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756 | 回复 21

    鬼节~鬼话!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尚铭斋
    正式会员
    好评
    686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09
    最后登录
    2024-06-26
    10楼 发表于2014-08-11 22:28:56
    阳光照耀:
    有时候真的不敢面对死亡,太可怕了。死了再好看的大泉五十什么的都感觉不到了。

    真到了离开的时候,大泉五十算个什么呢

    2022-12-26 转正
    初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7-28
    最后登录
    2021-04-12
    11楼 发表于2014-08-11 22:55:12

    你家要有个严母你早就被公决了。报国寺出门往东一站地就是菜市口

    离线 尚铭斋
    正式会员
    好评
    68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09
    最后登录
    2024-06-26
    12楼 发表于2014-08-12 10:24:11
    超级大马甲:
    你家要有个严母你早就被公决了。报国寺出门往东一站地就是菜市口

    别忽悠我,往东一站地是牛街路口东好吧

    — 此帖于 2014-08-12 10:24:32 被 尚铭斋 编辑过 —
    2022-12-26 转正
    离线 许楚三
    正式会员
    好评
    340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2
    注册时间
    2003-02-09
    最后登录
    2024-06-25
    13楼 发表于2014-08-12 10:27:50

    读了这一篇文章,颇有感触,因为作者谈及对于田维的情缘,即使很难沟通人间与冥界的相互挂念,也情愿他日的对酒促膝以表心境,于是就乱写几句也来说说对中元节的理解和对于亡灵的情缘吧:
        公历2014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十五,甲午年 【马年】,壬申月 癸丑日,中元节,俗称鬼节。看看简要说明便知,这一天,不,确切地说是昨天夜里子夜之时,鬼门关大开,诸多鬼魂蜂拥而出,涌向人间,其中自然不乏探亲访友的鬼魂,自然也有诸多无所目标的孤魂野鬼,那便是提醒人间关门闭户的缘由,免得那些孤魂野鬼的突然闯入,成为家里的不速之客吧?
        大约,很多人从小都听过“闹鬼的故事”,大多都是害人的恶鬼,像《聊斋志异》里的“画皮”就是专门吃人心的恶鬼,不过那里边也有诸如“聂小倩”、“褚生”、“连城”等不胜枚举的善鬼也很多,可能就很少有人这样去认识鬼魂,或理解鬼魂,这根本就是一种自己吓唬自己的把戏而已。
        其实,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是根本没有鬼魂的,不过这根本没有的鬼魂却和人,是或者的每一个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这恐怕是无可厚非的吧?且不说,人固有一死,谁也无法躲过去,换句话说就是你我他在晚都会变成鬼魂,但就是我们谁没有故去的先人们呢?你们对他们的思念,对他们的缅怀,对他们还没有说完的话,对他们临终交待的托付等等,都紧紧地系在情缘之中,这一点促使着你是否希望在中元节这一晚和他们尽情地畅谈呢?我想,应该会吧?不仅会,而且还真的愿意在中元节去亲人坟前烧三炷香,烧一些纸钱,再供上一些水果烟酒请亲人的灵魂回归共聚吧?
        自然,鬼魂是心中的一种意愿,一种念想,一种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无的心理寄托,大约中元节的设立和风俗就是由此而来的吧?中华民族真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历史不仅设计了人间团圆的“元宵节”、“中秋节”、“春节”,而且也为去世的先人们设计了“清明节”、“中元节”,而且传说“清明节”的祭祖鬼节是人们祭奠先人的节日,“中元节”则根深一层,不仅让人间祭奠,而且让鬼魂出行,享受这人与鬼的共聚之瞬间哪!天衣无缝的节日规制和合情合理的风俗,恰恰体现了这一伟大吧?
        西洋也有鬼节,叫“万圣节”,现在在许多孩子们的快乐日记里都有体现,因为那一晚孩子们会戴着各式各样的鬼的面具,在广场上,或者在草地里追逐打闹,你看着我的鬼脸儿,我看着你的怪样儿,应该没有一丝儿怕意,多的是一种新奇的享受。实际上,在孩子们的心里,那种恶鬼的形象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代替的是一种对于鬼魂的好奇,游戏里的大战僵尸也只能会增加孩子们的战斗意识吧?不仅孩子,不是老太太们大跳的广场“僵尸舞”也充斥着老年人的生活吗?
        鬼魂,早就已经不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形象了,而更接近于在虚无飘渺中的一种向往和期盼,倘若联系先人的故去,则更多的是那种思念和缅怀吧?
        今天过中元节,我们不仅要祭奠先人,让我们无限怀念和景仰的亲人,同时也要为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献上一份祝愿,希望他们也能在今后的冥冥世界里寻找到自己的亲人,寻找到本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共聚的快乐啊!
        同时,我们还要祈祷那些曾经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的侵略者的鬼魂,在你们由衷的认罪之后尽快回归你们的家园,向那些所谓“靖国神社”里的战争贩子们讨回你们的冤屈和命债,向那些至今还参拜他们的军国主义的复活分子讲述你们的境遇和下场吧,这样的话,你们的灵魂也才会真正的得到安息!
        中元节,仅仅系着中国人的节日,记录下这一段情缘,为着明天,为着我们的先人和后人!!
        收藏也许是慰藉生者的刺激,得而复失而落拓,失而复得而欣喜,都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情感,当面对中元节逝去的人们,还是想开去吧!!

