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记住登录
登录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查看 4768 | 回复 24

    [讨论] 陕西钱币研究综述    之一

    一键送评园地评级,为您保驾护航
    实名认证
    好评
    4
    差评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12-11-14
    最后登录
    2022-02-15
    楼主 发表于2013-10-28 12:08:07


    陕西钱币研究综述(3—1)  
    王泰初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钱币收藏研究方兴未艾。群众自发性钱币收藏研究的兴起,形成一个过去由少数专业人员组成的钱币征集研究队伍,发展成千百万群众组成的钱币寻觅“篦筛”及研究团体。陕西及西安钱币学会在群众性钱币收藏研究热潮中诞生,组织领导了陕西钱币研究。30年来,陕西发现了不少前所未见的钱币,钱币研究硕果累累。下边就30年来陕西重大发现及钱币研究情况综述如下(该文发表在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钱币研究》一书中)。
    1.       先秦及秦钱研究概况
    戎畋松曾经参与组建西安金泉公司,为西安金泉公司鉴定征购过不少珍贵、罕见的钱币,他在《先秦钱币珍品四则》[1]一文中,介绍了前所未闻战国时期卫国货币“衛釿”镮钱(图1镮钱1992年出土于陕北安塞)、秦国货币“襄隂二”两种钱币的发现、流传情况,并对两钱的鋳造、断代进行了论述。这两种钱币的发现,填补了历史资料的缺失,为研究战国各诸侯国政治经济、货币鋳造,尤其是对如卫国这样的小国情况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1_147153_749a8182a82d13a.jpg
    1_147153_aa6848a1b47d7be.jpg


    党顺民的《“襄隂二”钱是战国秦封君鋳钱及相关问题探索》[2]一文,披露了在2008年3月清理陕西华阴出土的一批战国“半两”钱中,发现的陕西境内出土的又一枚“襄隂二”钱(图2)。文章深入分析了“襄隂二”钱产生的历史背景,消亡原因,并论断“襄隂二”钱为战国时期秦国封君鋳钱。
    戎畋松在《珍泉集萃八》[3]中,介绍了出土于陕西的两种前闻所未闻镮钱(权):“半釿”(图3)、“半釿之重”(图4)。前者1991年初与“漆垣一釿”钱同出土于陕北富县茶坊镇,后者早些年出土于陕北横山一带。戎畋松将这两种镮钱,断代为春秋战国时期魏国鋳造:“半釿”为战国时期魏国鋳币,“半瞏之重”为魏国早期鋳造的铜质权。
    1_147153_57a125abd06fe6f.jpg
    1_147153_1842e337eb90325.jpg

    陕西自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还发现不少先秦诸侯国珍贵稀罕难得一见的鋳币,多数钱谱有载,版式不同的就不一一列举,有代表性的花钱略表述一二。
    图5是2007年陕西关中出土的“四丁四曲”纹吉语钱。据称,该“四曲”纹吉语钱与“四曲文信”钱、两枚小“半两”钱一并出土。该钱币正面有四个篆书文字,文字较难辨识,似为“百年寻友”,如何解读有待研究。该“四曲”纹吉语钱,平背,直径24.1毫米,重7.8克。根据其出土及形制情况判断,该“四曲”纹钱应该是秦代鋳币,可称为“吉语花钱”之鼻祖。
    1_147153_57a0bfc21b20157.jpg


