎和采集,并学会了取火用火。由于大自然给人们带来许多灾难,自然界十分险恶,凶猛的野兽,气候的剧烈变化给先民们带来极大的威胁和痛苦。夏天,狂风拔树,暴雨倾盆,电闪雷鸣,惊天动地。冬天,寒流侵袭,冰天雪地,动植物大批死去。先民们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顽强的斗争。在今天的崆峒山中台、凤凰岭,山下的西沟、庙庄、庙底下、蒋家沟、西塬头遗址上,都留下他们的狩猎工具和用火痕迹,他们是迄今发现的崆峒区境内最早的居民。尤其是西沟村,它处在特别的地理位置,而且面积大、文化层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西沟遗址位于崆峒山后峡,望架山之北,崆峒山后峡的山沟,人称西沟。而今,村民们居住在西沟两侧。西沟东约150米的另一条山沟叫东沟,东沟以东是庙庄遗址。西沟遗址位于西沟西侧约150米的西沟村和圆顶山的东、南两面山坡上。高出河床约100米。地质为黄土。遗址范围东至东庄沟,西至圆顶山半腰,南至圆顶山南山脚,北至西沟村北边。面积约400×350米,文化层厚约5米。暴露遗迹有灰土层、炕坑、陶窑、白灰面住室等。暴露遗物有彩陶、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等。从采集标本的残片可以看出有:钵、碗、盆、罐、鬲、尖底瓶等。部分陶片有火烧烟熏的痕迹。残片纹饰有素面、蓝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划纹、蜂窝装纹。
         从以上西沟遗址暴露的遗迹、遗物及附近遗址出土的完整器型分析,可以想象五、六千年以前生活在崆峒山、西沟一带原始居民生活的繁荣景象。他们利用崆峒山繁茂的森林,从事狩猎就采集,利用山下肥沃的土地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他们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得来的果实。在长期的劳动中,制造工具的技术逐步提高,先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制造出多种多样的石器,使工具更加锋利和精巧,后来,他们还掌握了在石器上打眼穿孔的技术。平凉市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蒋家沟遗址出土的长约50厘米的石斧,称得上全区最大的一件石造工具。西沟遗址灰坑中还发现大量烧过的动物骨头,住房白灰面附近有烧火的痕迹。这足以说明,先民们懂得用火照明、取暖,防御和围歼野兽,用火来烧烤食肉。他们夏天用树叶缝制简单的衣服纳凉遮羞。冬天用兽的皮毛缝制简单的衣服防御寒冷。他们还能够建造半地穴式住房。如西沟原始居民多是在山坡上挖出一个宽约3米,高约11.7米,深3米左右的土槽,上面用木头、泥土和草搭上顶棚,地面及墙壁涂上白灰泥巴,考古学把这种遗迹习惯叫白灰面或白灰层。经过几千年的地层叠压,留下了今天的痕迹。原始人通过造房子,提高了先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和定居创造了条件。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制陶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1985年,西沟遗址东南约2公里的西塬头遗址出土了一件高30.7厘米,直径31.3厘米,口径29.7厘米,底径14.7厘米的彩陶罐。该罐为泥质桔红色陶、侈口、宽平口沿、粗颈、园肩、鼓腹渐收、平底,颈肩施黑彩,腹上与肩部上下分别有三周弦纹之间绘四组变形涡纹,口沿上有四组对称的由多条黑彩细直线组成的纹饰。该陶罐器型规整,为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彩陶中的精品。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为一级文物。西沟遗址虽未出土完整的器物,但从遗址暴露采集的陶片可以看出,西沟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时代延续时间长,先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辛勤劳动,创造了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优美的陶器、创造了各种器皿造型,创造了图案,创新了色彩,也发展了对艺术的认识和艺术的创造才能。尤其在纹饰上是显现更鲜明,图案花纹构思巧妙,布局匀称,线条流畅优美,器物造型权衡比例协调,朴实大方,实用美观。装饰图案已具有变化统一,对比调合,平衡对称,色泽配合明快优美的特点。这些都是先民们生产活动长期实践的结果。通过这些文物标本,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文化和先民们的生活状况;更反映出我国的原始装饰艺术,具有极其质朴的真实性和一定的象征性,更有艺术上帝生动性和想象力。