    离线 雷洛阳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5-07-19
    最后登录
    2024-06-26
    14楼 发表于2014-08-12 18:13:53


      自打怀孕那天起,王春荣就被要当母亲的喜悦笼罩着,她太爱肚子里的这个小宝贝了!没有多少女人能够体会到这位女工的心——她从小失去母亲,还是当小女生的时候,她就暗想,将来自己有了儿女,一定要把所有的爱都给孩子,永远不让孩子失去母爱。[1]
      然而,孩子并没有如期降临。已经超过预产期5天,王春荣明显感到胎儿停止了胎动,惴惴不安的她来到医院检查。没有胎音。医生宣布胎儿已经死亡。
      泪如泉涌的王春荣瘫倒在地……
      立即进行剖腹产手术!没有呼吸的女婴像个透明的水萝卜一般,被护士倒提着用力拍打背部,却没有任何反应。一直清醒的王春荣哭声震天,刀口还未缝合,她便挣扎着爬起来要抢夺孩子。
      就在医护人员准备对婴儿做最后处理时,母亲的哭声戛然而止,产房顿时一片安静。就在医护人员愣神儿的功夫,一声极其微弱的婴儿哭声吓了大家一跳。
      奇迹就发生在这个初春的早晨——王春荣的女儿死而复生!
      王春荣不顾一切地抢过婴儿,紧紧地抱在怀里。婴儿的哭声逐渐响亮起来,母亲的泪水还在肆意横流,但这已经是幸福的泪水。
      二
      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婴姓田,母亲给她起名叫田维,乳名田田。
      田家是北京最普通的家庭,田维的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
      田维从小就喜欢看书,喜欢写写画画。
      上初中时,田维已经读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聊斋志异》和唐诗、宋词是她的最爱。刚上初一,田维就开始记日记,并做阅读笔记,但没有谁能看到那些文字,连母亲也不能。
      从小学到初中,虽然田维的作文一直被当做范文,但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中等,几位老师都说,这孩子就爱看闲书,功夫都花在看书上了,否则成绩会更好。
      母亲却宽容地支持女儿读书和买书。很早就懂事的田维知道家里经济不宽裕,就尽可能买旧书。北京地坛每年两次特价书市的日子成了她最期待的节日。有时她在那里一整天不吃不喝,省下来的钱都买了书。
      三
      2001年,田维读初三。
      寒假结束不久的一天,田维放学回家,表情有些异样。母亲问她缘由,她犹豫了半天,然后伸出左手中指对母亲说,上体育课时,觉得这根手指有些疼,仔细一看,发现中指是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体育老师说,应该上医院检查一下。
      母亲赶紧把女儿的手抓过来认真察看,却并未发现异样。田维怕母亲担心,就说,可能是当时不小心撞哪儿了。
      后来有一天,田维左手的四根手指同时变白了,还伴着钻心的疼痛。老师让田维回家,父母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一系列的血液化验结果出来,医生已经心中有数:田维得了类似心脏病的病。这种病多因父母血型不配引起的,儿童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一。
      四
      噩耗就这样突然之间降临在这个16岁的美丽少女头上,就像年前“胎死腹中”那样,令全家人猝不及防。
      母亲千百次祷告:奇迹还会出现吗?女儿还能起死回生吗?
      就在大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田维的病上时,田维却忍着不时袭来的剧痛,把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学习上来。
      初三这年,田维在校的学习时间不足三个月,她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中关村中学。
      高中三年,田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养病或住院治疗,但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语言大学中文系。
      田维知道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她知道,为了给她治病,家里几乎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她没有其他方式可以回报亲人的爱,只有以乐观的心态,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奋发学习。
      这期间,流泪最多的是母亲,但她很少在人前流泪,更不会在女儿跟前流泪。每当看到女儿疼痛难忍时,母就想方设法逗女儿开心。母亲说:“田田,难受就不上学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田家几辈子没出过状元,你爸照样娶好女人!”母亲突然变得幽默起来,但善解人意的田维知道,母亲从来不是爱开玩笑的人,自己痛在身体,母亲痛在心上。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田维在疼痛中失眠,或从疼痛中醒来。她知道,在黑夜的一角,母亲在簌簌地流泪;她知道,母亲最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替自己承担痛苦!