    我国早期货币研究方面,罗西章的《黄堆老堡西周墓葬出土货币的研究》一文,根据“1992年春夏,周原博物馆配合农村生产用土,在扶风县黄堆乡黄堆老堡涝池北边的土壕内,抢救清理了西周墓葬11座,”就出土的海贝(货贝)、石贝、玉贝、玉珠等西周货币作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商周青铜器铭文中有关赏赐贝的数量递增变化的记载,以及商周墓葬的贝的数量递增变化的情况考察分析,认为:“从夏到商,从商到西周,”随着经济交通的发达,“由于海贝的捕捞过多,货币的流通量过大,所以就引起了货币的贬值。这样以来,人们就不得不另选币材,因而社会上就出现了石贝、玉贝、以及铜贝的大量制造和流通[4]。”
    根据罗西章对商周出土货币的研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早期货币发展过程:由海贝的大量捕捞贬值,发展到石英质石贝、玉贝(珠)的制作、流通,而后又因石贝的大量制造而再次贬值,直至被使用价值极高,开采、冶炼复杂而难获取的金属货币所替代,并且延用数千年。
    关于秦早期货币研究 ,胡百川撰文报道[5],1986年12月27日陕西省雍城考古队、宝鸡市考古队与陕西陇县图书博物馆合作,对陇县边家庄春秋墓葬群(秦文公四年曾在距墓地2公里处建都)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石英石加工成的石贝3000余枚。殉葬的石贝数量体现出严格的等级观念:上大夫墓殉葬的石贝,在390枚至710枚之间,下大夫在68至480枚之间,发掘的22座普通贵族墓中没有发现一枚石贝。胡百川根据出土器物及石贝在墓室摆放情况认为:殉葬的这些石贝,是当时的流通货币。从陇县边家庄春秋墓葬群的考古发掘情况看出,秦在鋳行青铜货币之前使用的是石英质的贝币。
    罗西章、罗红侠通过对陕西周原出土西周窖藏青铜器残片分析研究,并结合有关文献,金文记载,对西周称量货币作了较详细论述,并指出西周称量货币的主流是铜、金、银等贵金属在西周作为称量货币已经出现,但不是主流[6]。    
    战国时期货币研究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重一两”鐶钱。
    “重一两”鐶钱在近30年间,陕西凤翔、扶风、咸阳、西安等地区先后出土数枚,考古发掘有具体出土资料的,仅西安市北郊郭家庙村,长庆油田西安基地战国晚期平民墓M1282出土1枚[7]。陈直的《关中秦汉陶录》卷四著录有“重一两·十四·一珠”镮钱青石模范一块。
    根据“重一两”鐶钱及范出土地域情况、考古发掘报告及钱币形制,钱币研究界将“重一两”鐶钱断代为战国中晚期秦国货币,这一观点目前基本达成共识,未见有异议。具体鋳行时间,有人倾向于秦献公时期,有人倾向于秦孝公时期。陈尊祥认为秦鋳币“最晚不会晚于秦献公七年‘初行为市’之时”[8]。何清谷先生则认为“重一两”镮钱鋳行于秦献公、秦孝公时期[9]。
    对“重一两”镮钱币文的释读,目前尚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钱文应读作“一珠重一两·十二”、“一珠重一两·十四”;还有的学者认为应读作“珠重一两·十二”、“珠重一两·十四”。持这两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珠”是钱的称谓,“十四(十二)”是纪年或序号。王泰初通过对“重一两”鐶钱与贝币,“半两”钱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重一两”鐶钱币文应读作:“重一两·十二·一珠”、“重一两·十四·一珠”;并认为,前部分是“纪重”,后部分是“纪值”,是“重一两”鐶钱与12枚贝币,或1枚玉珠币等值[10]。
    陕西关中地区曾出土一种战国铜镮,铜镮面鋳有一圈凸起的海贝。目前发现有两种:一种鋳有12枚海贝,另一种鋳有14枚。这种有海贝纹饰的铜镮是否是“重一两”钱的另一种形态?有待研究。
    半两钱发源于陕西,其驳杂程度,形制存在的未解问题,在我国古代货币中屈指可数。近30年来,陕西对半两钱币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关于半两钱的始鋳年代研究,以前学者认为始鋳行于秦始皇时代,近人根据考古新发现,共识于战国晚期,具体始鋳时间,不少人认为初鋳于秦献公时期。周延龄根据战国时期人所著的《商君书》中有关商鞅时期食、农与钱、商关系的记述,认为:“秦半两应该始鋳于商鞅变法时”,“变法前的秦钱应该是‘一两’镮钱和‘半瞏’钱”,“变法后,经济繁荣,衡器统一,币制才改为‘半两’”[11]。
    何清谷根据史籍记载及考古资料,则认为:“确切地说,应是秦惠文王开始鋳造和发行圆形方孔半两钱,它标志着秦国的一次货币革新,是商鞅变法的继续”,“使秦国的铸币从此定型,摈弃了圆形圆孔二等制,定型为圆形方孔一等制”,“确立了钱币由王室专鋳的制度”[12]。
    什么样的半两钱是“秦惠文王半两”钱?王泰初根据近30年来,在收藏寻觅半两钱中,对陕西整批出土半两钱的观察,结合陕西近年出土的“战国半两”钱“铲形”铜范及四川青川县郝家坪50号墓出土的7枚半两钱形制的对比研究,在《秦惠文王半两钱的发现与研究》一文中论证:半两钱中有一种由铜范所鋳,有上下浇鋳遗痕(有人称“灯笼半两”),钱币文字较大,钱币文“两”字两边笔划下部向外倾斜(有人称“分腿半两”),鋳币文字表面较平整,文字较浅,直径在32毫米左右,重量在7.8克左右的半两钱,是秦惠文王鋳行的定型半两钱[13]。
    秦惠文王定型半两钱的研究,对半两钱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何清谷提出的,秦惠文王确立的秦定型圆形方孔一等半两钱制的观点,对半两钱分类研究意义重大。上述发现的秦惠文王半两钱印证了何清谷先生的理论。至目前,在陕西凤翔、岐山、西安地区所发现的5方战国“半两”钱“铲形”铜范模,除钱范形态基本一致外,钱范范模的文字形态及文字大小均相同;所见到的钱币实物,没有发现大小、轻重特别悬殊的情况,径不超过34毫米,重不超过13克。从而印证了秦惠文王半两钱币制,是何清谷说的“一等制”[14]。
    秦惠文王之后,秦国是否一直实施的是一等币制?根据《史记·平准书》半两钱,“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不仅指重量,亦指钱制)”情况记载,以及出土的战国、秦半两钱轻重悬殊情况,说明秦惠文王之后,半两钱有恢复二等币制的可能。半两钱中有一种直径在36毫米左右大型钱,实物中有厚薄两种,厚型与“重一两”钱除在直径类同外,形制、文字亦雷同,应是战国时期的大型半两钱,薄型是秦始皇半两钱(从这种半两钱至今没有发现“传形”钱看,钱币收藏界将其认定为秦始皇标准钱,称之为“秦半两”是有道理的),这种大型半两钱与小型半两钱相混出土。实物中,唯独上述发现的“秦惠文王半两”钱,从未发现有大型钱。
    《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的秦二世“复行钱”,其含义有可能是取消了秦始皇延续的半两钱二等币制,恢复秦惠文王制定的一等半两钱币制,即《史记·平准书》记载的秦惠文王“初行钱”的祖制。秦惠文王因为有了商鞅变法之后的政治经济日渐强盛,革除了二等青铜钱币制度,实行一等半两钱钱币制度;秦二世时代,农民起义揭竿而起,时局动荡,出于解决财政拮据问题,当局采取贬值货币办法,以恢复一等青铜货币祖制为由,取消半两钱二等钱币制,即所谓的“复行钱”(前后两者同是摈弃二等青铜币制,施行一等青铜币制,而其因截然不同)。
    1992年有人从陕西神木出土的半两钱中,拣选出盒范所鋳40枚“饼半两”钱(形如烧饼而得名,也有称“鼓形半两”),并对其的鋳造发行发表看法,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杨槐、袁林就“饼半两”钱是战国末期,秦军在统一六国进军路上,于新占领区采用当地鋳钱工艺技术而铸造的观点,列举出10种可能的情况提出质疑,认为“饼半两”钱未必是秦军在进军路上利用占领国鋳造技术所鋳造[15]。
    陕西钱币研究(中)——秦汉钱币研究部分明天刊发  
                                
