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1462 | 回复 4

    【06南京聚会专贴.古迹】甘家大院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楼主 发表于2006-06-25 04:49:00




    建馆历史南京市南捕厅15、17、19号和大板巷42号的多进穿堂式古民居是清代著名文人、方志学家甘熙的故居,现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地。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逾一万平方米。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全市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片古建筑群,并定为市级文保单位。为加强南京传统民居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经市领导同意,1986年筹建市民俗博物馆,将南捕厅19号前后三进及西偏院(一主一辅)的居民搬迁并修缮建成市民俗博物馆于1992年11月对外开放。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成立后,一方面加大对“甘熙故居”的保护管理,积极制订保护规划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俗文物资料的征集、宣传、展览和社会教育等基础性工作,1995年,江苏省政府列甘熙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被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是南京地区收藏、陈列民俗物品,研究民风民俗,弘扬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2000年6月,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传统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的文件要求,在市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我馆组织人员走进南捕厅地区实地调查了解民居建筑情况,测算了相关的面积、人口数据,拍摄了资料照片,整理了《现状及保护规划设想》和《展览展示方案》,把南捕厅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为一个整体项目上报国家建设部及省、市建委,并在次年初得了国家建设部的标准,将此项目列入国家财政部2000年度项目(江苏省唯一一项),由国家建设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共同下达了项目批文及历史街区专项补助经费。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项目位于南京市城南闹市区,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大板巷,北到南捕厅,南至观音庵、定盘巷。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建委等的高度重视下,这个项目于2001年5月17日正式立项,由市政府投资进行住户的搬迁,由国家划拨的南捕厅历史街区保护专款用于对古建筑的保护性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建委领导要求,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项目分两期工程来完成。一期工程的拆迁工作于2001年8月4日正式开始,10月20日结束。在这期间,市房产经营总公司一方面严格执行拆迁政策,依法办事;另一方面从文物保护的角度,与被拆迁户签订了文物安全协议,工作细致认真。作为项目建设单位的南京市文物局和民俗博物馆也积极配合工作,为保护古建筑的安全,事前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中联合驻地派出所抓古建筑的“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工作,派驻了文物安全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巡查安全,保证了拆迁补偿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文物古建筑的安全。与此同时,我们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制作了《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维修设计方案》,并邀请市建委、省文化厅、东南大学的有关建筑专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一期工程范围内的南捕厅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保护的主体部分,均为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格局完整,保存较好. 2002年9月28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动迁和维修,“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故居,终于重新向市民开放。二期工程中我们将恢复津逮楼和后花园并保留和修复南捕厅13号、大板巷40号、大板巷42号和大板巷54-58号的民居古建筑,维修后做为民俗文化的陈列展示。




    建筑艺术甘熙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是南京现有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在南京地区规模较大的多进穿堂式民居,都俗称为“九十九间半”,究其原因,九是最大的阳数又是吉数,过九到十就到了头,而到头就意味着走下坡,所以中国自古就有“九五之尊”的说法。中国最大的宫廷建筑是故宫,号称“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最大的官府建筑为孔府,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而民居则最多不过“九十九间半”了,这半间既表示没达百间的谦虚,又有仅半步就到目标的得意。甘熙故居其实总共有房间三百余间。民居以木结构为承重体系,用抬梁和穿斗的构架承受屋面和楼面重量,以空斗墙或砖石砌墙来围护及分隔空间形成建筑,民居的基本单位为间。用三—五间的单数横向连成建筑物称为落,落与正面庭院组成进,多进的纵深串联再以高围墙封闭组成住宅,这就是通常所指的一落多进的住宅。甘熙故居就是这样横向组成的四落五进的大宅院。甘熙故居的布局,严格按照封建社会的宗法观念及家族制度而布置,讲究子孙满堂、数代同堂,这些意识反映在建筑上致使大宅的规模庞大、等级森严,各类用房的位置、装修、面积、造型都具有大致统一的等级规定。甘熙精研金石地学,擅长风水勘舆、星相之术。其故居朝向上坐南朝北,一是因甘氏家族从小丹阳来宁以经商发家,而《论衡·诘术》中的“图宅术”:商家门不宜南向,因商为金,南方为火,火克金为凶,而北方为水,金生水相生相吉,可见甘氏住宅朝向上的“悖异”原来是根据风水理论决定的。另外《百家姓》中甘姓后注“渤海”,甘氏源出于此。甘氏南迁后,家中悬“于湖世泽,渤海家声”对联,建筑上坐南朝北,以感念先祖,不忘祖宗。故居内大小天井多达35个,据说有水井、窨井32个,目前发现的10多个水井,有的在天井中、有的在房间里、有的在檐口下、有的在门槛边,很好地解决了房屋的通风、采光以及上下水等问题,屋面檐口下的水槽让雨水从暗沟流向院内天井,起到“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的作用。




