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查看 1094 | 回复 7

    商周玉璧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离线 钱币集藏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26
    最后登录
    2021-04-11
    楼主 发表于2014-03-08 22:55:08
    — 此帖于 2014-03-08 23:05:48 被 钱币集藏 编辑过 —

    新网名:司南

    离线 玉泉慈友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2-17
    最后登录
    2022-12-25
    1楼 发表于2014-03-09 00:27:47

    开门,不错。

    2016-1-4  转正

    离线 钱币集藏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26
    最后登录
    2021-04-11
    2楼 发表于2014-03-10 08:58:32
    玉泉慈友:
    开门,不错。

    谢谢

    新网名:司南

    离线 钱币集藏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26
    最后登录
    2021-04-11
    3楼 发表于2014-03-13 20:18:12

    jixu  ,高古难得一眼开门,终生可藏

    新网名:司南

    离线 钱币集藏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26
    最后登录
    2021-04-11
    4楼 发表于2014-03-24 18:59:11

    jixu   喜欢的朋友站内联系

    新网名:司南

    离线 梁溪玉泉
    二级发帖
    好评
    5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4-06-30
    最后登录
    2025-06-17
    5楼 发表于2014-07-22 13:19:21
    玉泉慈友:
    开门,不错。



    首先就物论物 说错勿怪啊 楼主

    不知道不能乱说 误导其他兄弟

    我看该藏品当代地方玉玉璧,造型、用玉、皮壳包浆未见旧玉特征。

    没有其他意思  真的是就物论物  得罪了。

    离线 玉泉慈友
    实名认证
    好评
    3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09-12-17
    最后登录
    2022-12-25
    6楼 发表于2014-07-22 23:02:06
    梁溪玉泉:



    首先就物论物 说错勿怪啊 楼主

    不知道不能乱说 误导其他兄弟

    我看该藏品当代地方玉玉璧,造型、用玉、皮壳包浆未见旧玉特征。

    没有其他意思  真的是就物论物  得罪了。

    本来不想说,人家的交易帖,多说不合适。
    但您说误导,兹事体大。
    这个玉璧是地方玉的,个人看岫玉。
    包浆,皮壳,沁色,工艺,钻孔都是一眼开门的,最少2000年了。
    可惜是楼主没有边道图,孔图也不清晰。
    个人意见,抛砖引玉。

    2016-1-4  转正

    离线 钱币集藏
    五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1-01-26
    最后登录
    2021-04-11
    7楼 发表于2014-07-22 23:49:09
    梁溪玉泉:



    首先就物论物 说错勿怪啊 楼主

    不知道不能乱说 误导其他兄弟

    我看该藏品当代地方玉玉璧,造型、用玉、皮壳包浆未见旧玉特征。

    没有其他意思  真的是就物论物  得罪了。


    至于玉质,起初的确看走眼,从它受沁程度来看,是地方玉,当然,高古玉老是第一位。
    古玉新老之争,是收藏领域争议最多的话题。尤其是素器。无鲜明的纹饰特征,断代更不容易。
    古玉出土量比起铜器少,比起铜钱更是少之又少,又因坑口不同,皮壳万千。铜钱,铜器尚因皮壳,锈色,造型导致新老争议不断。所以古玉有争议最正常不过了。即使博物的馆藏若不是有出土记载,也是争议不断。况且我等小民手中之物?
     
     
    至于朋友说得罪,那太客气了,高古玉不管说的和实际相否,本人都非常愿意恳听,兼听鉴赏水平才会提高。

    — 此帖于 2014-07-23 00:12:56 被 钱币集藏 编辑过 —

    新网名:司南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