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查看 2059 | 回复 12

    [讨论] 原创(隐形的银元—解析1949年版23年船洋的历史内涵)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叶卷深寒
    实名认证
    好评
    40
    差评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12-03-11
    最后登录
    2021-04-11
    楼主 发表于2014-04-02 08:17:54
    — (镜花缘) 设置高亮操作 (2014-04-02 13:44:46) —

    隐形的银元—解析1949年版23年船洋的历史内涵 
    1949年所铸的23年船洋,因其流通短暂,史料匮乏,目前对其的研究大多限于铸造与版别方面,而关于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则鲜有提及,真正的收藏爱好者对于币种之历史则不可不查,本文便对其历史意义进行浅析,由于相关探讨尚数空白,如有疏漏,还望诸君雅正。
     
    ——叶卷深寒2014年4月2日
     
    1949年所铸的23年船洋总量约有4500余万枚,铸造地分别在美国费城,丹佛,旧金山;国内的上海,广州,成都,重庆,台湾,云南等地,可算是铸造量较大,分布也较广。然而国民政府铸造如此大量的船洋,却并非是为了让其参与流通,这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实属罕见,关于这一点我们要从金圆券的崩溃说起。
     
    金圆券的崩溃以及船洋的开铸
     
    自法币崩溃以后,国民党自1948年8月开始发行“金圆券”,企图挽救经济危机,但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还要疯狂。
     
    如图:金圆券的发行额与上海批发物价指数①②
     


    上表我们截至的时间是1949年4月,因为这是23年船洋在上海正式铸造时期。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金圆券1948年8月的发行额是2.9亿元,9月的发行额就达到了9.5亿,而到了11月接近32亿的发行额一举突破了当初币制改革时所制定的20亿元的发行总额,从此一切的规定都成了一纸空谈,金圆券开始疯狂的发行,到1949年2月发行额已达到596亿元,同期上海的物价指数从1.64疯涨到了897.78,翻了540多倍。
     
    无法遏制的通货膨胀使得国民政府再也坐不住了,1949年2月23日,以孙科为首的国民党行政院,在广州召开政务会议,通过了《财政金融改革方案》,其中除规定银元可以自由流通和买卖以外,还规定国民党政府的“军费和军饷支出改以银元为计算标准” ③,该方案于24日公布,25日施行。同时李宗仁政府还宣布,“拨用库存白银的50%,作为同时在市面流通的金圆券之准备金” ④。
    但这些措施对遏制通胀毫无作用,到4月底金圆券的发行总额已经达到51600万亿,上海物价指数更是达到83820。
     
    面对如此疯狂的局面,财政部所想出的方案是恢复银本位,同时铸造银元和银元券,这便是194923年船洋的铸造背景。
     
    据上海4月19日专电报道:“上海此刻正加速铸造银币,由昆明拆运来沪之铸币机,每日可铸20万枚;由穗运来之铸币机,装成后,每日可铸50万枚,一面向英购买120万盎司白银,一面由央行收购流通市面价格较低之各色银元。”⑤。这一时期的船洋均为在上海铸造,一直到上海解放前,共铸造了662.5万枚。由于使用了国内的机器和模具,这批船洋延续了民国二十三年所铸船洋的风格,如图所示:


    欺世盗名的银元券和名不副实的流通船洋
     
    在上海解放前,中央造币厂将上海总厂的机器分别运至成都和台北,这期间运往华南的银币高达3364万枚。⑥由于上海所铸的船洋是用来做银元券发行准备金的,故而也在此列。
     
    1949年7月,在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国民党政府做了最后一次币制改革,拟具了《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办法》,并于1949年7月2日公布实施。此次币制改革虽然名义上说是恢复银本位,广铸银元用以流通,但实际上铸造银元只是个幌子,发行银元券才是他们真实的目的。
     
    但由于有金圆券崩溃的前车之鉴,老百姓对不可兑现的纸币已失去信心,因此必须换个花样,以银元做掩护,再大张旗鼓的号称十足准备金,才能促成银元券的发行。
    当时的财政部长徐堪在向行政院的报告中曾这样说:“在此时期,交通运输至感困难,现金、现钞之调拨,以及各省地券之配备,均非易事,为求取信于民而兼顾事实起见,当先指定若干都市,责成中央银行兑现。”⑦
    这段话中“为求取信于民”听起来是多么的可笑,银元券的发行从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骗局。
     
    如图:中央银行十元银元券


     
    而在银元券背后的新铸银元又如何呢?在币制改革的“办法”中明文规定,银元券和银元辅币券的发行,应有“十足”准备。然而在实际的情况中,这仅仅是一纸空谈。
     
    当时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一年高达4500万元,而财政收入只有1000—1500万元,每月的赤字就约3000万元,更何况蒋介石逃亡台湾之时,带走了大量的金银储备(总计约有5亿美金),又不肯以存台金钞作银元的兑换准备金。因此在这种境况下,银元券想要拥有十足准备是根本不可能的。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以贵州为例,贵州中央银行自7月初发行银元券以来,截至7月18日,前后三次由穗运筑银元不过10万元,银元券却运来339万元。⑧两者比例竟高达30余倍。
    由于券多币少,银元券显然不能畅流,于是9月8日关吉玉又在重庆鼓吹银元券准备金充足:“除有黄金40万两,尚有从墨西哥运来的银元130万枚,随时可以兑换。……而且台湾尚有大量生银,准备运来,就要在重庆铸造(银元),来源充足,可以放心。”⑨这里所说的在重庆铸造的银元便是指23年船洋。
     