    故居的布局严谨对称、主次分明、中高边低、前低后高、循序渐进,步步推向高潮。每落位于主轴线上的明间较两侧的开间略大,而整个住宅的入口位于正落中间。正落沿纵深轴线布置的各种用房按顺序排列是:一进门厅,二进轿厅,三进正厅,四、五进为内厅等。正落是封建大家庭中长辈和统治整个家族的人物居住与生活用房,正落中轴线贯通,左右边落的处理有较大的差异。相对正落而言,边落没有直接对外的主要街道入口,要进入这个大家庭,任何人都必须通过正落的入口,这种布局体现了封建家庭中不能另立门户的观念,基于这种原因,在边落中不设正厅,保证了家庭中主要的礼仪接待活动都必须在正落中进行。布置在边落中的建筑无论在开间的面宽和总的间数等各方面都较正落为小,正落与边落间有通长的备弄。一般情况下,边落中各进的平面与正落不完全相同。边落中轴线是不完全贯通的,各进厅堂要经过备弄和天井才能进入。大宅布局上强调中央轴线的突出地位,是封建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 传统的地方材料及气候条件使民居具有较统一的色调,即小青瓦屋面、白粉墙、棕红色广漆所形成的灰、白、棕三色的建筑主调,这种主调与江南的青山绿树共同组成淡雅、恬静、安宁、平和的色调,由于色彩的统一,结构的多变,使民居造型既有一致性又有灵活性。故居的主要组成部分门厅:在多进大院中第一进,并列的房间还包括过厅、门房、账房。在大门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墙面光滑平整,据称,工匠们用刨子刨平砖块的方法,使墙面异常平整,砖与砖之间几乎没有空隙,这些砖又称刨砖,这种工艺我们称之为磨砖对缝。轿厅:在第二进,也有与门厅布置在一起的(如南捕厅15号一进),是供客人和主人上下轿的地方。大厅:供接待宾客、婚丧大典之用,是住宅民居建筑群体中的主体,为了加大进深,突出建筑物的高度,大厅一般都采用抬梁结构,以显示主人的财富和地位,内部建筑构造精巧,装饰华贵。三开间,开间的宽度由中央向两侧递减,即中间较宽,大厅入口各间为通长落地扇门,可全部开启。大厅内壁设板壁(也称屏门),以避免视线直通内院,板壁上悬挂字画、对联、匾额,与室内的家具共同组成了大厅内丰富多彩的空间。大厅前后左右都是走廊,走廊还可以与侧面的备弄相连,这种布局使服务人员的往来行走不致干扰大厅中的活动。南捕厅19号大厅(也称响厅):大厅建筑物下端设台阶,室内原来在灰色的水磨地砖四角下都倒扣着一只只兰盆子或坛子,大厅地坪下排放着的上百个兰盆子,能使室内产生较好的防潮、隔音效果,只有建房比较讲究的大户人家才用这种方式。同时建筑整体上的垫高,也增加了大厅的雄伟和庄严感。内厅:设在第四、五进中,供主人及内眷生活、起居之用,内厅下层是家眷日常生活和进行家务劳动的场所,上层为卧室。第五进住着家族中最小的女性,故又称绣楼。厨房及其他服务性用房:布置在住宅的末端或边落中,可通过后门或经过备弄通向街市。庭院:民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上的需要,使空间环境产生极为丰富的变化,多进穿堂式从空间的虚实变化来看,实的是民居中的建筑物,虚的是向上开敞的庭院空间。庭院从功能上可以起到采光、通风、排水的作用。大多数庭院进深较浅,与建筑物的高度相比约为1:1左右,结合建筑物的围廊、挑檐,使整个住宅内部的交通面积减小,节省了用地,也避免了夏季的直射阳光,冬季由于檐部的起挑又能保证室内充足的日照。庭院内绿化较园林简洁典雅,不致形成空间的堵塞。南捕厅15号花厅前的院子,内部设假山、花石,用花墙隔断起调节气温,通风的作用。庭院的绿化和明亮的天光所组成的欢快的色调与建筑物内部的调和与安宁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个民居内部空间变化无穷。封火墙:高大的封火墙使建筑外形美观、雄伟,有效地防火防风,把建筑空间隔开,使它的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得以划分。备弄:各落建筑间有一条宽约1米到1.5 米的通道,又称甬道。它起到了消防通道的用途,如遇火势,人们可以从这条备弄穿行救火;另外,由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长幼有序,主仆分明,不得越雷池半步。主人、贵宾走正厅大道,而备弄就是供女人、仆人行走的通道。从这儿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对女姓、劳动人民的歧视。




    传统的石、木、砖雕细腻的装修技巧,使民居的建筑细部变化无穷,它们在建筑装饰艺术中独具一格,充分发挥了其在建筑上的实用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作用。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辉煌的劳动创造和勤劳的累积,为后人留下一份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木雕是通过梁架、梁托、雀替、檐条、楼层栏板、华板、柱棋、窗扇、栏杆等来表现的。绝大多数房屋的门窗都是格扇门、和合窗,各部比例匀称协调,格扇门的格心一般都是漏空的,冬天用纸糊上或配上玻璃,在裙板上的雕饰多为寓意吉祥的故事和动植物图案。雕刻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竹节高升、葡萄结子、五福捧寿、延年益寿等图案,其中“福鹿十景”象征“荣禄”之意,“郭子仪拜寿”表示“福寿”之意。




    在梁坊等处还雕有钱蝠(全福)、柏鹿(百禄),柏树绶带鸟(百寿),蝠磬(福庆)、蟠桃与鹤(鹤寿)以及玉堂富贵、吉庆有余、万事如意、平升三级,平安富贵等各种吉祥图案,这些木雕刻工精细,疏密有致,层次丰富,显得典雅古朴,称得上是木结构装饰中不可多见的艺术品。室内还装饰有落地罩、挂落等,代表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在大厅前的门楼上及其它一些部位上有砖雕装饰,如八仙过海、福禄寿喜,其形式和内容相当丰富,是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戏曲各方面的综合艺术。




    经维修专家发现,甘熙故居并非徽派建筑,也不是完全的苏式建筑,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样,有着南京自己的建筑风格,如门楼装饰较素,显得简朴大方,封火墙特别高大注重实用等,整个建筑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绅阶层的文化品位和伦理观念。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1楼 发表于2006-06-25 04:51:00












    基本陈列



    维修好的三组建筑群内,我们以清末民国初年为背景,以都市中产阶级居住文化为主题,分别推出了《南京传统民居复原陈设》、《南京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儿童专题陈列》、《老茶馆和票社》等展演展示活动和《明清紫砂精萃》等临时性展览,让人们感受到“老南京”悠远的文化韵味。