现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是弥足珍贵的,是我国美术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五、六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出的这样丰富和精美文物,足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崆峒,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沟,作为崆峒大地上一块充满神奇魅力的土地,在人们不懈的探索中,揭起神秘的面纱,露出庐山真面目。同时在当今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开发中,西沟遗址肯定会为崆峒旅游文化增添新的内容,绽放新的光彩。

    实名认证
    好评
    1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6-04
    最后登录
    2022-12-16
    3楼 发表于2015-01-21 21:19:02
    走进“原始部落”
         崆峒人类发祥地之一,崆峒六大武术流派之一,崆峒国内道源圣地之一,崆峒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点之一,崆峒……
         时间的脚步轻轻一跨,就是悠悠千年,泾河仍滔滔不息地从胭脂川流进甘肃省平凉境内。崆峒区纵横1936平方公里的黄土地,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千年黄土层的压积,正蕴藏了我们中华古老文化的一脉遗产。漫步在这片土地上,自豪而附有神韵,从首批全国5A级旅游景点崆峒山游玩下来,脚步轻轻一跃,便来到了崆峒山之北,泾河北岸的“原始部落”西沟遗址。
        据县志记载,1976年,文物工作者在崆峒山一带发现了原始社会人群活动的痕迹。其活动的时间可追溯到中更新世,距今已有十多万年的历史。八十年代初,文物工作者已在崆峒山附近,找到了人类使用过的打制石器,证实约在五万年的晚更新世时期,平凉境内的人类活动范围已相当广泛。
         漫长而又艰苦的岁月,把平凉的远古居民带进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组织开始由原始人群向氏族公社转化。崆峒区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遗址分布得相当稠密。这些遗址多数分布在河床两岸,背风向阳,接近水源地带的川台地上。文化层堆积越厚,证明人们在此定居的时间越长。特别有意义的是,不少古遗址,时隔数千年之后,至今仍然是人们定居的村落,如现在的西沟村、庙底下、蒋家沟、二天门、苏家台等村的村民还住在原始人们居住过的遗址上。可见我们的先民在选择定居条件时,自古以来都是极为慎重和周到的。
         在崆峒区境内共发现各种古文化遗址几百处,在海拔1894米的崆峒山中台、凤凰岭一带发现了发现了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过渡类型的常山下层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出土的陶器有,属于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的敛口、圜底红陶钵,平口、细砂、腹施划纹的红陶尖底瓶,平口沿、敞口、曲颈、腹施黑彩变形涡纹的细泥红陶罐,夹砂红陶瓮等。所见住室全系半地穴式,住室地表有火烧硬面;墓葬全系土坑竖穴墓。出土属于常山下层文化类型的器物有:磨制的石斧、石石奔、石凿、石刀、石弹丸、石纺轮、骨锥等;生活用具有敞口、短颈、鼓腹、平底、腹施兰纹桔黄色泥质陶罐,直口三袋足、腹施绳纹桔黄色夹砂陶鬲等。
         由于原始农业和牧业形态交错往来与相互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化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生活在以崆峒山为基地的原始先民们,用石器、木器和角器等劳动工具从事狩猎和采集,并学会了取火用火。由于大自然给人们带来许多灾难,自然界十分险恶,凶猛的野兽,气候的剧烈变化给先民们带来极大的威胁和痛苦。夏天,狂风拔树,暴雨倾盆,电闪雷鸣,惊天动地。冬天,寒流侵袭,冰天雪地,动植物大批死去。先民们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顽强的斗争。在今天的崆峒山中台、凤凰岭,山下的西沟、庙庄、庙底下、蒋家沟、西塬头遗址上,都留下他们的狩猎工具和用火痕迹,他们是迄今发现的崆峒区境内最早的居民。尤其是西沟村,它处在特别的地理位置,而且面积大、文化层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西沟遗址位于崆峒山后峡,望架山之北,崆峒山后峡的山沟,人称西沟。而今,村民们居住在西沟两侧。西沟东约150米的另一条山沟叫东沟,东沟以东是庙庄遗址。西沟遗址位于西沟西侧约150米的西沟村和圆顶山的东、南两面山坡上。高出河床约100米。地质为黄土。遗址范围东至东庄沟,西至圆顶山半腰,南至圆顶山南山脚,北至西沟村北边。面积约400×350米,文化层厚约5米。暴露遗迹有灰土层、炕坑、陶窑、白灰面住室等。暴露遗物有彩陶、泥质红陶、夹砂红陶等。从采集标本的残片可以看出有:钵、碗、盆、罐、鬲、尖底瓶等。部分陶片有火烧烟熏的痕迹。残片纹饰有素面、蓝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划纹、蜂窝装纹。