      这点点滴滴都被聪慧的田维感受到了,她把每一次感动和幸福都用文字记录下来。渐渐地,田维觉得,每当自己用感恩的心记述母亲的爱,或者一花一草、一木一石时,血脉不通的手、脚和头颅的剧痛就会减轻;每当自己用感恩的心回忆父母亲人、同学老师对自己的鼓励和帮助时,灰色的天空就会明亮起来。
      写作,成了田维生命中最鲜艳的颜色。
      五
      2004年,北京大学的校园网上出现了一个叫 “花田半亩”的个人空间。随感式的写作风格,平常如短歌般的散记,吸引了无数真诚的视线。一片秋叶,一汪潭水,一缕咖啡的记忆,在那里仿佛都有了生命的呼吸。当然,细心的人也会看到,在这优美得如诗一般的文字后面,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命运的多重拷问。
      如此充满灵性和智慧的文字,在世风纷扰、人心浮动的大学校园里,像一股轻轻的风,在浮躁之海上荡起一丝丝涟漪。或许是天意,病中的田维在这半亩花田中意外地收获了一份爱情。
      一个后来被她昵称为“大熊”的高年级学长经不住“花田”诗意的“诱惑”,一定要找到花田主人看一眼:“到底是怎样美丽的人写出如此美丽的文字?”结果他们一见钟情。
      大熊快毕业了,母亲把大熊请到家里来吃饭,最后她试探着问:“田田的病你知道吗?”
      大熊认真地点点头说:“田田什么都和我说了但这不是问题……”
      这时,田维从隔壁的房间里冲出来,扑到母亲怀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
      后来她悄悄地对母亲说:“妈妈,我一定为您披上最洁白的婚纱!我要让您知道,您有全世界最漂亮的女儿!”
      然而,她终于没有等到披上婚纱的那一天,死神就收网了。
      2007年8月13日晚上,21岁的田维闭上了美丽的大眼睛。当时她正读大学三年级。
      “花田半亩”,一语成谶,一个仙子般的少女留下半亩花田,化蝶而去。
      六
      田维的几位大学密友为了纪念她,整理出了她的电脑日志。令同学们大吃一惊的是,从得知病情开始,一直到离世前一天,她都在写,每一篇文字无不是一个感恩的故事。田维从小学玩伴忆起,点点滴滴书写着成长的感动。当她得知自己这种病尚属世界医学难题,中国有很多患病的少儿因为家穷无钱医治而死亡时,她就给选修课老师梁晓声写了一封求助信。梁老师是人大代表, “如果梁老师提交一份议案,政府能建立一项基金,患这种病的孩子就有希望了”。
      田维的高中密友静说,她在南京上大学,田田总是亲笔写信给她,每一次生日都不忘亲手制作一张卡片。如果较长一段时间没收到田田的信,静就知道她的病情加重了。“田维从来不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给朋友们写信,她通报给大家的一定都是让人快乐的消息。”静还说,有一次她从南京回来约见田维,田维推辞说那两天有事儿,想过几天再见面。静就知道,田维不愿意一脸病容地见她。三天后,田维突然出现在她面前,阳光一样鲜亮,明澈的大眼睛闪着光,就像从来不曾生病一样。
      田维在日记里说:“如果可以,只让我的右眼流泪吧。另一只眼,让它拥有明媚与微笑。”
      关于母亲,田维写道:“妈妈说,如果能够再孕育你一次该多好呀。您仿佛在怨恨自己,将我生成多病的身躯。您觉得是您造成了我连绵的苦难。妈妈,我却时常感激您,您给了我生命。即使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最可宝贵的礼物。我感谢,今生是您的女儿,感谢能够依偎在您的身旁,能够开放在您的手心。妈妈,不幸是我们共同的命运,幸福却是更深切的主题。”
      如今,在北京西山脚下,有一个叫温泉的墓园,天仙般的田维就长眠于此。在小小的墓碑前,常年放着一束龙胆花,这是田维生前最钟爱的花。  
      著名作家梁晓声真情推介!一个美丽女孩最后的生命独舞!
      本书收录有田维的画作、摄影和诗文手迹。能让你渐渐体会出在对日常生活细致描写的背后浅淡地流露出她略带忧伤的无可奈何,也感受得到她眼泪中浸润的笑意……
      我们教的中文,是主张从良好情怀的心里发芽的中文。这样的一颗心,田维无疑是有的。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她目光里那一种超乎她年龄的沉静,对于我们都意味着些什么了。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田维作为中文女学子,之所以对汉字心怀庄重,我以为也许还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要写,就认认真真地写。而且,当成一次宝贵的机会来对待。这令我不但愀然,亦以肃然,遂起敬。蝶儿飞走了……让我们用哀思低唱一曲《咏蝶》……
      ------------------梁晓声
      在死亡的悲泣里,我终于看到生命的欢颜。
      ---------------------路文彬
      田维的文学悟性极好,她的文字纯而清秀,但内里自有一种让你品味的有质的东西……在这孩童般的肩膀上竟承载着那么沉重的负荷,在这孩童般的心地间竟有对生命如花般陨落的泰然接受,这不由令比她年长得多的我肃然起敬。 ----------------------张冠夫
      最喜欢你说,我愿意幸福,我只愿意幸福。我赞同,我赞同你所有任性的话。因为这任性里有不一般的执著与纯粹。“好好生活”这四个字并不慈悲。我现在知道,这样四个字是这么艰难、深邃。让人迷惑,让人痛苦,甚至让人绝望。你对我说,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日子纷落,竟让我无处躲藏。 ----------------------卢钦
      田儿,我清楚地忆起第一次因看你的文字而流泪。我渐渐体会出在对日常生活细致描写的背后浅淡地流露出你略带忧伤的无可奈何,也感受得到你眼泪中浸润的笑意…… --------------------张悦