    注释:
    [1]   戎畋松:《先秦钱币珍品四则》,《西部金融·钱币专辑》2007年增刊,73—78页。
    [2]   党顺民:《“襄隂二”钱是战国秦封君鋳钱及相关问题探索》,《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59—61页。
    [3]   戎畋松:《珍泉集萃8》,《收藏》2006年11期,136—137页。
    [4]   罗西章:《黄堆老堡西周墓葬出土货币的初步研究》,《陕西金融钱币专辑(22)》1994年增刊,43—51页。
    [5]   胡百川:《春秋墓出土的石贝论币与饰的关系》,《陕西金融·钱币研究》1988年4期。
    [6]   罗西章 罗红侠:《周原大型青铜器残片与西周的称量货币》,《西部金融2009年钱币研究增刊》38-42页。
    [7]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郊考古队:《长庆油田西安基地M1282发掘记—首次先秦圜钱正式出土》,《陕西钱币论文集·陕西省钱币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特辑》2000年8月,21—22页。
    [8]   陈尊祥、路远:《手帕张堡窖藏秦钱清理报告》,《中国钱币》1987年3期。
    [9]   何清谷:《秦币辨疑》,《中国钱币》1996年2期,19—24页。
    [10]   王泰初:《“重一两”圜钱币文新解》
    [11]   周延龄、林振荣、王荣:《驿马窖藏秦钱清理及几点看法》,《陕西金融·半两钱研究专辑》1988年增刊,22—26页。
    [12]   何清谷:《秦币辨疑》,《中国钱币》1996年2期,19—24页。
    [13]   王泰初:《秦惠文王半两钱的发现与研究》,《西部金融》2009年钱币研究增刊,103—105页。
    [14]   何清谷:《秦钱辨疑》,《中国钱币》1996年2期,19—24页。
    [15]   杨槐、袁林:《饼半两鋳地质疑》,《陕西钱币研究文集》第六集2006年7月,44—48页。