    南捕厅15号——南京传统民居复原陈设展。 门厅是民居的入口建筑,用于连接民居和街道,也是古人访友时递接拜帖的场所。通常门厅兼有轿厅的功能,便于客人和主人上下轿。15号东偏院是老茶馆和票社的展览展示。票友者,戏曲之友也。票友结成的业余演戏团体,素称“票社”。上个世纪20年代,南京较早而规模又较大的票社是“公余联欢社”,它全称“南京新生音乐戏曲研究社”。别号“红豆馆主”的溥侗(宣统帝的堂兄弟)是该社的负责人。这个社下设昆、京两组。昆剧组由曲坛上早负重望的“江南笛王”甘贡三老先生具体负责。票社就设在南捕厅15号花厅内,号称“甘家票社”。目前我馆还有定期的票友活动。 二进大厅是主人进行议事、祭祀、婚礼、丧事和宴请、待客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内部构造最精巧,装饰最华贵,连厅内上端的梁架都进行了雕花工艺加工。整个大厅又高又正又宽敞,屋宇轩昂,充分显示了主人的财富、气势和地位。在大厅后面的过道左墙有两块保存完好的“友恭堂”石碑。2001年盛夏,甘熙故居保护工程一期搬迁工作刚开始,居住于南捕厅15号二进东屋的一对老年夫妇收拾家什时,意外发现了衣橱背后,嵌于东墙的两块题为“江宁甘氏友恭堂记”的碑石(两块长方形碑石均为53?7 × 25厘米),由于一直用白纸糊住其表面,石碑保存完好。“友恭堂”碑的发现,再次佐证了“友恭堂”的存在,以及甘氏家族世代以“友恭”为家训的历史。碑文成书于清嘉庆十七年(即1812年)冬月,由长洲人(今苏州)王芑孙撰写,金陵刘文奎镌刻而成。碑文字体遒劲工整,清晰可辩。全文五百余字,记载了甘国栋(字遴士)教子有方,作堂名曰“友恭”的用意:“惟友与恭,实为民彝,有或不克,泯乱随之;惟友与恭,实为庸行,由是而推,施于有政;惟此友恭,出于孝思,明发有怀,各敬尔仪;惟此孝思,施及百世,以引以翼,而昌而炽,丹杨之甘世胄”。碑文还记载了素有“孝义”之称的甘国栋长子甘福在江宁小丹杨修造祖墓,并围墓而居的史实,“福既修敬侯之墓,又为父冢置舍,以岁时展祀,合食皆勉勉焉”。碑文作者王芑孙,字念丰,号惕甫,一号铁夫,又号楞枷山人。乾隆年间举人,此人喜结交公卿,性格孤傲,“不肯从谀,人以为狂”,就是这样一位“狂人”,对甘国栋父子的仰慕却是由衷的,碑文有载:“余虽未及登甘氏之堂,遊遴士父子间, 挹其仪范,聆其话言,独观其名堂之意,固已想见其风流矣”,足见甘家当时之影响深远。甘氏家族维系几十代靠的正是“友恭”,这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人伦和谐。  三进的楼下是起居室,是主人和内眷日常起居和做家务劳动的地方,也用来接待近亲挚友及女客。四进的楼下东边是一个小型的佛堂,是供奉神像的地方,一般都是妇女在此诵经祈祷礼佛。楼下的西边是棋牌室,供主人和客人休闲娱乐。前面我们参观第三进主人房时,也有一张打麻将所用的宫灯桌,但因为隔壁就是主人休息的卧室,所以那里只有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才能去。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间棋牌室对客人的身份就没有这么严格的限制了。 楼上是洞房,展示着雕刻精美的红木大床,它刻有很多吉祥图案,正中的蝙蝠口叼铜钱,寓意福在眼前。  主人房最隐蔽的地方还放着一只女主人陪嫁时带来的子孙柜,也就是马桶。称为子孙桶是因为在陪嫁时,娘家会放很多红枣、桂圆在马桶柜中,希望早生贵子。 五进楼下是家塾。官宦人家一般都会把先生请到家中,专门教育家族中的孩子。家塾格局清晰,布置整齐。正面当首的长条几,宽有尺余,高更有三尺多,比常用的方桌高出五、六寸。在它的前面摆放着一张书桌,上有文房四宝和戒尺。在前方对称放置着课桌和凳子。在室内的左墙面上悬挂着《琴棋书画》和《朱子家训》年画,《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朱用纯所著。朱用纯,字致一,号柏庐。他以我国儒家的正统思想,总结古代立身、治家、处事之道,写成这篇五百余字的治家格言,劝诫人们勤俭持家、安分守命。由于其文字通俗流畅,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影响较大的我国家教名篇。对面墙壁上还挂有《三字经》千字文,里面都是老祖宗传授的一些基本做人准则。楼上是小姐房,也就是绣房,是供家族中还未出阁的小姐居住的。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她们当时在此处刺绣的悠闲景象。 六进是厨房,“庖厨君子远,菽水妇人宜”,甘家这幅老楹联体现了古代妇女的传统美德。林林总总的炊具食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参观完主轴线上的一至六进,穿过一条备弄就是15号的西偏院。由南而北,依次有花厅、文人书斋等复原陈设。  花厅,花厅既可做书房,又能用来议事聊天。花厅前的二进不建房而辟为花园,称前花园。前花园与花厅后的天井与花厅本身共同组成一个较主轴线上的建筑更为舒适并更宜于生活起居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气氛与正厅完全不同,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却又没有另立中心之嫌。文人书斋一般都选在清静、雅洁的地方,“寿石轩”小巧而又别致,单独的院落静谧清幽,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家具制作和布置也很有特色,家具是明代的,明代家具的特点是线条流畅、造型简洁,让人坐靠时能充分获得舒适的感觉,设计非常人性化。而且不论是转角、凸面,还是腿脚、立柱等构件部位,都做成圆形或椭圆形,很少是用方料的,可能也是为了追求诗人、画家的心理情趣。  文人书斋往北,是我馆的临时展厅,目前展出的是《明清紫砂精粹》,这些紫砂精品均系沙志明先生收藏。沙老在十分艰辛的条件下,不改初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收集紫砂器物,至今已有千余件。他所收藏的物品,以茗具为主,而又不局限在茗具,兼及紫砂用品,如各式盖罐、花瓶花盆、杯盘碗碟、案头文具、鸟笼食缸、烟枪斗柄、像生果子等。沙老收集的紫砂器具,包括明、清两代许多大师之作品,真是令人连连惊叹。 临时展厅往西是一间偏房,这儿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生活过的地方。严凤英是安徽桐城人,出身贫困,她15岁开始学艺,演旦角,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吸取了昆剧、京剧和话剧的表演艺术,进而丰富、发展了黄梅戏的表演和音乐。严凤英唱腔流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她音色优美、吐字特别清晰,据老一辈人讲,听严凤英唱戏,不用看字幕就可以把她所唱的每一个字听得清清楚楚。严凤英的代表剧目有《打猪草》、《天仙配》、《女附马》、《牛郎织女》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这位有名的艺术家和南京有段渊源,严凤英在南京和甘家的子孙甘律之结识,并结为伴侣,就住在甘家大院里,在甘家生活期间,经过甘贡三老先生和甘律之的悉心指导,不到一年,严凤英就学会了《大登殿》、《梅龙镇》、《御碑亭》、《游园惊梦》等京昆名剧,并吸取其中精华用于黄梅戏表演中,从而在艺术上突飞猛进。
    287南捕厅17号——梦回童年这里展出的是南京地区传统的工艺、民乐和食俗。一进屏门上的门画是“刘海戏金蟾”。相传,刘海是五代时期的人,大名刘玄英,号海蟾子。刘海踩的是一只三条腿的蛤蟆。三腿蟾蜍在民间被视为灵物,据说,只要见到它,必定会财源滚滚。民间还有谚语 “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展厅两边的墙壁上,我们选用的是一些古代画卷。“百子图”描绘的是过年过节时,孩子们欢聚游戏的情景。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2楼 发表于2006-06-25 04:52:00

