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1222324252627282930下一页 转到
    查看 189208 | 回复 295

    [讨论] 也说宋母钱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阔缘
    实名认证
    好评
    118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4-07-20
    最后登录
    2024-06-15
    260楼 发表于2018-01-22 20:03:46

    很有道理,学习了。

    离线 quanyiyou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2-09-13
    最后登录
    2023-10-27
    261楼 发表于2021-12-25 23:30:39

    很久没买钱币了,最近两年买了些纸币。玩的过程中,发现纸币对品相要求极高,品相对价格影响也极大!咱们对比着想,品好的的古泉,卖高价其实也是合理的。但目前母钱的判定标准实在是有点随意。实际上,客观的说,目前有些探讨母钱的标准也不能说不对,但过于片面了。

    换个思路,大家想想,目前印钞公司的装备能流入民间么?古代的母钱怎么管理那么随意?就可以被人拿走或者捡走:)?或者扔到行用钱里,等今天的爱好者收藏?或者当时统治阶级流通行用钱数量不够,用那些个母钱补数?

    任何时候,初铸或者开始发行的一批钱,肯定个头大,也都非常漂亮,有些也会整修,给钱监官员或者某些官员看,这些钱币官员也可能自己留存,并不违法,大家现在看到的母钱很可能是这些钱(大家算算数量)。私下留存母钱,按理任何朝代都应该算违法的!

    个人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离线 聚泉上人
    正式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12-20
    最后登录
    2024-06-14
    262楼 发表于2021-12-26 08:18:47

    苟不苟同的不知道,不过从实际情况和逻辑推理考虑。现在一年的钱币***量或为前辈大师所在时期100年的***量总和。多少当年的五十名珍已经淡出,这是事实。当代的人们在大量的***钱币中发现、总结,进而出现铜母的概念也必在情理之中。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中发现前人未解的答案更在情理之中。/理论严谨,条理清晰,赞同并留存

    2024-02-28 转正
    离线 聚泉上人
    正式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12-20
    最后登录
    2024-06-14
    263楼 发表于2021-12-26 08:30:17
    瘦骨铜声:

    用母钱翻砂铸子钱是一个事实,至于各人找的母钱是否是母钱,这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完全是两回事。不能相互作为证据。

    清钱的制造流程是雕母,母钱,样钱,子钱。宋钱是这个流程吗?不得而知。

    母钱就是一个工具。必须有批量的母钱,才能制造更大量的子钱。

    华谱曾经让很多人受益,北宋铜钱谱又让新一代受益。时代在进步。古泉收藏也会发展。前辈.../赞同

    2024-02-28 转正
    离线 聚泉上人
    正式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7-12-20
    最后登录
    2024-06-14
    264楼 发表于2021-12-26 08:48:33
    理想与现实:

    网上所见关于宋母的文字(1):宋代川铸铁母白铜居多厚肉,钱肉中间都是凸起的。宋元铁母较多,其中大字稍少。早期北宋铁母较薄。祥符铁母品相均不好。四川发现木头做的铁母,有元丰、圣宋等,外观与铁钱相同,但质量轻薄。皇宋铁钱多而铁母少可能当时采用了木母。(2):宋钱面范深则承担钱币几乎全部深度,因而宋钱几乎看不到合范线。宋钱范线一律在钱背。而且铸钱不熏模,精度要求不高。    ?(3)木材做雕胚。遇...-/有研究价值,留存

    2024-02-28 转正
    离线 wm12
    实名认证
    好评
    30
    差评
    2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2-12
    最后登录
    2024-06-13
    265楼 发表于2021-12-26 11:30:03
    聚泉上人:

    苟不苟同的不知道,不过从实际情况和逻辑推理考虑。现在一年的钱币***量或为前辈大师所在时期100年的***量总和。多少当年的五十名珍已经淡出,这是事实。当代的人们在大量的***钱币中发现、总结,进而出现铜母的概念也必在情理之中。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中发现前人未解的答案更在情理之中。/理论严谨,条理清晰,赞同并留存

    非常同意这个观点!

    离线 木子合一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5-31
    最后登录
    2023-08-06
    266楼 发表于2021-12-26 16:13:02

    鉴赏

    身份已验证:李海臣 辽宁调兵山

    离线 泗河南岸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10
    最后登录
    2023-07-29
    267楼 发表于2021-12-26 23:42:29

    你所说的所谓民国大家,钱币收藏几百上千年了,前人大师们终生沉迷钱币(有些花尽家产)的那批人只重视纲目稀奇古怪的钱币,实话实说,除了马定祥以外很多都是版盲

    离线 泗河南岸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10
    最后登录
    2023-07-29
    268楼 发表于2021-12-26 23:44:30

    北宋钱荒特别严重,又没到南宋那样乱发纸币铁钱,用完的工作母为啥不能参流通啊

    离线 泗河南岸
    实名认证
    好评
    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9-11-10
    最后登录
    2023-07-29
    269楼 发表于2021-12-26 23:50:22

    你所说的那些,钱币收藏几百上千年了,前人大师们终生沉迷钱币(有些花尽家产)的那批人由于时代因素明清钱传世很多,上海那帮人对明清钱研究确实有优势,但是只重视稀奇钱,对铸造模具不太重视,更不重视研究版别,他们对于高古钱币的过手量肯定没河南钱币贩子多,对宋辽金钱过手量远远远远低于沈阳那帮原坑贩子

    — 此帖于 2021-12-26 23:51:47 被 泗河南岸 编辑过 —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上一页21222324252627282930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