         从以上西沟遗址暴露的遗迹、遗物及附近遗址出土的完整器型分析,可以想象五、六千年以前生活在崆峒山、西沟一带原始居民生活的繁荣景象。他们利用崆峒山繁茂的森林,从事狩猎就采集,利用山下肥沃的土地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他们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得来的果实。在长期的劳动中,制造工具的技术逐步提高,先民们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制造出多种多样的石器,使工具更加锋利和精巧,后来,他们还掌握了在石器上打眼穿孔的技术。平凉市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蒋家沟遗址出土的长约50厘米的石斧,称得上全区最大的一件石造工具。西沟遗址灰坑中还发现大量烧过的动物骨头,住房白灰面附近有烧火的痕迹。这足以说明,先民们懂得用火照明、取暖,防御和围歼野兽,用火来烧烤食肉。他们夏天用树叶缝制简单的衣服纳凉遮羞。冬天用兽的皮毛缝制简单的衣服防御寒冷。他们还能够建造半地穴式住房。如西沟原始居民多是在山坡上挖出一个宽约3米,高约11.7米,深3米左右的土槽,上面用木头、泥土和草搭上顶棚,地面及墙壁涂上白灰泥巴,考古学把这种遗迹习惯叫白灰面或白灰层。经过几千年的地层叠压,留下了今天的痕迹。原始人通过造房子,提高了先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和定居创造了条件。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制陶技术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1985年,西沟遗址东南约2公里的西塬头遗址出土了一件高30.7厘米,直径31.3厘米,口径29.7厘米,底径14.7厘米的彩陶罐。该罐为泥质桔红色陶、侈口、宽平口沿、粗颈、园肩、鼓腹渐收、平底,颈肩施黑彩,腹上与肩部上下分别有三周弦纹之间绘四组变形涡纹,口沿上有四组对称的由多条黑彩细直线组成的纹饰。该陶罐器型规整,为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彩陶中的精品。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为一级文物。西沟遗址虽未出土完整的器物,但从遗址暴露采集的陶片可以看出,西沟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时代延续时间长,先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辛勤劳动,创造了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优美的陶器、创造了各种器皿造型,创造了图案,创新了色彩,也发展了对艺术的认识和艺术的创造才能。尤其在纹饰上是显现更鲜明,图案花纹构思巧妙,布局匀称,线条流畅优美,器物造型权衡比例协调,朴实大方,实用美观。装饰图案已具有变化统一,对比调合,平衡对称,色泽配合明快优美的特点。这些都是先民们生产活动长期实践的结果。通过这些文物标本,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文化和先民们的生活状况;更反映出我国的原始装饰艺术,具有极其质朴的真实性和一定的象征性,更有艺术上帝生动性和想象力。现在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是弥足珍贵的,是我国美术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五、六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出的这样丰富和精美文物,足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
          崆峒,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西沟,作为崆峒大地上一块充满神奇魅力的土地,在人们不懈的探索中,揭起神秘的面纱,露出庐山真面目。同时在当今蓬勃发展的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开发中,西沟遗址肯定会为崆峒旅游文化增添新的内容,绽放新的光彩。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