    289二进轿厅当时是停放轿子,供主人和宾客上下轿的地方。现在我们把这里设置成了一个传统游艺竞技厅。这里摆放有一些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益智游戏,如:九连环、华容道、七巧板、孔明锁及斗草等等。此外,还有伴随了几代中国人成长的读物——小人书。这里所有的玩具和图书都免费向观众开放。第三进是大厅。在15、17、19三个号的大厅中, 17号的大厅造价比较高、工艺较为豪华。在修复时,我们仅在上面刷了些清油,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原貌。现在这里是皮影戏厅。皮影戏的表演由我馆的讲解员担任。通过南京著名皮影艺术家姚其德先生的细致指导,目前针对不同观众,演出《龟与鹤》、《金斧头》、《乌鸦与狐狸》、《武松打虎》四出皮影戏。  姚其德老师十三岁拜师学艺,是已故中国著名皮影表演艺术大师王长生先生的师弟。他除了擅长表演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还创作了诸如寓言故事、课本剧等体裁的剧目。使古老的皮影戏增添了新的流传形式,音乐唱腔,在表现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瞬息变幻、闲云飘逸、沙场銮兵等手法上,显得更加活泼、健康。 四进和五进是传统民艺和民乐的展示区。主要展示王长生先生的皮影艺术和马连喜的剪纸艺术。王长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皮影表演艺术家,也是皮影的收藏家和研究家。中国皮影戏是一门融绘画、雕刻、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它萌芽于汉代,在两宋时普遍流行,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影人最初用素纸制作,后用羊皮、驴皮或牛皮刻绘。约在元代时向南亚传播,后又传到欧洲、美洲。至今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的博物馆都把中国皮影作为珍品收藏。中国皮影又是近代电影的鼻祖。这里的展品均为王老生前所做,他的雕刻技术精湛、刀法明快、简洁、造型古朴、典雅,人物个性鲜明。其作品在美国洛杉矶理查德文化艺术中心及苏州戏曲博物馆均有收藏,他善于表演神话故事、传奇小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在中国首届民间艺术节上,被誉为中国皮影艺术大师,王老在表演的时候通常是他一个人负责整出戏的操作和台词,堪称“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牵动百万兵。” 他还先后为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朋友演出,在国际上颇有声誉。 南京剪纸是江南剪纸的一个分支。南京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剪纸艺术也表现出南北交融、秀丽粗犷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见细,拙中见灵”。据史书考证,早在明代,剪纸就已在南京民间广为流传。您所看到的这些精美的作品均出自我们南京著名剪纸世家的马连喜先生之手。剪纸常见的样式有喜花、窗花和绣样花三种。南京喜花的格式多为“花中套花”,在花果形的大轮廓之内,填充以意趣相当的图案,显得丰满充实、喜气洋洋。喜花,可称南京剪纸中最有特色的载体,至今南京人办婚事,仍常买喜花贴在新房的玻璃窗和镜面上,其图案多为龙凤、鸳鸯、牡丹等等,寓意新人成双成对。南京的鞋花剪纸也是刺绣的底样,其风格与苏、扬一带相近。许多鞋花剪纸有如中国画中的花鸟虫草小品,篇幅虽小,却透出一派活泼生机。绣样花在当时是作为刺绣的底样。旧时南京的姑娘在出嫁时,这些剪纸都是作为嫁妆一同陪嫁的。 五进展示的是程少岩先生精心绘制的脸谱作品。程少岩老师,出生于一九三七年,江苏沭阳人。一九六零年于中国戏曲学校毕业后任江苏省京剧院武生演员,自一九七三年起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程老师作品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纸艺作品,它是用白绵纸、宣纸为主料,辅以铜丝、丝绸等制作而成的立体净角脸谱;二是布艺作品,它是以纸胎棉布手工缝制的丑角脸谱,此二种在制作中,采取了与脸部有关的饰物,加之对人物表情细微刻画,力求源于舞台高于舞台,试图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艺术效果。第三种就是一般的彩墨画,在彩墨画中“英雄”歪脸,尝试在高丽纸上以变形展开式画法,并做出肌理效果,带有现代感,看似抽象,确为属实。  四、五两进是整座建筑中唯一的一座完整的跑马楼。因为两进的楼上是相连相通的,人在上面行走可以绕楼一周,形状像跑马场一样,因此得名。现在这里是民乐厅,展示着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中国民乐,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中的重要部分,如同一条从未断流、消失的长河,几千年长流不息。从四、五进跑马楼往东是食俗厅。为了体现传统食俗,食俗厅从选料到厨具以至到盛用的餐具都十分考究。如糖粥藕的原料采用宝应产的藕,湖南产的老红糖来加工,桂花则是甘熙故居内一年几度开花的老桂花树的奉献,并用紫铜锅、紫钢刀、紫铜勺进行操作;如鸡汁回卤干,则是选用来自山区的老母鸡熬汤,加以香菇,黄豆芽,其中豆腐干更是用黄豆磨成,用盐卤点成,用豆油烹炸后再加工去除浮油采用适当火候制作而成……,每一道点心均一律严格采用传统工艺,绝无味精、色素加入。更重要的是这里用过的每一件餐具每天都进入消毒柜严格消毒。难怪老百姓一致称道比夫子庙小吃好多了。南捕厅19号——南京的传统民居的展示。 南京的传统民居大部分集中在十里秦淮的城南地区,这里历来是老南京的象征。弯曲的小巷、栉比的民居、纯朴的风情、浓郁的乡音,构成了古城南京特有的历史风貌。现有的城南民居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因其功能不同而各有特色。沿秦淮河两岸的河房、河厅,一面临水,一面临街,布局紧凑,精巧别致;多进穿堂式住宅建筑过去多为官宦人家居住,厅堂庭院结合,多进多组布局,规模较大,俗称“九十九间半”;另外,反映丝织业的机房账房和各省会馆、试馆等民居建筑也非常有特色 ,这些传统民居和商业建筑组成的明清街坊是南京众多文物古迹中的瑰宝。城南民居中现状完整且有价值的约有50多处。这里,我们遴选了甘熙、刘芝田、蒋寿山等名人故居,以及在南京地区收集到的一些砖雕、木雕、石雕等建筑构件向观众集中展示南京传统民居之魅力。南京传统民居形成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在公元前472年“越城”外的秦淮两岸,当时的手工业者和一般居民就聚居于此。六朝时期,宫城位于城市的北面,居住区和商业区都位于宫城的南面,除了一般百姓,一些官僚士族都居于此处,至今仍留下了“长干里”、“乌衣巷”等地名。此后从明代初年到清末,这一地区一直是全城的繁华所在,富商和官员的深宅大院林立,秦淮两岸的灯火相连。清初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就写到“这南京乃是太祖皇帝的所在,……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城里一道河,东水关到西关头足有十里便是秦淮河,水满的时候,画船萧鼓,昼夜不绝。”