    身份证已确认:王泰初  西安市

    在线 小家之爱
    四级发帖
    好评
    31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01
    最后登录
    2025-11-22
    1楼 发表于2013-10-28 12:16:23

    学习

    2017-05-25 转正

    离线 钱币老张
    论坛版主
    好评
    19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3
    注册时间
    2003-11-18
    最后登录
    2025-11-21
    2楼 发表于2013-10-28 12:16:27

    不错,坐下看看

    离线 穆兰泉
    实名认证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0-21
    最后登录
    2025-11-11
    3楼 发表于2013-10-28 12:56:11

    学习。。。

    离线 建国
    荣誉会员
    好评
    3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10
    注册时间
    2005-11-28
    最后登录
    2025-05-22
    4楼 发表于2013-10-28 13:08:35

    陕西自古就出珍惜钱帀。听说最近又出大珍了!

    离线 永陆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7-27
    最后登录
    2021-04-11
    5楼 发表于2013-10-28 13:32:53

    好文章,学习了。

    离线 懒的去想
    三级发帖
    好评
    2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03-20
    最后登录
    2024-12-02
    6楼 发表于2013-10-28 14:43:28

    研究型藏家

    离线 闽泉
    实名认证
    好评
    6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0-08-03
    最后登录
    2019-10-18
    7楼 发表于2013-10-28 14:56:24

    学习

    离线 土豆2012
    实名认证
    好评
    1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2-05-20
    最后登录
    2021-08-04
    8楼 发表于2013-10-28 16:59:32

    学习

    身份已验证:孙玥 天津津南

    离线 聚宝园主
    二级发帖
    好评
    0
    差评
    0
    红包
    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3-10-05
    最后登录
    2021-04-11
    9楼 发表于2013-10-28 18:37:56

    学习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页123下一页 转到
    回到顶部

    咨询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

    微信电脑端咨询

    站务管理

    发帖留下您的问题,客服会跟踪受理

    去发帖