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查看 2182 | 回复 17

    [讨论] 秦二世半两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xinyao299
    正式会员
    好评
    1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9-07
    最后登录
    2024-06-19
    10楼 发表于2014-10-13 22:11:34
    hearts:
    原文我从cnki上下载看了,仅对于“秦二世半两”的观点来说,有几点体会:
    1、由于没有史籍记载,没有钱范证据,没有出土地层或同器物参照,可见这个说法没有最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因此不会是定论。
    2、由于没有详细的形制或文字的渐变性分析,没有其他半两乃至其他钱币的共出情况分析,没有金属含量测定,没有前瞻性分析,可见这个说法也没有旁证支持,因此也不构成假说。
    所以上述观点最多是个猜想。

    有知网号的一般是学生或者搞研究的。。。每次写个论文下载一堆文献伤不起

    2023-07-15 转正
    离线 hearts
    实名认证
    好评
    2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
    注册时间
    2003-11-16
    最后登录
    2024-06-21
    11楼 发表于2014-10-13 22:16:52
    kensir117:

    谢兄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很多科学上的猜想最初也只是根据规律性总结出的猜想,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有了这个猜想,以后或许大家都留心,或许有明确的出土钱范或出土文献,也许最终就能证实这个猜想是符合史实的。在这里,俺也只能说敬请大家都留意一下吧。:)

    兄言不错,我个人观点,要对这种半两断代,仅从其本身出发是不够的,可以参照我前面所提的方向,对相关材料进行发掘整理。
    多说一句,从猜想层面讲,“粗放型生产造成成品规格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离线 心语小筑
    实名认证
    好评
    6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11
    最后登录
    2024-06-22
    12楼 发表于2014-10-13 22:35:16

    百花齐放,赏泉之余不妨扫盲

    身份证已确认:蔡庆华 广东省乐昌市

    离线 山海方圆
    实名认证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2-03
    最后登录
    2024-06-12
    13楼 发表于2014-10-14 00:18:50

    学习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20
    14楼 发表于2014-10-14 02:08:42
    hearts:

    兄言不错,我个人观点,要对这种半两断代,仅从其本身出发是不够的,可以参照我前面所提的方向,对相关材料进行发掘整理。
    多说一句,从猜想层面讲,“粗放型生产造成成品规格存在较大波动”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兄所言甚是。猜想有了,就需要沿着这个思路去重新整理以前的一些文献资料,看看是不是能重新发掘些什么。当然,“粗放型生产造成成品规格存在较大波动”,在战国乃至酷秦,都存在民间铸造半两者,这是屡禁不止的,睡虎地秦简就描述了秦朝时期民间甲乙两人告官丙丁两人偷铸钱币的事情,自然民间铸钱带来的波动就更多。不过民间铸钱,薄劣者居多。对于官铸钱来说,虽然有波动,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半两的精整程度初步判定那些粗放,那些细致的。比如俺贴子里贴的这几枚钱币,应该均为官铸行用钱吧。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根据兄提供的思路,先找找历史文献吧。
        对于半两钱,大家目前公认的就是《史记·始皇本纪》载“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一事,即指秦国开始由王室铸造货币的流行,标明秦国王室专铸货币制度的确立。这时官家铸造的钱币就是战国半两。当然,民间也在铸造,所以,对于战国半两,就有厚重的,也有薄劣的。但文字风格都是古朴的大篆。
    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史记?平准书》记载: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中,一国之币分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里的“及至秦中”应该理解为秦朝的建立统一了货币,以前的“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都不作数了,统一由官方发行黄金和半两钱。这时候当然官家最初会铸造精美漂亮且“重如其文”的半两钱。这也就是本贴1楼贴出的两枚标准8克左右的官造秦始皇半两。在咸阳秦宫遗址西南的长陵车站,出土窖藏半两钱460余枚。其中3.5厘米的大型半两钱330枚,钱重均在8克左右,完全符合标准半两钱的特征。当然,这个时期还会有民间铸造的不足重的半两参与流通。
    时间到了公元前210年,《史记·六国年表》:“(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帝之会稽、琅邪,还至沙丘崩。子胡亥立,为二世皇帝。杀蒙恬,道九原入。复行钱。” 当然这个“复行钱”是由新即位的胡亥推行的。秦二世胡亥“复行钱”,为重申秦钱制。胡亥重申秦制之史实,物证、史证皆备。如1964年西安三桥镇出土的嬴政三年“高奴禾石铜权”,权上除嬴政二十六年加刻的统一度量衡诏书外,还有二世元年再加刻的重申诏书。《秦始皇纪》云:二世元年应李斯等大臣所请,“具刻诏书”,“尽刻始皇所立刻石”,同样是重申刻石所录秦制、秦令。故“复行钱”的记载,可证明胡亥重新修订并颁定钱制,当然这也就是秦二世半两文字风格与秦始皇半两相类的原因了。
    至于为什么胡亥秦二世半两要厚重,哪得要问一问咸丰皇帝了,他的当百当千大钱或许就是向胡亥同志学习来的,其作用就不解释了,风雨飘摇的清朝与风雨飘摇的秦朝何其似也。《史记平准书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西汉《楚汉春秋》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也曾自铸大钱。秦二世以一枚精美厚重的大钱顶十顶百枚小钱,聚敛钱财,充盈国库,异曲同工了。
    当然秦二世仅仅推行大钱是不足以敛财的,和咸丰帝一样,同时还需要铸造小钱。就是用通货贬值的办法,搜刮民财。当时的通货贬值就是铸造不足值的半两钱,以代替足值的半两钱,钱文面值不变而金属含量大减,作为官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这种轻钱百姓不接受,流通有困难,故要重申行钱法令“复行钱”,说明这种减重钱也是国家所铸,与以前的半两钱币值一样,都受国家法律保护,不许百姓拒绝使用。从始皇陵T2出土的半两钱,直径2.7厘米,重4.1克,合秦制6铢稍强。始皇陵北鱼池村遗址出土的半两钱,直径在2.6至2.8厘米之间,重量在2.2至3.8克之间,合秦制3.3至5.7铢。这些钱例较秦统一不久铸的标准钱,均减轻一半左右,但钱型较整齐,钱文小篆,字形稍长,当属官钱,可能是二世所铸。
    与此基本相合的钱范也有发现。临潼县油王村秦代芷阳遗址手工业作坊区,出土一件铜质半两钱范,主浇道两侧排列半两钱模14枚,钱径2.7厘米。在秦始皇陵东2.5公里处,发现秦铸钱作坊遗址,有两件铜质半两钱范:一件内有半两钱模12枚,钱径2.8厘米;一件内有半两钱模14枚,钱径2.6厘米。钱径均比以前标准钱范显著变小,而与始皇陵T2和鱼池遗址出土的半两钱大小相近。说明此钱范属于秦代晚期遗物,有可能是秦二世“复行钱”后的钱范。
    秦二世即位刚一年就爆发了秦末农民大起义,天下大乱,私铸蜂起。于是制作粗劣,穿孔较大,钱径不到2厘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两,亦称“秦榆荚钱”也出现于市场。可见一国之货币可以反映国力之盛衰。“复行钱”是秦王朝行将倾覆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敲响了“半两钱”走向衰落的丧钟。秦末货币的严重增重、减重变质,与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

    到了刘邦上台,《汉书·食货志》 说:“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 秦二世半两就因为虚值太大也就被毁灭掉,被民铸的榆荚半两代替了。刘邦令民间自铸荚钱,可能与他的无为思想有关。他曾经令陆贾分析秦失天下的原因,陆贾说:“(秦代)事逾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及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刘邦接受秦代二世而亡的教训,采取轻徭减赋、缓刑等“与民休息”的政策,来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离线 闻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9-03
    最后登录
    2021-04-10
    15楼 发表于2014-10-14 10:47:19
    心语小筑:
    百花齐放,赏泉之余不妨扫盲

    是啊,我学习的知识快忘光了。。

    离线 kensir117
    永久会员
    好评
    17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8-26
    最后登录
    2024-06-20
    16楼 发表于2014-10-14 20:54:46

    呵呵,写的太多了,没人看啊:(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8-23
    最后登录
    2016-08-11
    17楼 发表于2014-10-14 20:57:43

    欣赏

    2014-09-16  转正
    违规记录:涉嫌欺诈,信誉可疑,暂缓交流。2014-10-30
    http://bbs.chcoin.com/show-7968139-1.html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