19号二进是河房河厅和会馆试馆的展示,以模型、图片为主。在秦淮两岸,沿河而造的古民居即为“河房”,又叫“河厅”。河房一般为两至三进,前门临街,后门临河。后进房屋一般有石柱或石构件将房屋的后廊向河面挑出,挑出的后廊设有围栏,也有的河房在后进建有小亭,立于水中,别有一番风味,繁华之时真有“家家尽枕河”的美景。糖坊廊61号陶宅。其建筑平面呈菱形,有跑马楼两进,中间为内天井,后面河厅,为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跑马楼檐下栏板、挂落雕刻十分精美,内容为三国故事和戏曲图案,后院的十二扇落地长窗保存完好。高大的封火山墙,在秦淮河畔尤显突出。钓鱼台河房位于钓鱼台192号。两院两进,硬山顶建筑。后进为河厅,临河另有四角攒尖小亭一座,形式别致,为现存的秦淮河房中,形式独特的一处.内院四廊的檐下挂落、门楣雕刻细致,内容为二十四孝和十二月花,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原房主为清代翰林院某学士。现房屋结构保存较好,占地面积297平方米。会馆、试馆就是同乡会的办公地点,由于过去没有官方的招待所,各省就在南京设立机构,以招待来京办事、经商、应试的同乡。此类建筑由于地区的不同,风格多样,又因为不是普通民宅,所以建筑规格较高。三进展厅是 “九十九间半”民居巨宅的集中展示。“九十九间半”是老南京人对规模较大的多进穿堂式建筑群的俗称,这一类房屋为清代中晚期建筑,其主人多为达官贵人或富商之家,一般为五至七进,横向有两路至六路不等。建筑风格、布局与苏州民居相似,但在结构中又含有徽派建筑的痕迹。房屋为三开间,平面布局一般一进为门厅,二进为轿厅,三进大厅,四进以后为正房,在边路建筑中还设有花厅和花园。建筑装饰朴实、简洁,是南京传统民居的典型。甘熙故居是九十九间半的典型。是南京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晚清私人住宅。始建于嘉庆年间。故居内原有南京最大的私人藏书楼“津逮楼”,以及嵌有宋砖的书舍“三十六宋砖室”等。咸丰三年(1853),津逮楼等毁于兵火。甘熙故居规制齐整,地域宽广,整个建筑群的砖雕门额、花厅、绣楼等基本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详见“建筑艺术)刘芝田(1827一1892)名瑞芬,字芝田。官至两淮盐运使。曾任钦差大臣,在曾纪泽后出使英、法、俄、意等国,回国后任广东抚台,死于任上,南京人称他刘钦差,他的故居号称“九十九间半”,有门厅、轿厅、大厅以及多进楼房,中间备弄分成南北两大部分,总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现存六院,14之2为五开间跑马楼,14之3、4为三开间楼房,均保存完好。蒋寿山故居位于城南三条营20号。该组建筑原为蒋寿山(号称“蒋百万”,俗称“蒋驴子”)住宅建筑拥有两个大院落,有轿厅、大厅、楼房,号称“九十九间半”。有花园,外有封火墙。现外墙内砌石碑l块,光绪元年(1875)四月立。院内多为青条石、方石铺地,房屋门窗均有精细雕刻。第六进为两层楼阁,五间大厅及长廊保存完整.房门门框有精致木雕。整组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佘村潘氏古民居位于江宁区上坊镇,是一组极具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民居村落,距今约有300多年。该建筑坐北朝南,分三个宅院,每宅三进,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保存较好的西边民居,每进有门楼,门楼上为砖雕石刻,饰以人物、花卉、祥兽等精美图案,门额上镌刻楷书砖雕。杨柳村古建筑群江南典型的“九十九间半”。位于江宁区龙都乡前杨柳村,是一组始建于明代,又经过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先后改建并遗存下来的古建筑群。建筑群全部为多进穿堂式的高墙深院。每座宅院前都立有高大的门楼,门楼四周为砖石雕刻,内容多为人物、花卉、祥兽等图案;每座门楼上都有题额,如“斯道坦然”,“出耕入读”,“缓步凝思”。每座宅院有堂名,如“翼圣堂”,“树德堂”,“礼和堂”,“思承堂”等。宅和院的规模以及格局,大体保存了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传统风格。19号四进我们展示的是精美建筑构件,包括瓦头、雀替,隔扇门、窗等。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3楼 发表于2006-06-25 04:53:00

    走进甘熙故居,人们往往只注意了解甘熙是何人,甘熙在文化上有哪些作为,殊不知,历史上某一文化的代表人物,学术上的成长,和他的家族关系十分深切。因此,要研究甘熙,首先就要研究其家族。  同光两朝(1862-1908)共历时46年,在时间上占整个近代的40%,南京地区,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南京本身又是近代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南京,相沿五世以上的文化世家有梅瑴(珏)成、梅曾亮世家,邓廷桢世家,甘福世家,陈作霖世家,朱绪曾世家,司马钟世家等等,同光两朝的南京文化层其实就是梅、邓、甘、陈诸家之间,通过世谊(科甲、师生)等关系并与非相沿五世以上的各世家中成员,以及其他著名文化人物合成的。甘氏家族现在已经是南京人所熟知的文化世家,这首先是由于甘熙故居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再就是《白下琐言》的流传。这说明:任何一种文化的留存,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载体。甘氏家族为江南望族,以藏书、文学、地学闻名。在“百家姓”中,甘姓后注“渤海”,历史已证实甘氏源于渤海。战国时秦丞相甘茂,秦上卿甘罗,三国时东吴折冲将军甘宁,晋时于湖敬侯甘卓均为其先祖。二千余年,枝叶繁衍,金陵甘氏是其一支,奉新(今江西奉新县)甘汝来是另一支。这里介绍的是金陵甘氏家族。

    离线 daboo
    三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2-04-21
    最后登录
    2021-04-09
    4楼 发表于2006-06-25 04:54:00

    甘茂,战国时下蔡人(今安徽凤台),秦丞相。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人,甘茂之孙,十二岁为秦相吕不韦家臣。吕不韦企图攻打赵国,以扩大燕国献给他的河间封地(今河北献县东南)。甘罗自请出使赵国,说服赵王割五城给秦,并将赵所攻取的部分燕地分给秦。甘罗因功被任为上卿。甘宁,三国巴郡临江人(今四川忠县),字兴霸。初依附刘表,后归孙权。曾从周瑜破曹操,攻曹仁,又从吕蒙拒关羽,以功任西陵太守、折冲将军。曹操进军濡须(今安徽巢湖市东南),他率兵百余夜袭曹营,使魏军大惊。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从孙权攻合肥,吴军失利。甘宁奋勇战死,为孙权所重。(《三国志》卷五五)甘卓,东晋丹杨(今丹阳)人,字季思,为梁洲刺史。甘卓外柔内刚,为政简慧,善于绥抚,徭役悉除,市无二价,西土称其慧政。公元322年,东晋开国元勋王导丞相的从兄王敦大将军镇守长江中游武昌。因企图谋反,军事上需联系甘卓。甘卓不愿背叛东晋皇帝司马睿,于是,襄阳太守周虑等“密承敦意”,趁甘卓毫无准备的时候,“诈言湖中多鱼,劝卓遣左右皆捕鱼,乃袭害卓于寝”。(《晋书传》)后王敦上报皇上,甘卓谋反故戮之。甘卓死后不足三月,王敦谋反。手下人招供,王敦于三月前欲联合甘卓谋反,甘不从被杀。东晋皇如梦初醒,追封甘卓为于湖敬候,骠骑将军,谥号为敬。