    离线 尚铭斋
    正式会员
    好评
    68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09
    最后登录
    2024-06-26
    15楼 发表于2014-08-12 20:46:55
    许楚三:
    读了这一篇文章,颇有感触,因为作者谈及对于田维的情缘,即使很难沟通人间与冥界的相互挂念,也情愿他日的对酒促膝以表心境,于是就乱写几句也来说说对中元节的理解和对于亡灵的情缘吧:
        公历2014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十五,甲午年 【马年】,壬申月 癸丑日,中元节,俗称鬼节。看看简要说明便知,这一天,不,确切地说是昨天夜里子夜之时,鬼门关大开,诸多鬼魂蜂拥而出,涌向人间,其中自然不乏探亲访友的鬼魂...

    谢谢,与逝者对话,一个只有诉说,一个只有倾听,就像聊斋中的书生,总能遇见那么多善良且漂亮的女鬼,也是乐事。

    2022-12-26 转正
    离线 尚铭斋
    正式会员
    好评
    68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7-09
    最后登录
    2024-06-26
    16楼 发表于2014-08-12 20:47:53

    在死亡的悲泣里,我终于看到生命的欢颜。

    — 此帖于 2014-08-12 20:48:49 被 尚铭斋 编辑过 —
    2022-12-26 转正
    离线 圣福祥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3-04
    最后登录
    2024-06-24
    17楼 发表于2014-08-12 22:30:38

    欣赏

    离线 tiantianshun
    实名认证
    好评
    23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10-14
    最后登录
    2023-04-20
    18楼 发表于2014-08-12 22:41:29

    不错。

    离线 121
    实名认证
    好评
    3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12-22
    最后登录
    2024-06-24
    19楼 发表于2014-08-12 22:50:38

    小清新,有味道!

    身份证已确认:郭毅 四川省绵阳市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