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964
主题
20464
帖子
2.2万
积分
“世之美玉,皆出昆仑”。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被称为中国的“国石”。近年来,随着市场上和田玉的需求增加,交易价格屡创新高,不少人因此一夜暴富,于是更多的人愿意追随这样的梦想传奇,投入到玉石行业里,寻找自己的致富之梦。
昆仑山深处海拔五千米的阿勒玛斯玉矿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年来毛驴是进山的唯一交通工具,但毛驴只能爬到海拔四千米的高度,剩余的路程就只能靠人来完成,这种方法也已延续了百年。
2011年1月,几台挖掘机在玉龙喀什河床上作业。从2006年起,挖掘机进驻玉龙喀什河进行玉石挖掘,2010年最多时,这条河两岸的挖掘机数量超过2万台。
这样的一台挖掘机,正常工作一天需要要3000多人民币的油,这些都是挖玉的成本。2010年,一位玉石商人,一个人就拥有38台挖掘机。
和田的冬季漫长,农民没有农活可干,便索性招呼自己的亲朋好友甚至整个村庄的人,集体去河床采玉。每天早上七点半,都有开往河矿的中巴;自己人多的情况之下,大家可以一起租一辆卡车去。这种小卡车既能当交通工具,万一挖出石头,还可以一起拉回来。
2011年挖玉大军人数最多的一年,人们扛着工具从四面八方赶来,朝着同一个方向,玉龙喀什河,只为一个致富的梦想。
2008年,一个采玉人在石屋里躲避烈日。这种半地下的石屋是采玉人自建的栖息处,用河床上现成的石头围成,经济条件好点的能收拾的干净点,或者在地上搭个茅草帐篷。
50岁的买买提卡斯木·白克力挖玉已经15年了,大女儿穆哈拜提(维吾尔语“爱情”的意思)17岁,2011年,第一次跟着父亲来挖玉。
阿卜杜瓦力·艾马尔和阿卜杜拉·吐尔孙,在老家墨玉的村里是邻居,因为一起来挖玉就搭伴儿做了室友,两人合伙凑钱把半地下的石头房规整比较像样。
2011年,28岁的阿卜杜拉·吐尔孙已有两个孩子,最小的才三个月。他原本靠着一手装修房子和雕刻木艺的好手艺养家糊口。从2004年开始,他加入了挖玉大军,但至今还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