南京南郊的小丹阳,东晋时称于湖,为甘氏封地,于是甘氏家族将甘卓将军遗体从湖北经江西、安徽移至小丹杨。甘家子孙在小丹阳(甘墓岗 甘泉里 甘村)为甘卓守墓一千多年后迁至南京城内。甘氏迁至南京城是在明代末年,确切时间甘氏族人说法不一,有说是万历年间的(甘鳌、甘元焕撰《静斋府君(甘延年)行述》),有说是天启年间的(甘炳辑《钦旌孝子甘君(遐年)行传》),也有说是崇祯年间的(甘煦、甘熙撰《梦六府君(甘福)行述》)。甘福(1768-1834),字德基,号梦六,又号保彝,甘国栋之子。生平嗜学慕古,藏书极富。“福地好施善,予里人称孝义先生”,(陈作霖《可园文存》第十一卷》)官至按察司经历衔。因甘福在民间享有很好的口碑:惜老怜贫,乐善好施。道光十八年(1820)受旌表(甘熙撰《金陵忠义孝悌祠传赞》),并塑像祀于南京夫子庙大成殿。甘元焕是甘福世家的成员,也是代表人物。甘元焕,字建侯,号复庐,一字绍存,晚号岘叟,光绪二年举人。曾参与修《续纂江宁县志》,勘校《建康实录》,并著有《金陵氏族谱》、《蒋壁山人掌录》、《复庐诗文集》、《桑泊文钞》、《复庐词集》、《悔翁先生(汪士铎)行状》、《静斋府君(甘延年)行述》等。另有《甘元焕日记》(稿本)(光绪元年至四年,十一年至十三年,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内容包括气象变化,与友人来往交谈,议论国事如甲午战争时期我国知识分子慷慨激昂的呐喊,人生礼仪,学术交流,甚至晚年病情及对症所服药名……此日记对气象学、水利学、历史学、古汉语等均有研究价值,已引起各界关注。甘凤泉为甘福直系先祖,清康乾年间市井广为传闻的勇士甘凤池也是甘氏族人。甘凤池是名闻南北的拳术家,因护驾有功,曾被乾隆赐“见官大一职”,所有官员见他都低一等。甘凤池生得短小精悍,少年跟张长公学艺,就以擅长技击(徒手搏斗)出名。中年又拜朝元和尚为师,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手握铅锡能溶化为汁,从指缝中流出。“驻防城旗人有欲试其技者”,甘凤池将胳臂横伸在小门口石路上,让十几辆牛车辗过,竟毫无伤痕。“又醉后与人较艺”,将酒瓮倒立在庭院,两指夹住竹竿,一双脚站在瓮底,让几个人用力拉另一头,他竟岿然不动,当他手指一松,这些人都仰面朝天摔倒在地。据甘熙《白下琐言》记载:一次,十庙前演戏,甘凤池站在人群中,没有人敢靠近他。有个跛腿乞丐故作拥挤状,叱之不去,甘凤池猛击乞丐一拳,乞丐笑曰:“鸡肋何足当尊拳?”甘凤池大惊,想问其姓名,乞丐已不知去向,从此注意收敛,不敢轻易动气。甘凤池“喜任侠”,言谈举止“恂雅若儒生”。甘凤池年80余,因吃羊肉过多,中饱而卒,葬于凤台门,族人为其树碑,题为“勇士甘凤池之墓”。                                                                                                                                                                                                                                                                                                                                                                                 清嘉庆年间,甘氏家族人丁兴旺,甘福在其南捕厅的旧宅基础上加以扩建,建成了多进穿堂的“九十九间半”巨宅。甘氏家族家风儒雅,祖祖辈辈以“施敬”为家教: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凝聚力,使得家族和睦,故其堂号亦为“友恭堂”。(由“施敬堂”演绎而来)金陵甘氏“友恭堂”自甘福之后,家族中的辈分皆以“火、土、金、水、木”为序,取五行相生之道,族人后辈枝叶繁茂,金陵甘氏“友恭堂”子侄辈众多。甘熙,是晚清南京著名文人、藏书家,道光十九年进士。以知县签分广西。二十三年签分礼部仪制司,二十七年选户部广东司兼云南司主稿、道员。他一生博学强记,勤事纂述,与同里金鳌、朱绪曾等一起收辑乡邦文献,证析异同,为文洋瞻典雅,切中事理。自朝章政典,民俗沿革,嘉言微行,随所覩(睹)记,录成巨帙曰日下杂录”。(甘熙撰《白下琐言》)同光以前私人写志之风已盛,如金鳌之《金陵待证录》,甘熙之《白下琐言》,而《白下琐言》尤负盛名。《白下琐言》的成书,前后达四十年左右的时光,书中除了记录嘉道年间甘熙所目睹耳闻的故实,“某水某山,夙所游钓,乃祖乃父,旧有闻知,地属乡井则闻见较真,时非久远则流传可据”,还有就是甘熙利用自己家中津逮楼已传三世的十余万卷藏书,与朱绪曾对前人的著述作了相应的考证。如指出南唐故宫西护龙河的位置在张府园裕民坊一带,正与今人建张府园小区时的发现相吻合;如记述焦竑的藏书楼名“五车楼”,为其它书所不载;如考三山、聚宝、通济三城门始建于杨吴,明初在旧址重建;如考证乌衣巷旧址在今剪子巷,谢公墩原址不在王安石半山园……此外,甘熙还著有《桐阴随笔》、《重修灵谷禅林志》、《栖霞寺志》等地方志书和《忠义孝悌祠传赞》、《寿石轩诗文集》、《金石题詠汇编》等文集。因其在家族中颇有名望,故其家族之宅被后人以“甘熙故居”命名至今。甘熙幼年饱读津逮楼藏书,他并非只是纸上谈兵的书生,而是一位有见识有经验的地方官员,“于一方利病,尤所究心” “禁青龙诸山开采,濬(浚)秦淮支河”,甘熙均有论著。道光中期,南京发生水患,很多人都认为应该开后湖(即今玄武湖)以通江,甘熙坚持不可这样,他经多方勘察、考证,认为如果通江,后果将不堪设想,他还特地撰写了《后湖水利考》来制止这件事。也是因为这件事,甘熙“洎至辇毂,获交当代名德”(甘熙撰《白下琐言》)(辇毂,即指侍奉皇帝左右)。甘熙还精通地学,善晓勘舆。1842年,甘熙在京任郎中时,奉诏为道光皇帝重选墓陵,又为孝和睿皇后选择陵地,咸丰二年(即1852年),甘熙再奉命复勘魏家峪,平安峪。他深知历来为皇帝堪陵者无一生还,因而,太平军攻占南京前夕,甘熙告老还乡,及时对身后事作了安排。津 逮 楼津逮楼是甘家建造的一座藏书楼。范钦是明嘉靖年间最有名的藏书家,他曾在浙江宁波建了一座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密藏春册以避火。甘熙认为“春册乃诲淫之具”,与古人书籍放在一起是对古书的亵渎。“惟闻天一阁北方有隙地……取生水之意,此实有至理”,所以甘福仿造天一阁式样,在大板巷盖了一座上下各三楹,座南朝北的藏书楼,起名“津逮楼”。(甘熙撰《白下琐言》第六卷)《同治上江两县志》卷五:“大板巷,古习艺西街,图志旧名土街,有甘氏津逮楼,制仿范氏天一阁。”津逮楼最初的主人为甘福,其父国栋,以藏书知名,去世后所藏书籍都传给了甘福,甘福更是广为搜求,积蓄极富。道光十二年(1832年),于宅中建“津逮楼”藏之,并编有《津逮楼书目》18卷,藏书达十万余卷,其书室名为“保彝斋”,著有《保彝斋日记》及《钟秀录》。津逮二字语出《水经注?河水》:“河北有层山,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悬岩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上罕有津达者,因谓之积书岩”。所谓“达”者,戴震校曰:“达,近刻作逮”。故“津逮”亦作“津达”,常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对于甘福收集图书和建津逮楼的经过,甘熙在《白下琐言》第七卷中有十分详尽的叙述:“家大人性嗜书,往来吴越间,遍搜善本积至十余万卷,于宅之东筑津逮楼以藏之。……家大人四十年间勤加搜访,宝若珠玑,悉为传经而计,并亲定训约:‘至亲密友不得私自借出下楼,愿就读者听,违者以家法治。’后之子孙可忘所自来耶。”津逮楼落成后,甘福曾自题二律云:吴山越水几遨游,四十年来费苦搜。插架非徒供秘玩,研经愿与企前修;香薰芸简频收拾,夜爇兰膏细校雠。从此老怀堪告慰,左图右使复何求?!
