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查看 9847 | 回复 57

    [讨论] 半两钱起源与秦钱制变更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12-11-14
    最后登录
    2022-02-15
    楼主 发表于2014-09-09 16:35:49

    半两钱起源与秦半两钱制变更述略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收藏研究半两钱币,今对半两钱的产生、演变有较明晰的认识。观点叙述如下:
       1.秦青铜铸币的产生
       战国中叶,秦东临的魏国完成了政治制度改革,确立了地主阶级政权,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一度成为强国。前385年,被旧势力排挤的公子连,即后来的秦献公流亡于魏国,在魏国的帮助与国内新兴势力的接应下回到秦国夺回了政权,并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这一时期,魏国对秦的政治、经济影响至深,亦包括货币方面的影响。“重一两”与“半鐶”鐶钱,应该是在这一时期受魏国鐶钱货币形制影响下产生的。鐶钱在当时各诸侯国各类货币中,是最具有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优点的货币形态。
       我的研究表明:秦在最初铸造青铜铸币设计时,除币形借鉴了魏国鐶钱优点,币文设计是在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贝与玉币(已被考古发掘证实)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对“重一两”鐶钱币文的释读,我认为应读作:“重一两·十二·一珠”(图1),即1枚“重一两”鐶钱与当时流通的12枚贝币或1枚玉币等值;“重一两·十四·一珠”(图2)是贝币贬值后的调整


    以上为童德明藏品
     2.“重一两”鐶钱如何过度到半两钱的
    ,,“重一两”鐶钱铸造流通时间不长,贝币由于严重贬值而退出了流通。贝币退出流通后,“重一两”鐶钱7字之多的钱币文字,以贝纪值就失去意义,能存续的只是“纪重”(商品交易价值折算,也就不再以贝作为衡量尺度)。“重一两”鐶钱是针对贝币设计铸造发行的,贝币退出流通,“重一两”鐶钱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变更钱文,铸造新币,于是半两钱应运而生并取代了“重一两”鐶钱与“半鐶”钱。半两钱承袭了“重一两”“半鐶”鐶钱的形与二等子母相权的币制。这种承前启后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可以得到相互印证。大钱、小钱实物见图3、图4.


     3.秦惠文王半两钱制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起来,秦惠文王执柄政权后继续贯彻孝公制定的招徕贤士,富国强兵,向东称雄的基本国策。鉴于扩军备战需要大量资金及军事装备所用铜材,及半两钱二等货币大小混乱流弊情况,采用更改币制办法,改二等币制(半两钱由“重一两”及“半鐶”演变而来,初型与制分为大小两种字母相权,均与前者类同)为一等币制,并由中央颁布型制(质重如其文),铸造铜子范分发各封、郡国铸钱(笔者有转论不多赘述),即<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的“秦惠文王生十九年而立。立二年初行钱”。出土实物(见图5、图6)与四川青川县郝家坪50号战国墓葬出土的半两钱雷同(同出土有秦武王4年12月纪年木简)。秦惠文王半两钱实物没有发现直径在34毫米以上,质量超过13克形制的钱。



    4.秦始皇再更币制
      秦武王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前这一阶段时间,国家的工作重点放在消灭六国战争上,半两货币出现盗铸等流弊现象,及半两流通“恶美杂之”,老百姓“勿敢异”的情况。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再改币制,改半两钱一等币制为大小子母相权的二等币制。从陕西出土的大量这一时期的仅大小两种小篆文,及没有发现传形钱分析,图7(直径35毫米左右,质量在8克上下。该类钱至今没有发现传形钱)、小钱(直径31毫米左右)系秦始皇铸造发行的二等 货币 。

     5.秦二世“复行钱”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二世皇帝“复行钱”,我认为是秦二世对秦惠文王“重如其文”一等货币钱祖制的重申与变更。
      以上秦各期货币我有专论,此处不多细述。

    身份证已确认:王泰初  西安市

    离线 懒的去想
    二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20
    最后登录
    2023-12-28
    1楼 发表于2014-09-09 16:44:29

    学习

    实名认证
    好评
    9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2-13
    最后登录
    2024-06-27
    2楼 发表于2014-09-09 16:48:37

    学习

    离线 闻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6-09-03
    最后登录
    2021-04-10
    3楼 发表于2014-09-09 17:03:43

    欣赏~学习~

    离线 52翡翠
    普通会员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9-09
    最后登录
    2021-04-12
    4楼 发表于2014-09-09 17:11:38

    怎么辨别识别这些。

    在线 翔宇
    正式会员
    好评
    15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4-17
    最后登录
    2024-06-27
    5楼 发表于2014-09-09 17:46:08

    学习

    2015-7-7  转正
    中初级信誉(11-12提升)0/41

    离线 小家之爱
    三级发帖
    好评
    3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01
    最后登录
    2024-06-27
    6楼 发表于2014-09-09 18:16:44

    学习

    2017-05-25 转正

    离线 异域
    一级发帖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10
    最后登录
    2024-06-24
    7楼 发表于2014-09-09 19:27:32

    学习

    离线 寂睿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9-01
    最后登录
    2022-01-30
    8楼 发表于2014-09-10 00:25:42

    有道理!

    三级发帖
    好评
    11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9-26
    最后登录
    2023-12-04
    9楼 发表于2014-09-10 09:23:11

    读作“铢重二十两”或“铢重四十两”是否可行呢?正好成倍。”铢重“是币名,“二(四)十量“代表币值,应是一种大面值的货币。至于两个“一”,或是币名与币值的区分、隔离线,或者象图中那几个半两钱一样,为范铸时留下的范线。毕竟原读“十二两”和“十四两”的币值太接近了,交易中完全可以四舍五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456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