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4 转到
    查看 27418 | 回复 138

    善意提示! 买母要三思而行!!!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楼主 发表于2006-07-14 12:28:00

    这些日子很多朋友连续吃药,发来图片,结果都是买了同一批东西!
    都是山西母钱翻铸的!应该是一人所为!引用鉴定委员会的图!其他图涉及个人不便引用!20067144283648888.jpg
    20067144284937847.jpg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1楼 发表于2006-07-14 12:44:00

    此假直铁母出炉时间稍早.用山西真母翻铸!厚度和文字基本达标!文字稍粗!地章沙粗!流铜多!因为翻铸尺寸缩小外缘和文字显得拥挤!洗去包浆铜质黄.火气大!
    最近新出现的和此工艺一致但又进步了但包浆较单一!
    涉及:乾隆大样三个品种.道光大样,咸丰当五当十.咸丰直小平铁母.咸丰晋小平铁母.咸丰泉小平铁母.咸丰当十铁母.同治当十!
    注意铁母工艺与铜母不同!都文字深立!较厚重.穿口直!更容易作假母的雕母使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4 4:45:25编辑过]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2楼 发表于2006-07-14 12:49:00

    同时我也要为真山西母说几句:
    长治母!不过是山西本土产母钱的代名词!因为太原北郊出产的就是京母钱!山西本土母钱出产在晋中南.长治因为是三省交界的经济中心.所以汇总晋母钱较多!经过总结发现除太原以北.晋中南个大城市出产的母钱都是一样的风格!也就是长治风格!它们是统一的!涉及:长治.璐城.青徐.阳泉.平定.沁县.昔阳等地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06-07-14 12:54:00

    山西母钱的整体风格,文字.穿口!实际就是铁母风格!您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些母钱都是铁母的工艺!您在想想铁钱的真正产地不就是山西吗?从咸丰四年到咸丰九年!
    这里的铜母和铁母工艺和风格都是统一的!
    说明都是一路传承的工艺所制!我们找任何一枚开门的戴书.真书.珍宝当十铁母看看是不是和山西出的铜母钱一个风格:
    文字高立.穿口直!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4楼 发表于2006-07-14 12:59:00

    山西母钱实际是:铁母工艺母钱!
    我们都知道咸丰几乎所有铁钱都是山西产的!这里是戴书.真书.及珍宝当十等铁母的真正产地.承认这些的存在.我们应该山西母钱的存在!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5楼 发表于2006-07-14 13:04:00

     有清一代只有咸丰朝铸铁钱,始造于咸丰四年末五年初 ( 854年)。由于云南铜矿采运受阻,选山西平定设宝泉分局,即山造钱。解京搭放军饷,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
     铁钱局公所是鼓铸铁钱的领导机构。初设四厂,月铸铁钱五卯,共铸当十钱甘一万六丁八百五十八串。制钱四十九万八千零四十串。八年增为五厂,共225炉,每炉五卯,月铸廿六万五千六百廿五串。九年四月铁钱局共铸制钱三百廿余万串。后增至九百数十万单。咸丰九年七月裁撤铁钱局。始用铁钱时,市场缺少零钱,并不歧视,后数量增多,又铸当五,当十。当千大钱,铁钱贬值停造,它是特殊经济形势下通货膨胀之产物。铁贱铜贵,铁易氧化锈结。铁钱虽百无一是,但钱币文化内涵却很丰富。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6楼 发表于2006-07-14 13:11:00

    另人痛心的.山西母钱因为有铁母的工艺性质.高立深峻的文字.干净垂直的穿口成了翻铸假母钱的好工具!这些假母的杀伤力远高于那批头炉道光加刀的假母!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7楼 发表于2006-07-14 13:16:00

    另:我的经验,真山西母铜质大多隐青.这批假铜很黄,火气大.个别有铲地章流铜的痕迹!
    我的提醒纯善意,为大家好!不对个人,不希望学术讨论以避免不愉快!见谅!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8楼 发表于2006-07-14 13:18:00

    新假此类包浆者多!20067145181161800.jpg
    20067145181763404.jpg

    离线 扶摇子
    一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5-02-14
    最后登录
    2021-04-10
    9楼 发表于2006-07-14 13:27:00

      清代     清代制钱在山西的铸造可上溯到顺治年间,当时户部设宝泉局,工部设宝源局,铸顺治通宝钱,并“颁行各省,开炉鼓铸”,钱文为汉、满两种,正面铸“顺治通宝”四个汉字,北面铸“宝泉”两个满文。“直省则以局名……山西曰原”。“雍正七年更定各省钱文……山西曰‘宝晋’”,此后,山西铸钱局名“宝晋局”。宝晋局原设六炉,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后“只开四炉”。道光四年(1824)后因银贵钱贱,全国铸炉渐减至道光九年,山西铸钱炉“一并停止”,后道光二十三年又“遵户部咨,先以四炉开铸”。咸丰初年,全国各铸钱局开铸当十到当千大钱。宝晋局在咸丰四年(1854)亦开铸当十大钱,因“成本过重”,“每年共亏折钱五万九百余串,合银二万余两”。只得暂行停铸,并“移炉就铁,……在平定州设局安炉,铸铁钱解京”。“原由户部派员督办,在准部改为晋省接办”。铁钱铸出“无法畅使,难以流通”。后铸炉时有停开,光绪十三年(1887)山西“宝晋避遵旨派员赴天津买铜(进口铜)开炉鼓铸”,“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先开一炉”,“光绪二十六年添一炉鼓铸制钱”。以后,制钱渐被铜元所代,各省竞相改铸铜元,制钱铸炉即告终结。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78910下一页... 14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