    层楼高处乐倘佯,珍比琳琅七宝装。积卷敢夸东壁富,披函好趁北窗凉;云烟供养邀清泽,金石摩挲发古香。为语儿孙勤守世,此中滋味最悠长。津逮楼落成时甘煦正在安徽,他步其父元韵,作了两首七律志喜,收集于《贞冬诗录》题曰:“津逮楼落成,家大人有诗志喜,寄示,敬步元韵”:楼居便抵海山游,津逮相将秘籍搜,此室未应容易入,读书曾识几生修。四编部类分题识,五夜丹黄细校雠,却愧风尘多废学,归田他日好研求。
    烟波一舸乐倘佯,万卷归来手自装。范氏千秋垂榘薙,陶公九夏坐清凉。雪蒸几席恒春树,花晕钟彝太古香;绾绰用兹眉寿介,子孙永保万年长。甘福常于“春秋之暇……登楼静坐,浏览群书,见有嘉言懿行,辄手录之,积帙逾五六寸,曰保彝斋日记”。(甘煦、甘熙撰《梦六府君(甘福)行述》)当年,保彝斋、津逮楼的匾额都是程春海的手笔。程春海,安徽歙县人,曾任教于钟山书院,学识渊博,经史和医卜星相之学都很精通,篆草隶书尤为精妙。他和甘福交往甚笃,“有书札数十通,装潢成册,予家(即甘熙)保彝斋、津逮楼匾额皆其笔也”更为可嘉的是程春海做事一丝不苟,“津逮楼三字,先生书至数百纸,多不惬意。良久始以宣纸硃鉤送来”。(甘熙撰《白下琐言》第四卷)甘福去世后,津逮楼藏书皆传于甘熙,甘熙亦是嗜书之人,尤注重搜集乡邦文献,兼喜金石彝鼎,其书室有“寿石轩”、“筑野堂”。“津逮楼”所藏书籍、字画、金石彝鼎经甘国栋、甘福、甘熙祖孙三代的搜购,相当可观。关于津逮楼,《运渎桥道小志》说:“缥缃彝鼎,充楝庋藏,千顷五车,差堪为匹。”这里的“千顷五车”是指金陵豪门巨富黄虞稷的“千顷堂”和焦氏的“五车楼”,焦、黄两家是金陵有名的藏书世家,由此可知甘氏藏书之丰。1825年,甘熙之兄甘煦(时任安徽太平教谕)从宝应教谕那儿喜获三十六块宋砖,这是从宝应县城北部的宁国寺瓦砾中出土的南宋砖。杨掄之绘有《三十六砖归装图》。据甘熙考证,三十六块宋砖中,“文字古雅,精神完具者有十四砖”,并对这十四砖上的文字一一作了考证。道光十五年(1835年)六月,甘熙在津逮楼侧“增筑书室数楹,将各砖嵌诸壁间,颜其屋曰卅六宋砖之室”。(甘熙撰《白下琐言》第七卷)甘熙中进士后,在大板巷42号宅院另辟小院,垒假山,植枇杷,种花草,增建“文澜轩”,“寿石轩”等建筑,与南捕厅15号的“晓园”遥遥相对。晓园是清代著名园林设计家戈裕良的得意之作,在他的著作中,将晓园列为经典之作。咸丰三年(1853年)春,太平军攻占金陵,津逮楼等毁于兵火,津逮楼只存在了二十一年,大量的藏书化为灰烬,楼中所藏宋元旧刻及外世难得复本的秘笈自此销迹人世。甘熙在诗中惋惜地说:津逮楼边风水虚,听秋阁下竹梧疏。伤心十万签题处,半付秦灰半蠹鱼。1951年,甘氏旧宅卖与某军事单位,因为要搬家,所存两屋书籍无处可放,甘氏族人决定处理。处理前,甘家邀请其近亲,著名学者,前中央大学教授卢前(卢冀野)过目,当时,卢前先生卧病在床,他便介绍书商(一说是藏书家)马兴安前来看货议价。几天后,他带两人同来甘宅,一位是在水利部工作的赵世暹,他是打算挑选一些水利方面的书籍以供工作研究之用,另一位是在绸布店工作的朱某,他们挑选了一些书籍和印章,以每斤二角钱收购。后据《张元济年谱》载:“1951年夏,赵从蕃之子赵世暹于南京获宋刻《金石录》,专程来谒先生(即张元济)并求题记,先生欣然命笔,时适郑振铎来沪,赵即面呈郑,献之国家”。张元济先生欣然命笔道:“孰知三十藏本尚存天壤,忍于千方百年沈薶之下,灿然呈现,夫岂非希世之珍乎!是本旧藏金陵甘氏津逮楼,世无知者”。《金石录》几经周折,最后由郑振铎亲自携往北京,该书现存北京图书馆。这件事在国内曾轰动一时,记者黄裳、张友鸾、张慧剑等知名人士,还专程从上海来到南京,向甘氏后代了解甘氏藏书情况。据悉,甘氏所藏三十卷本《金石录》,已列入《古逸丛书三编》,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金石录》是宋朝赵明诚所撰,赵妻为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曾为此书作了后序。因历经沧桑,该书早已绝版。而世传抄本也仅存十卷,后归潘文勤所藏。他说过大话,自称这十卷本,是“人间孤本”。但过去谁也没有发现最完整的宋版三十卷《金石录》,竟藏在金陵甘氏津逮楼中。宋版三十卷本《金石录》未与津逮楼一起被焚,考其原因,是甘熙兄弟或族中长辈,爱好金石,将此书带在身边随时阅读。故置于另室;另一种可能是战争之前,此书已转移他处保存,才免遭一炬。至于放在那里近百年无人问津,最后还是如一般旧书卖于他人,这主要是由于甘氏后人自光绪中期以后,不求进取,读书风气淡薄的缘故。津逮楼虽毁于兵焚,但甘氏其他各室仍有不少藏书和各类线装书,甘氏族人不愿贱价变卖,又因是祖先遗物,随便处置也不妥当。族人一同商议,决定将书赠给图书馆,这既对读者有益,也可告慰祖先,于是将所剩书籍,连同甘氏自刻木版与刻有“津逮楼藏书”字样的柏木书框,全部捐赠给南京龙蟠里国学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甘 家 票 社甘家素有“戏曲世家”之称,甘贡三是“戏曲世家”的核心人物。甘贡三即甘鑫(1889—1969),早年毕业于政法大学经济科。他秉承先祖遗风,为人谦恭宽厚,深得邻里崇敬。甘老先生诗词书画、戏曲音乐无一不精,更精娴音律,民乐方面精于笙、箫、笛,弹拨乐器中擅三弦、琵琶,对昆曲尤为酷爱,曾延请昆曲老艺人谢昆泉学习昆曲。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解放前夕,南京相继出现了“雅歌集”、“青光社”、“公余联欢社”、“新生社”等票房,其中著名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票房有“公余联欢社”、“新生社”等,均在南京活跃多年。