    由此可见,各地加紧赶铸的23年船洋表面上是用来做银元券准备金的,而实质上则是用来制造假象用的,换句话说,开机铸造银元是为了让大家放心的使用银元券而已。说白了铸造这批银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其参与流通,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欺骗人民的幌子罢了。
     
    银元券的限兑和船洋退出历史舞台
     
    由于银元券并没有十足的准备金,加之人民群众早已对纸币产生了恐惧感,故而银元券一经发行,挤兑现象便层出不穷。而国民党政府明知无法全部兑现,便自上而下使尽种种办法来限制银元券的兑现。
     
    从财政部来讲,只在全国指定广州、重庆、福州、成都、昆明、桂林、衡阳、兰州、贵阳九个兑换地点,这便从宏观上增加了兑换的难度。
     
    再看地的央行是如果限兑的:
     
    广州中央银行,在银元券发行之后,每日仅开一小门,允许市民兑现,致使市民挤兑者,百不及一。⑩
    贵阳中央银行对外县商家收进的银元券,要区分号码是否为该行发行的,再决定是否予以兑现。
    桂林央行则因库存银元极少,屡次停兑。
    重庆中央银行限制老百姓每人限兑十元,即便如此,也是无力应付。
     
    可见,银元券表面上说是十足可兑现的纸币,而在实际流通过程中,兑现是何等的艰难,杨培新甚至干脆的论断,银元券“实质上是不兑现的纸币”。 ⑪
     
    而充当做银元券准备金的船洋,由于有限的兑现从而部分参与了流通,但更多的则是留在了各地央行之中,随着各省解放而收缴销毁了,也有一批被国民党带回台湾,这批船洋中有几万枚在1999年以后,被台北中央信托局标售,从而再度回流到大陆,现在的藏家们称其为回流版。
     
    结语:
    1949年版船洋从诞生之日起便不是为了解决货币危机而来的,它暗藏在银元券之下冒充其准备金,实质上成了欺骗人民的幌子,从其历史意义和本质属性来讲1949年版23年船洋与以往的银元大不相同,存其名而无其实,实属货币史上的一朵奇葩。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金融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版,5-6页。
    ②《上海货币史》316页
    ③《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399页。
    ④《财政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徐堪的财政金融报告》(1949年7月16日)。
    ⑤1949年4月21日广东《复兴报》
    ⑥《银行周报》第33卷第30期。
    ⑦贵州省档案馆;8宗350卷。
    ⑧贵州省档案馆;39宗98卷。
    ⑨《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15期152页。
    ⑩《银元券的发行及破产》1978年孙宅巍。
    ⑪《旧中国的通货膨胀》杨培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 此帖于 2014-04-02 08:18:41 被 叶卷深寒 编辑过 —
    离线 fyj001
    实名认证
    好评
    198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12-22
    最后登录
    2024-06-21
    1楼 发表于2014-04-02 08:33:05

    统治者自以为聪明,结果糊弄老百姓,就是某王朝的覆灭。

    2022-04-16 转正
    离线 王达飞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8-07-09
    最后登录
    2024-05-30
    2楼 发表于2014-04-02 09:19:15

    学术贴,学习

    离线 AK48
    二级发帖
    好评
    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7-04-25
    最后登录
    2024-06-14
    3楼 发表于2014-04-02 09:51:57

    学习了!~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1-29
    最后登录
    2024-06-22
    4楼 发表于2014-04-02 10:06:21

    1949船洋有什么典型特点吗?

    离线 那琪
    鸽子笼
    好评
    18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8-31
    最后登录
    2021-04-11
    5楼 发表于2014-04-02 10:14:30

    学习

    拍卖不兑现,2013-7-8
    违规记录:交易不兑现,信誉可疑
    多次交易不兑现,降级为鸽子笼处理2015-12-23

    http://bbs.chcoin.com/show-9572878.html

    离线 叶卷深寒
    实名认证
    好评
    4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5
    注册时间
    2012-03-11
    最后登录
    2021-04-11
    6楼 发表于2014-04-02 10:14:46
    库平重一斤:
    1949船洋有什么典型特点吗?

    1949年的船洋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上海和各国内造币厂造的,风格与民国23年时期的船洋一致。

    另外一种则是委托美国费城,旧金山,丹佛造的,风格和台湾回流版一致。

    我写过相关的研究,改天发到古泉上来。

    实名认证
    好评
    26
    差评
    1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1-29
    最后登录
    2024-06-22
    7楼 发表于2014-04-02 10:41:29
    叶卷深寒:

    1949年的船洋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上海和各国内造币厂造的,风格与民国23年时期的船洋一致。

    另外一种则是委托美国费城,旧金山,丹佛造的,风格和台湾回流版一致。

    我写过相关的研究,改天发到古泉上来。

    谢谢兄弟!

    离线 桂泉斋
    一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8-05
    最后登录
    2016-08-11
    8楼 发表于2014-04-02 11:33:18

    赏读

    离线 宝塔山1953
    实名认证
    好评
    7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5-31
    最后登录
    2023-02-10
    9楼 发表于2014-04-02 11:47:27

    学习。

    2014-04-28  转正
    中初级信誉(2014-7-29提升)
    中级信誉(2015-1-6提升)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