1932年,国民党建都南京后,一些军政要人及机关职员在长江路香铺营(现江苏省歌舞团所在地)组织了规模较大的票房“公余联欢社”,这是一个官办的业余文化娱乐场所。联欢社聘请了别号红豆馆主的溥侗先生(宣统帝的堂兄弟)为戏剧部门负责人。戏剧部门下设京剧、昆曲、话剧三组,昆曲组组长就是曲坛上早负重望的“江南笛王”甘贡三先生,成员有徐炎之、张善芗、刘孟起、王道之、吴南青(吴梅之子)、甘南轩、甘长华、甘聚华、甘汝敏等人。溥侗与甘贡三为莫逆之交,两人皆酷爱昆曲,溥侗在宁时就住在南捕厅甘宅,终日与甘老先生相聚,切磋昆曲唱腔、曲谱。张学良将军也是著名的京昆票友。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执南京时,蒋介石对他采取羁縻政策,只允许他去两个地方,一处是夫子庙,另一处就是京昆票社。大约是1936年间的一个晚上,昆曲组正在拍曲练唱,突然推门进来一位身材魁伟、器宇轩昂、身着西服的中年人,进门后独自坐在一旁听唱,曲罢,昆曲组骨干徐炎之向前请教来人姓名,对方非常谦和地答曰:“张学良”,全组人听后都很震惊,张学良当时是副总司令,竟只身一人轻车简从来此赏曲。徐炎之向张学良介绍了昆曲活动情况,张学良连声说:“很好!很好!”谈话中张学良态度和蔼可亲,随后又从桌子上拿了一本曲谱翻阅,听了两段曲,方才离去。新生社成立于1935年夏,社址就设在南捕厅15号甘家花厅内,甘贡三之子甘南轩任社长,成员主要有:甘涛、甘律之、甘汝恭、甘菊生、汪剑耘等,因甘家是戏曲世家,当时的名流如溥侗、梅兰芳、奚啸伯、童芷苓、言慧珠等常常出入甘家交流切磋艺术,对新生社成员艺术水平的提高影响很大。1945年以后,新生社成立了民乐部,1948年正式更名为新生戏曲音乐研究社。抗战期间,甘贡三携全家辗转入川,在重庆参与建立了“渝社”及“重庆曲社”,传授昆曲。在西川五通桥盐务总局成立“业余昆曲组”。抗战胜利后,甘贡三全家返回南京,他在“江宁师范学校”任昆曲教师,同时恢复“紫霞社”,在南捕厅私宅,每月都举行“同期”(即集会清唱昆曲)。为解决青年人不识工尺谱的问题,甘贡三先生花费数年时间,将百余出戏的工尺谱翻成简谱。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邀请甘贡三先生灌制了唱片《寄子》、《扫松》等昆曲数折。1948年早春二月的一天,新生社部分成员为庆贺甘贡三六十寿辰,在甘家宅内大作堂会。先由梨园公会的艺人演出《麻姑献寿》,接着甘律之跳《加官》,范儒林跳《武财神》,徐伟如演《骂殿》。最后,甘贡三老先生亲自粉墨登场,携子、女、孙、媳、婿等合演昆曲《天官赐福》,甘贡三扮演天官(福星),寿、禄、喜三星分别由长子南轩,四子律之,长婿汪剑耘扮演,其余宫女、文堂由媳、女、孙扮演,此戏除魁星由范儒林扮演外,其余皆为甘氏一家,一时传为佳话。为祝贺甘老寿辰,“票界大王”溥侗因去沪未及时赶回,特派人送来用硃丹亲笔书写的《百寿图》(即一百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在甘贡三先生影响下,其子孙辈得以后继者不乏其人。长子甘南轩三十年代组织“新生社”。次子甘涛,1949年前,任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组长,后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是杰出的二胡、京胡演奏家和指挥家。四子甘律之(法),工老生、小生、能操琴。长女甘长华、幼女甘纹轩,尤擅昆曲,曾得红豆馆主、尤彩云亲传。新生社成员中,数甘贡三长婿汪剑耘造诣最高,他饰演的青衣和花旦行当,声腔、扮相、动作诸方面都酷似梅兰芳,有“南京梅兰芳”之称。抗战时期,汪剑耘在重庆时,曾得到梅兰芳师兄王慧芳的亲授指点,收益颇大。1951年8月10日,汪正式拜梅兰芳为师。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早年也曾居住于甘熙故居,向甘贡三先生学习京昆技艺,为她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四十年代,严凤英流落南京街头。1951年,甘律之把南京的所有业余票社及业余京剧爱好者组织成立了“友艺集”,当时地点在太平南路安乐酒店。每天下午有清唱活动,有时是彩唱演出。严凤英在未回安庆前就经常到友艺集清唱京剧,演过“梅龙镇”及反串过“黄鹤楼”的张飞。也就是在友艺集,她和甘律之相识并相恋,订下了白首之盟。后来,票友们每日去甘家聚会,严凤英亦不时同去,甘贡三先生见儿媳新丧,又见凤英和律之兴趣相投,言谈举止也谦恭有礼,就让凤英和律之在甘府大院结婚。当年他们结婚和生活过的房间至今仍保存在南捕厅15号西偏院内。人类社会自从有了姓氏以来,它就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寻根探源的大门,以满足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一份依附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可否认,这是人的一种天性。正是这种天性将我们家族、民族能无比亲密地联系起来。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会有同葵花追寻阳光那样,呈现出一种生物形态的自然属性。为了寻根探源而来,为了认祖归宗而来。这无论从促进民族统一大业、稳定社会、传承民俗文化、增进对外交流、发展旅游事业来讲都是有利的。我们希望通过甘氏家族这一窗口,扩大收集甘氏家族史料的途径,充实和提高博物馆的人文社会价值。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